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秦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六国,原来他们在隐秘战线上用了这么一手

网络整理 2019-05-31 最新信息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里面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国之所以能够最终统一天下,离不开历代国君的努力。

自从秦孝公开始,几乎每一位国君都在开疆辟土,在他们开疆辟土的过程当中,主要依靠的当然是虎狼之师的秦国锐士。其实在这条明线之下,还有一条隐秘战线,正是这条隐秘战线的推进,才让秦锐士更加轻易地战胜六国之师。

这条隐秘战线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谍战”。在《三十六计》当中有这么一条计策叫做“反间计”的。在战国七雄当中,使用反间计最成功的当属燕国。当年燕国的间者苏秦将祸水东流,导致了五国伐齐,齐国最终元气大伤。虽然燕国用反间计最为成功,但是使用反间计最多的则是秦国。

秦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六国,原来他们在隐秘战线上用了这么一手

自秦惠文王东出之后,秦国最惯用的除了秦国锐士之外,就数秦国间者了。当年秦国人就懂得利用重金收买山东六国中的大臣,进而离间山东六国的君臣关系,破坏其军事防御布局,消解其战争反击能力。这种情况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更加频繁,特别是在有尉缭向秦王政提出对敌对“诸侯”“合从”形势采用“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的谋略之后,秦王政更是加快了“谍战”这条暗线的建设。

李斯得到秦王政的重用之后,延续了尉缭的这一策略,向秦王政提出了“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的建议。

最终在尉缭及李斯的推动之下,秦国建立起了一套更为系统的统一六国的“战术规划”四个步骤:谋士游说——重金收买高官——刺客夺命——良将统兵进攻。在这四个步骤当中,最重要的便是重金收买高官离间敌国君臣关系,从而为秦军的军事进攻创造有利的条件。

秦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六国,原来他们在隐秘战线上用了这么一手

实践证明了,秦国的这一套步骤是完全符合当时的秦国利益的。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便是,赵王迁自毁长城杀害李牧。当时的赵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胡服骑射的强赵,秦赵两国国力悬殊。在秦王政发起灭国战争的时候,赵国本应不堪一击,奈何赵国有一中流砥柱,那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在秦国锐士的进攻之下,李牧凭借自身杰出的军事才能,率领赵军多次取得了战胜秦军的奇迹。秦王政十四年,秦派出大军攻赵,李牧率领赵军在肥御敌,大败秦军。李牧因功受封为武安君。秦王政十五年,还是李牧再度击退秦军的进攻。

面对着李牧这个强敌之时,同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也是一筹莫展。正面战场上,秦军并没有占得一丝便宜,不得已之下又使出了杀手锏——离间计。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记载:“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关于李牧死于秦人重金收买之下的“反间”策略,《战国策》也有明确记载。据《战国策》载:“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聚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大破赵,杀赵军,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秦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六国,原来他们在隐秘战线上用了这么一手

这两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无不指出了,秦国利益重金贿赂赵国郭开,制造赵王迁与李牧的矛盾,利用赵王之手除掉李牧,最终顺利地消灭赵国。

事实上,赵国不仅一次吃了秦国离间计的亏,在秦昭襄王时期,就利用反间计让赵孝文王在长平大战这一关乎国家命运的生死大战当中,撤掉经验经验丰富的廉颇,换上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使得赵国失去了与秦国相抗衡的实力。

除了赵国之外,齐国也深受秦国离间之苦。据《战国策》载:“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玉,使宾客入秦,皆为变辞,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秦国为了顺利地消灭其他国家,花重金收买齐国的相国后胜,在后胜的花言巧语之下,齐国放弃了帮助其他国家抵御秦国,最终还主动受降。

还有楚国、燕国、魏国等国家,无不受过秦国离间之苦。可以说秦国的统一之路,有一半的功劳当归属于这条秘密战线的工作者。

本文作者:文踪旅迹(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654867065071258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李牧   王翦   战国策   赵幽缪王   李斯   战国时期   赵括   廉颇   西汉   贾谊   檀道济   蔺相如   秦始皇   秦昭襄王   苏秦   史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