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国史上最大的文物贩子:流失海外的国宝,有一半是他卖的!

网络整理 2019-05-29 最新信息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的中国文物流失欧美、日本等国家。1000万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每一个中国人痛心疾首,但谁又能想到这些漂洋过海的文物不仅有外国侵略者豪取巧夺的原因,更有一些中国人为了牟取私利而不正当贩卖文物,而卢芹斋就是国际著名的文物贩子、大古董商。那么卢芹斋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中国史上最大的文物贩子:流失海外的国宝,有一半是他卖的!

卢芹斋是一名国际古董商,先后旅居法国、美国等。据中国古董界人士介绍,流失于海外的中国古董,约有一半是经过卢芹斋的手售出的,其中以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最为著名,它们大约在1916年至1917年被偷运至美国,被卢芹斋以12.5万美元卖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虽经中国政府多次讨要,仍未成功,唐太宗昭陵六骏天各一方,令国人唏嘘。

中国史上最大的文物贩子:流失海外的国宝,有一半是他卖的!

卢芹斋在古董销售过程中,会向欧美人解说中国文物艺术的平衡、对称、协调美,使他们学会真正鉴赏有价值的青铜器、古玉器、古陶器、唐三彩、佛教造像等等。在西方眼中,卢芹斋成为了“中国文物大使”,但在中方眼中,卢芹斋“理应被钉在耻辱柱上”。他为了一件喜欢的东西,甚至不惜花钱盗墓。

据了解,文物一旦跟皇室沾上,拿到海外就身价倍增。所以,一向被百姓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宫廷御用之物,就成为卢芹斋的猎物。1915年12月17日,卢芹斋以1600美元,向弗利尔出售一幅18世纪康熙年间的丝绒壁毯,交易单据上他做了货品详细介绍:“朝廷御用,1913年盗于热河避暑山庄”。

中国史上最大的文物贩子:流失海外的国宝,有一半是他卖的!

卢芹斋是那个时代典型的钻国家空子的商人,他可能并没有”民族“”国家“这样的概念,终其一生致力于”如何成为更伟大的商人“,用钱开路尽力搜索一切可以作为商品的文物。对自己的古董商生涯,卢芹斋曾矫情地总结说:

如其他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一样,我从事文物交易一直胸怀世界。与此同时,我深信艺术品是没有国界的。文物走遍全世界,就像无声的大使一样,让世人了解并爱上中国文化。

中国史上最大的文物贩子:流失海外的国宝,有一半是他卖的!

晚年的卢芹斋常常怀着矛盾的心情。他承认自己的生意致使不少国宝流失海外、遭到破坏,但又为这些国宝远离更加恐怖的战乱而感欣慰。他认为,许多国宝名品终熬不过民国前后40年的盗凿贩售,自己的行为也是对中国国宝的一种保护。

本文作者:幼教帮(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593238487485697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文物   卢芹斋   青铜器   艺术品   艺术   日本   博物馆   法国   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   唐太宗   承德避暑山庄   宾夕法尼亚大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