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网络整理 2019-06-24 最新信息

汉昭帝刘弗陵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当朝权臣霍光,权横再三,选择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承王位。

结果,刘贺继位后,贪酒好色,得意忘形,丧失帝王礼义,难承社稷大任。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刘贺当皇帝期间,做了一千多件坏事,而且,重要岗位全部任用昌邑国故臣,不把权臣霍光当回事。

所以,一手遮天,说一不二的大将军霍光,对刘贺的胡作非为和对自己权力的威胁,非常不满,决心废掉刘贺。

于是,大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霍光,率群臣上奏太后,请废昌邑王,太后是霍光外孙女,大约早有通报,自然是肯定同意。

当时来讲,废掉昌邑王刘贺,对于把持朝政的霍光来说,易如反掌,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那么,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先来看看当时废黜昌邑王刘贺的场面,《汉书·霍光传》记载的较为详细: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等等。

首先可以看出,这是汉代宫廷中最高规格的会议,即宣布废黜刘贺皇帝的殿前会议。大汉政治的核心场所,最高的议事殿堂未央宫,摆出的前所未有的仪仗阵势。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名义上汉王朝最高的元首皇太后,着盛服,即重大场合才穿的衣服、端坐在武帐中,显然是不一般的事情要发生。

宫殿中整齐的排列着,数百名全副武装的侍卫,用武力的威严显示太后权力的至高无上,门口还有许多手执长戟的武士,整个场面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让人不寒而栗。

朝廷中的所有官员按照职位高低依次上殿,排列整齐,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召昌邑王刘贺,跪在席上听宣诏。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至此,刘贺被这威严的阵势完全镇慑住,毫无还手之力,在众目睽睽之下,昌邑王刘贺只有服从的份了。

这里面还有重要的一点,书上记载:上官太后由长乐宫移驾未央宫承明殿后,并没有直接废掉刘贺,而是在刘贺朝见太后回温室殿的路上,命令诸禁门不得放昌邑王从官进入,随后,进一步控制了这两百多个从官,防止他们乘机作乱,殊死一搏。

然后再召刘贺而废之,这样的非常之举,也是形势所迫,刘贺被废,其亲信旧臣中有人已经觉察,当时有人提出孤注一掷,集合昌邑故臣诛杀霍光的办法。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但是,刘贺感觉还没到那个份上,没采用。所以,后来处斩昌邑旧臣时,有人大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就是指这事。刘贺退居藩国时,对人说当年没有先下手,杀掉霍光也是指这事,这时候再后悔,于事无补。

整个过程中,从小衣食无忧的刘贺,对于政治斗争实在还很幼稚,没有清醒的认识到权臣当政的局面,期间也有大臣建议刘贺把朝政全部交付霍光,但刘贺没有采纳,最后自掘坟墓。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为何举办隆重的仪式,而不直接驱逐呢

话又说回来,当时即使刘贺对抗到底,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霍光权势遍布朝野,并牢牢掌握禁卫军。毫无政治谋略的刘贺,对抗一个盘踞朝廷多年的权臣,或许一开始,失败就注定了。

所以说,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虽并不困难,但是程序上还要合法,国家的大事,废立君王的大事情不能一纸诏书,驱赶刘贺回藩国就算了,还要显示这件事情的严肃性,重要性。

摆出威严的仪仗,以震慑刘贺、震慑群臣,显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

对于本文所述历史,欢迎评论,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参考书籍:《汉书》《资治通鉴》

本文作者:文史漫读(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87520718356532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刘贺   霍光   汉朝   汉昭帝   汉武帝   昌邑   汉书   政治   服装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