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网络整理 2019-06-24 最新信息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用十年时间先后伐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后,首次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秦王朝,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完成了由诸侯国到帝国时代的转变,开启了秦汉繁盛伟业的历史。随后在秦始皇称帝十二年间,曾五次大规模巡游开下,其中,三次到过黄渤海沿岸一带东巡,公元前219年(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东巡遇到原齐国方士徐福,徐投其所好,上书建言“可入海求仙,为其讨取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大悦,命其探海东渡。于是徐福便在九年期间屡次组织船队出海寻仙求药不得,后在柳县黄河入海口成功东渡日本,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东渡始达记

关于徐福东渡,最初见之于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行郡县,至齐国故地,“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1]这次出海,按《史记·封禅书》记载:“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2]是说入海找三神山的人都因风大刮走船而不能到达。

公元前212年(始皇三十五年),徐福再次大规模出海,花去大量费用仍未成功。随后秦始皇再次应允命徐福在饶安一带(今盐山县千童镇)招募三千童男童女并征召能工巧匠,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携百工而行,入海求药。经过两年筹备,徐福便从柳县黄河入海口(今黄骅港)启程,泛海东渡去了日本。从而开启了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次航海探险。

据日本史籍《神皇正统记孝灵天皇》记载:“四十五年乙卯,秦始皇即位,此始皇好神仙,求长生不老药于日本……其后三十五年,彼国因焚书坑儒,孔子之全经遂存于日本”。《日本国史略》记载:“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或云,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赍三坟五典来聘。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归。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徐福祠)”。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启航出发港

关于当年徐福船队的出发港,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有河北黄骅、山东胶南、江苏赣榆、浙江慈溪等多种说法,但前两次出航均未成功确有古文献记述,故不排除多次进行过出海演练,所以,不能武断地指证其它的徐福出海之地为假。根据史籍、遗迹,口碑和考古资料,史学地理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向成熟的看法是徐福最后一次东渡成功之行始于柳县大河口(黄骅港)出海。因为这里是古黄河入海口,为古代的入海大通道,且与腹地有便利的交通连接,并在徐福东渡走后的八年,刘邦建立汉朝当年(公元前202年)即把征召集散之地饶安设置为千童县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千童城征召集散之城

饶安,战国齐邑“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而得名,后入赵,即今盐山县西南千童镇,最早见于《史记·赵世家》悼襄王四年(前241年),“庞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饶安。”即此,西汉置千童县。[3]

饶安原是齐国大夫的封邑,秦时称千童城,西汉建立当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于此置县称“千童县”。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饶安县本千童县,即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童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4]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沧州下记载“禹贡冀、兖二州之域,虞舜及周为幽州之域。春秋时属齐、晋。七国时属燕、齐二国之境,又为燕、赵、齐三国之域。秦并天下,以齐地置齐郡,以赵地置钜鹿郡,以燕地置上谷郡,为三郡之地。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又分三郡之地置渤海郡,理浮阳,后汉移理南皮,曹魏不改。后魏初改渤海郡为沧水郡;至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分瀛州、冀州置沧州,取沧海为名,领浮阳、乐陵、安德三郡理饶安,即今饶安县东千童故城是也。”[5]

从上不难看出,秦时黄河下游饶安临河近海,丰饶便利,而又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齐之古邑,作为徐福受命招募三千童男童女和能工巧匠的征召集散之地,在当时条件下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徐福才以此城邑为征召集散中心,在其周围展开大规模的招募活动。

徐福东渡与乳堤城、千童城、丱兮城三座古城邑之关系

河北省黄骅市郛堤城瓮棺葬考古现场

二、郛堤城集结选拔之城

郛堤城战国时期已存在,秦汉初期作为入海黄河岸边的重要城池,其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西汉文景时期直到汉武之初都曾作过皇帝驻筚之地,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元朔五年)汉武帝刘彻封护军都尉将军公孙敖为合骑侯,设合骑侯国即在郛堤城,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中就有“合骑城汉武帝封公孙敖为合骑侯,即此城也。今讹为郛堤城”[6]的记述。郛堤城与千童城直线距离约60公里,距古黄河入海口(黄骅港)仅40公里。在当时北方大港未开发之前,天津仅为一座小城镇的背景下,离渤海西岸仅有10公里左右的柳县是当时北方临海最繁盛的港口城市,而距柳县仅有25公里左右的郛堤城,即沿浮阳大河交通便利,又人口适中相对清静。

201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黄骅郛堤城瓮棺葬群的发掘,佐证了郛堤城在战国秦汉时期的繁盛程度,同时规模庞大、类型多样、分布密集、年代清楚的战国秦汉时期具代表性的数量众多儿童瓮棺葬群墓地与郛堤城址并存发现,对于探索瓮棺葬群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东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7]同时,郛堤城旁近千座儿童瓮棺葬群的发现,印证了这座秦汉古城与徐福东渡的直接关联,从而,更为徐福东渡在千童城征召后,用郛堤城作为几千名童男童女集结选拔之地提供了直接证据。

三、丱兮城培训侨寓之城

在黄骅郛堤城和古黄河入海口(黄骅港)中间位置,有丱兮城遗址,两城之间距离为20公里,该丱兮城是徐福奉秦始皇之命为祈求长生不老之药率童男童女和技艺百工渡海求仙,培训侨寓之城,在千童城(饶安)一带招募征集三千童男童女并在郛堤城进一步完成集结选拔的基础上,徐福更在柳县附近筑丱兮城侨寓千名童男童女和技艺百工,在此进行物资准备与操练船队筹备出海。

南朝顾野王在《舆地志》中写道:“高城东北有丱兮城,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千人至海寻蓬莱,因筑此城,侨居男女,号丱兮城。”明张天復《皇舆考十二卷》载:“丱兮城徐福侨寓童男女于此。”[8]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也载:“丱兮城,直隶盐山县东北,相传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筑城侨居童男女,故名。”[9]

综上所述:

1、分析千童城、郛堤城、丱兮城这三座距今2220多年前的临海近港古城邑,在徐福东渡这一中国最早渡海历史事件的作用,可以定位千童城是征召地,为集散之城;郛堤城是集结地,为选拔之城;丱兮城是培训地,为侨寓之城。

2、沧州黄骅地区因长期是古黄河入海之地,处于早期黄河下游文化孕育之中,隶属于黄河流域华夏古文化圈范畴,从境内散存的古柳县遗址及郛堤城、丱兮城等历史遗址分布,可断定黄骅是徐福东渡出海启程之地,开辟了中日间最早的海上航线,是华夏文明输出的源头城市。

3、郛堤城考古发掘和瓮棺葬的发现,与日本、韩国瓮棺葬信息验证,为东北亚历史地理考古研究及古文化圈融合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更为研究徐福船队在黄骅港出海和认定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港口提供了有力证据。(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2,第17页。

[2]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2,第55页。

[3]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第1949页。

[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6,第519页。

[5]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11,第1323页

[6]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3,第583页。

[7]国家文物局《201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4,第72页

[8]张天復《皇舆考十二卷》,济南·齐鲁书社,1996.8,第292页

[9]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香港·商务印书局,1935.5,第176页

本文作者:碣石观沧(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92439496936705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徐福   秦始皇   日本   我在宫里做厨师   中国历史   战国时期   史记   汉武帝   黄河   后汉   西汉   刘邦   河北   三国   浙江省   蓬莱   五谷   春秋战国   渤海   考古   盐山县   山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