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抗战时我军部队弹药奇缺,只能硬拼刺刀,为何日军反倒主动奉陪?

网络整理 2019-06-24 最新信息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提及抗日神剧,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这些粗制滥造、漏洞百出的剧情中,拍摄者发挥想象力极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和大开脑洞的剧情,既对不起观众,同时也轻薄了历史。十四年浴血抗战,三千余万生灵横遭劫难,如此严肃沉重的历史记忆却被编剧渲染得那么荒诞,着实让人大有痛心疾首之感。

抗战时我军部队弹药奇缺,只能硬拼刺刀,为何日军反倒主动奉陪?

▲侵华日军旧照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积极进行近代化建设,整体国力有了明显提升。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获得大量战争赔款,更加积极地整军备战。反观中国,从清末实行“洋务运动”到民国初期,依然未能全面实现近代化,军队武器装备水平良莠不齐,兵员素质也十分堪忧。在抗战爆发前,我国除了少得可怜的德械师之外,许多部队连基本的弹药都无法实现充足配给。

抗战时我军部队弹药奇缺,只能硬拼刺刀,为何日军反倒主动奉陪?

▲川军将士剧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侵华日军一个步兵平均携带240发子弹,而中国各省部队士兵的子弹携带数量从5发到50余发不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地区的抗日主要装备反倒成了刺刀和鬼头刀,白刃战也频频发生。令人诧异的是,我军拿出以命相搏的气魄后,日军方面居然也主动放弃热武器,反而和中国军人拼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事实上,这并非是日本人出于同情,而是日本士兵有战胜的底气。

抗战时我军部队弹药奇缺,只能硬拼刺刀,为何日军反倒主动奉陪?

▲侵华日军在驻地练习拼刺刀

日本早已实现军人职业化,经过高强度的严格训练,他们的拼刺技术和射击技术在亚洲中首屈一指。虽然日本士兵的子弹配发数量充裕,但由于本国资源稀少,士兵们平时根本舍不得用,非常珍惜子弹。至于我国军队,兵员素质本来就和日本有差距,而且食物摄入量也不如日本,士兵在体能方面已经占了下风。再加上未进行过系统的刺刀拼杀训练,所以在实际交战中很难刺中敌人。综合以上因素,这就可以理解日军士兵在看到中国军人上刺刀以后,为何还会喜笑颜开。

抗战时我军部队弹药奇缺,只能硬拼刺刀,为何日军反倒主动奉陪?

▲博物馆中陈列的日本三八式步枪

一些参战老兵晚年回忆起当年的战争经历,还对日本鬼子的拼刺技术印象深刻。事实上,日本士兵拼刺刀的技能甚至强悍到难以置信的地步,有时一人手持刺刀,数名中国士兵都无法近身,交换比甚至能够达到1:5。这固然与日本三八式步枪的枪身较长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士兵确实身手更加敏捷,我军战士在反应速度、体能和刺杀的精准度上都远逊色于对手。

抗战时我军部队弹药奇缺,只能硬拼刺刀,为何日军反倒主动奉陪?

▲八路军士兵剧照

然而在山河泣血之际,这些食不果腹、缺乏武器的士兵们,还是毅然踏上战场,多数都没能活着回来。从这一点来看,影视作品中那些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不啻于是对英雄的莫大侮辱。如果都能手撕鬼子,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壮烈殉国,抗日战争还用打十四年之久?这样的滑稽闹剧,可以休矣。

参考资料:

《抗日战争史料丛编:第三辑》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欢迎加入近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铭记先烈、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本文作者:趣观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562598539755571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抗日战争   日本   我在宫里做厨师   武器   明治维新   技术   射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