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从慈禧太后的收藏看出她的少女心

网络整理 2019-05-17 最新信息

慈禧太后,一位腐败、昏庸的统治者和独裁者,她的一生可以用“穷奢极欲”4个字来形容。正是她的腐败无能,才一步步地把清朝推向灭亡,而有关于她的奢靡生活更是罄竹难书。慈禧一生都对珠宝极尽痴迷,金银器皿、珠宝玉石等等都被她收入囊中,更被她带入墓穴中。据说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直到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洗劫了慈禧陵墓(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东陵),陵墓中的全部珍宝终于浮出水面。

从慈禧太后的收藏看出她的少女心

据传,每次突遇重大事件时,慈禧手中都会握有一颗大珍珠,用以帮她镇心定神的做决定。慈禧对珍珠的喜爱甚至已经达到“贪得无厌”的地步。众所周知,慈禧渴望高寿,所以她有数百件用珍珠刺绣的“寿字旗袍”。而每绣一个寿字,就会点缀一颗硕大的珍珠。据统计,在慈禧的棺椁中,光是慈禧尸体上穿戴和铺盖所用以点缀和镶嵌的珍珠,就多达2万3千多颗。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棺材的缝隙中足足倒满了4升的珍珠和2000多颗宝石,并在棺材上盖上了一件缀有6000多颗珍珠的“网珠被”,才把棺材盖上,足见其奢靡程度。

慈禧太后珍爱的万寿用瓷 ​​​​清代宫廷瓷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画样的形式交由御窑厂烧造,“同治大婚用瓷”“万寿瓷”“大雅斋瓷”的烧制皆由此步骤为先,画样由宫廷画师设计绘制而成。故宫现存瓷器画样的内容是以线描的形式勾绘器型,在其上绘出纹饰的平面图,并且还注有釉色、数量和尺寸上的要求,使制瓷者能够依此准确地进行制作。这种近乎于实物的瓷器画样,带有帝王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情趣,是沟通皇帝、画师和御窑厂诸环节的一个重要介质,也是御窑厂能生产出合乎皇室标准瓷器的前提和基础。

从慈禧太后的收藏看出她的少女心

慈禧万寿用瓷是为庆祝慈禧皇太后的生日专门生产的瓷器。这类瓷器的最大特征是黄地饰“寿”字、五蝠捧寿、桃、江山万代等图案。 ​

北京首都博物馆三楼现正展出“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是故宫博物院藏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御用瓷器的首次集中展出。展览由“同治大婚用瓷”“万寿用瓷”“大雅斋瓷器”三部分组成,这些浓丽华美的清廷皇家瓷珍展现了慈禧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代表了晚清宫廷风尚和晚清制瓷业的最高水准。 ​

从慈禧太后的收藏看出她的少女心

宫廷画师绘制纸本画样景德镇御窑制瓷的大雅斋款瓷器 - 清代宫廷瓷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画样的形式交由御窑厂烧造,“同治大婚用瓷”“万寿瓷”“大雅斋瓷”的烧制皆由此步骤为先,画样由宫廷画师设计绘制而成。故宫现存瓷器画样的内容是以线描的形式勾绘器型,在其上绘出纹饰。

前市场上流通的民国精品瓷器真品率相对于清三代精品瓷器,要高出几何倍数。现在的官窑和三代瓷器,仿品相似度连老藏家都称呼看不懂,不上手很难辨真伪,一般投资人买到仿品的概率也较高,一旦买错,那是损失巨大。而晚清瓷器,因存世量较大,大家见的也多,稍加比较,除非精仿,一般不上手看照片都能分辨大概。

从慈禧太后的收藏看出她的少女心

晚清、民国初年,景德镇的浅绛彩瓷画家为显示自己非凡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趣味,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移植到瓷器上,直接以釉上彩在白瓷胎上绘写富有诗意的画图。瓷画气韵生动,刻画传神,用笔设色精妙,富有层次感。他们的画作或以宋元以来的纸绢绘画为粉本,或拟“四王”、“扬州八怪”等的笔意,或以同时代的赵之谦、虚谷、任熊等海上画派的风格,并开创了瓷画上题写诗词、干支年月与作者署名的先河。这批题材以山水、侍女、花鸟、竹石等,表现手法以水墨或浅淡色彩写意为主的文人画系列,极具收藏价值。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请关注我,谢谢大家!

本文作者:北京卞氏拍卖(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156186113494273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慈禧太后   瓷器   收藏   清朝   故宫博物院   同治   景德镇   文化   虚谷   设计     诗歌   艺术   孙殿英   刺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