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张良刺杀计划战败,无意偶遇一老人,“潜伏”许久后,人生大翻身

网络整理 2019-05-17 最新信息

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张良是刘邦的开国功臣,正是因为他的计谋和策略,使得原本在楚汉争霸中处在劣势的刘邦数次逢凶化吉,最终顺利逆袭击败了项羽,成就了一个不朽的功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和张良有关的奇闻趣事。张良刺杀计划战败,无意偶遇一老人,“潜伏”许久后,人生大翻身。

张良,字子房,出生于公元221年,张良的祖父张开地身为丞相为三代韩王效力。张良的父亲张平首先则是侍奉韩末之王惠王的著名大臣。韩惠王离世之后,公子韩安继位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国君,张平仍旧在竭尽全力的侍奉着。不过,韩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张平为抗秦壮烈牺牲。公元前230年,韩也随之走向了灭亡。

张良刺杀计划战败,无意偶遇一老人,“潜伏”许久后,人生大翻身

国破家亡,少年的张良便渐渐开始隐姓埋名,白天刻苦读书,晚上努力练剑,渴望在日后的某一天能够报仇雪恨。之后张良也作出了铤而走险的举动,寻找到了一个杀手组织——仓海帮,同时送去了非常丰厚的礼金。张良的要求非常简单,就是渴望仓海帮去杀掉一个人——秦始皇嬴政。

日后秦始皇巡游的过程中,张良选择了重金邀请刺客进行铤而走险的刺杀计划,然而这一个计划没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幸运的是张良的开溜非常及时,并没有被秦始皇的军兵抓到。之后秦始皇下达命令,重赏缉拿凶手,张良无奈之下,只好选择隐姓埋名逃亡到了下邳。

张良刺杀计划战败,无意偶遇一老人,“潜伏”许久后,人生大翻身

在下邳,张良在这里迎来了自己一生的转折点,有幸遇到了一位高人。

在当时的某一天,张良闲逛走到了一座桥梁上,正当他对时局深思熟虑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慢悠悠走到他的面前,有意将自己脚下的一双鞋子踢到了桥下,随后对着张良说道:“小伙子,帮我把鞋捡回来”。

张良本能的想要婉言拒绝,但抬头一看,只见老人满头白发,顿生恻隐之心,便急忙帮老人把鞋子捡了回来。殊不知,老人不但没有感谢张良,反而得寸进尺的直言:“小伙子,帮我穿上”。

张良凭借好事做到底的心理,便蹲下身子为老人穿上了鞋子。老人对着张良疯狂点头,随后非常含蓄的说道:“五天之后,天亮时分,来这里等我”。

张良刺杀计划战败,无意偶遇一老人,“潜伏”许久后,人生大翻身

张良原本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5天之后他还是来到了这一座桥梁上。但是张良自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约自己竟然赴了三次才获得了成功。

第1次,当张良走到桥上时,老人早就已经站在这里很长时间了,“你这一个小伙子太没有礼貌了,让我这一个老头在这里恭候你多时”。老人劈头盖脸的指责了张良一番,随后又丢下了一句:“5天之后再来找我”,便转身离去了。

第2次,张良天蒙蒙亮时便赶到了桥梁上,但是抬头一看,老人又在那里等候着自己。老人紧接着又斥责了张良一通,仍旧丢下了一句,”5天之后再来见我“便转身离去了。

第3次,张良三更半夜便来到了桥头进行守候,天蒙蒙凉时老人慢慢悠悠现身桥上,见到张良非常的满意,点头直言道:“这还差不多”,随后便把自己手中的神秘礼物交给了张良,声称里面藏着旷世奇书《太公兵法》。

张良刺杀计划战败,无意偶遇一老人,“潜伏”许久后,人生大翻身

《太公兵法》又被称之为《太公六韬》,是先秦时期非常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中病房的一部分。内容覆盖面非常广泛,涉及到了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等和军事有关的知识,这本书是凭借周文王、武王、吕望的形式,讲述着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着一个巨大的影响,更是被称之为了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这本书籍正是姜太公书写的。然而张良获得了这一本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也就等于获得了姜太公的真传。后来,张良在隐姓埋名期间,竭尽全力的努力学习,领略这本书的真谛,为日后辅佐刘邦打天下,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龙国庆聊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153750454317927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张良   刘邦   秦始皇   姜子牙   韩王安   楚汉战争   项羽   周文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