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外国一个小村子,村民称来自清朝,至今仍说正宗的“陕西话”

网络整理 2019-05-16 最新信息

导读: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是典型的内陆国家,两国的东部与我国新疆接壤。在两国的交界地带,有一个奇怪的小村庄自称“陕西村”,村民与当地人有明显的区别,他们黄皮肤、黑头发,张嘴说的是地道的“陕西话”。在官方的登记中,这些人被称为“东干族”。

为什么在距离陕西上万里之遥的外国,会存在一个陕西村?这里的村民与陕西有何渊源?这件事还要从距今一百多年的清朝同治年间说起……

外国一个小村子,村民称来自清朝,至今仍说正宗的“陕西话”

同治年间,清朝的西北地区爆发了持续十几年的大规模暴乱,最后没办法慈禧派出了清末名臣左宗棠,之后暴乱被全部镇压。当时在陕西白鹿原附近有一支起义军,为了逃避清政府的镇压,在首领的带领下,举族向西北迁徙。

这支迁徙大军拖家带口,一路向西逃跑,路上还要躲避清军的围追堵截,他们忍饥挨饿,爬雪山、渡江河最终逃到了清朝的西北边疆,可这里仍然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无奈这些人只能越过边界,进入了当时的俄国境内,此时他们的人数已经由出发时的数万人锐减至3300多人。

外国一个小村子,村民称来自清朝,至今仍说正宗的“陕西话”

当地的部落首领接受了这群逃难的人,询问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回答说:“东岸子”,由于语言不通,当地人根据发音称他们为“东干人”。后来苏联建立之后,进行民族登记时,他们被登记为“东干族”。

东岸子:在陕西省会西安正东方向,有个叫“东塬”(白鹿原)的地方,当地人代代相传,称这地方就是东岸子,称自己就是东岸子人。

外国一个小村子,村民称来自清朝,至今仍说正宗的“陕西话”

定居中亚之后,这群来自陕西白鹿原的人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众多困难,一直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两国边界地区生活,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陕西村。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如今人口已经发展到了10多万,他们现在对外称自己是“东岸子人”,有时也称中原人。

1991年,中国人第一次得知在国外还有一个说汉语写汉字的村子存在,于是立刻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前去慰问,之后中国媒体开始关注中亚地区的东干人和他们的生活。

外国一个小村子,村民称来自清朝,至今仍说正宗的“陕西话”

现在东干族的人大部分都掌握两种语言,一种是东干语(陕西方言),一种是当地流行的俄语。在生活方面,东干人完整的保存了陕西人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房子半边盖,喜欢吃裤带面、锅盖一样的烙馍,还有白鹿原上最流行的“九大碗”。

也许“东岸子”这块地方,就是东干族先民们想说,又不能说、不敢说的地方。就像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的标志一样,饮水思源,东干族乡党们,一代又一代相传着对家乡的思念,相传着对家乡那难以割舍的风俗习惯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东干族形成发展史》

本文作者:国史讲官(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81819434241281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陕西   东干族   清朝   吉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   同治   白鹿原   慈禧太后   左宗棠   西安   新疆   山西   俄罗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