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转化民族资源 创新性建立民族文化新平台|资源|政府|战天神皇燃文民族

网络整理 2017-04-16 最新信息

  服务于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项目与贵阳市合作的一年中,借势发展。据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董事长张爽介绍,“资源库”已于去年完成了一期开发工程的建设,其包含了搜集提交、数字化加工、信息采集、加工标引、数据中心管理、内容制作、发布七大子系统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内容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以30个民族自治州为单位展开田野调查,运用视听技术拍摄记录下来,作为可经分析与呈现的资料;二是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献,对馆藏少数民族文物古籍进行数字化保护;三是整合民委系统内的档案及资料。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内容结构有着全媒体的展现形式、内容丰富全面、文化积累和典藏突出的特点。收集、传播的资源不但有图书、文字等传统纸介出版物,还有图片、美术、影视、音乐等作品。设计的栏目涵盖了民族概况、历史、语言文字、服饰、建筑、节日庆典等各个领域。

  张爽坦言,中国民族文化资源浩如烟海,“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建设中,数据采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需要举全社会之力,用“创造性转化、创新式发展”的思维,才能很好地完成这项艰巨的公益性项目。

  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和大型民族音乐真人秀节目《天籁之声》,就是“资源库”项目实施单位运用市场化手段,采集数据的具体实践。不但拓宽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播渠道,提高了“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影响力,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作为“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落地之处,一年来,贵阳市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在部署实施、责任落实、政策配套、经费投入、推广应用等方面,积极推进,力求让“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释放出更大的数据红利,提升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贵阳市民宗委负责人介绍,成立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组”,及时协调解决落地中的困难;成立的“贵阳瑞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作为贵阳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投资项目公司,引导社会资本,拟开发建设一座集民族文化展示、储存、交流等一体的多功能标志性建筑,以培育关联、衍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对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正在进行中的二期建设,除了对一期进行丰富、完善、延展和提升,还要探索市场化的盈利模式,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歌舞、体育、医药、博物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节日庆典等专题,分别逐步进行模块开发和内容充实,以满足政府、社会购买服务。

  同时,还将陆续启动“华夏民族之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开展“民族瑰宝——100个人生必去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评选活动、“民族家园——中国少数民族摄影作品大赛”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并将在贵阳启动标志性建筑“民族文化博物馆”项目。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还将助推我国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在一期“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为老、少、边、穷民族地区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地区旅游等板块的内容,搭建少数民族就业培训、招商引资等多个平台。

  项目各实施单位表示,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公益属性的项目,又是一个民族资源集成平台,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以开放的姿态,加强各方优势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大规模和创新服务,建成一个内容丰富,客户群稳定,市场前景良好,具有民族文化独特亮点的新平台,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Tags:资源   政府   民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