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羊蹄草,羊蹄草图片大全大图

网络整理 2023-09-26 最新信息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羊蹄草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羊蹄草图片大全大图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草药: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2.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3. 羊蹄草有什么功效
  4. 什么是羊蹄菜
  5. 羊蹄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羊蹄草

(《岭南采药录》)

【异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间草药》),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广西中兽医药植》),紫背犁头草(《南宁市药物志》),山羊草、天毛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土黄连、野芥兰(《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一点红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直立,或近根部倾斜,紫红色或绿色,秃净或被疏毛。基生叶卵形、琴形,长5~10厘米;上部的叶较小,常为全缘或具粗锯齿,基部多少抱茎;叶面绿色,背常为紫红色。头状花序,顶生;梗长5~8厘米,每为2分歧;总苞片矩圆形,2列,绿色,基部膨大;花托平坦;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与苞片几等长,紫色,外表有橘败禅短毛,5裂,雄蕊5,药截头状,顶部有一腺状尖头,基部钝;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分叉,稍伸出于花药之上。瘦果长约3毫米,狭矩圆形,有棱,冠毛白色,柔软。花期7~11月。果期9~12月。

生于田园、路边或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同属植物小一点红外形与本种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总苞短于花冠,下部的叶卵形,仅有粗齿,不为琴状分裂。其全草亦入药用,功效与本品基本相同。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长约30厘米左右,根茎细长,圆柱形,浅圆尘棕黄色。茎多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或黄褐色。叶纸质,多皱缩,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干枯,花多脱落,仅存花托及总苞,苞片茶褐色,干燥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以足干、叶多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酚类

【性味】苦,凉。

①《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凉。"

③《广东中药》Ⅱ:"性凉,味淡,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聘耳,目亦,喉蛾,疔疮,肿毒。

①《岭南采药录》:"治肠痔泻血,利小儿积虫,治五疳、开胃进食,解鱼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消肿,利尿逐水。"

③《陆川本草》:"凉血消炎。治伤口感染红肿。"

④《南宁市药物志》:"止痛,消恶毒大疮,眼结膜炎。"

⑤《生草药手册》:"治乳疮,痢疾。"

⑥《野生药植图说》:"可作麻疹的洗涤剂。"

⑦《广东中药》Ⅱ:"清解大肠湿热,凉血生肌,消肿拔毒。治痢疾、脱肛(配火炭母),麻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小儿生殖器红肿(外洗或内服)。"

⑧《广西中草药》:"治跌打,蛇伤。"

⑨《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湿热腹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口腔溃疡。"

⑩《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抗菌消炎。治急性上呼吸道炎,肺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乳腺炎,慢性盆腔炎,痢疾,腹泻,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8钱(鲜者1~2两)。外吊: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广东中药》Ⅱ:"孕妇慎用。"

【选方】①治赤白痢证及远年便血:羊蹄草和猪精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肠炎,腹泻:一点红四两,番桃叶四两。加水适量,煎成1250毫升,每日二次,每次50毫升。(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③治枯冲水肿:鲜一点红全草、灯心草各二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肾盂肾炎:一点红一斤,狗肝菜一斤,车前草半斤。水煎成500毫升。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⑤治妇人乳痈初起:鲜一点红茎叶一握,加红糖共捣烂,加热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无名肿毒,对口疮:鲜一点红叶一握,加红糖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指疔:鲜一点红同砂糖少许捣烂敷。(《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⑧治聤耳:鲜一点红,洗净,用开水浸润后。捣取自然汁。先洗净患耳,再将药汁漓入,日二、三次,有排脓、消肿、止痛之效。(《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⑨治风热翳膜:野芥兰四两,梅片一分。共捣烂,敷眼眶四周。(《广西中草药》)

⑩治喉蛾:鲜一点红三两,水煎,频频含咽。(《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⑾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扁桃体炎:一点红、古羊藤各等量。上药每斤煎浓液500毫升。三个月至三岁,每次20~40毫升,三岁以上酌情增加。(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⑿治溃烂飞疡(多患于四肢,局部红肿灼热,起泡,痛痒相兼,接着便腐烂,并迅速蔓延扩展):鲜一点红茎叶捣烂,敷于患处,日夜各换一次。(《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⒀治跌打肿痛:野芥兰八两,土牛膝四两。共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⒁治小儿疳积,野芥兰根三钱。蒸瘦猪肉吃。(《广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

以一点红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为主,配合其他对症疗法,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60例、支气管肺炎26例,年龄以1~3岁为最多。剂量:6个月以下每天用1~2毫升,6个月至1周岁用2~4毫升,2~3岁4~6毫升,4~6岁6~9毫升,7~10岁9~12毫升,10岁以上12毫升,均分2~3次肌肉注射。疗效: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多数在2~3天恢复正常,咳嗽逐渐减轻,3~4天全愈出院;支气管肺炎,体温多在3~4天恢复正常,咳嗽气喘及肺部罗音均逐渐消失,5~6天痊愈出院。此外,临床上也可用一点红全草煎剂,每剂0.5~1两,分2~3次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等;或用全草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治乳腺炎、疖肿等;也可用全草煎液,作为外阴湿疹、***炎的局部洗涤剂。

提醒您:羊蹄草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羊蹄,中药名,又名野菠菜,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分枝,有明显沟纹,无毛,中空。那么,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唤型性味:性凉、味苦淡,无毒。

功能:清湿热、润肠、凉血、生肌。

主治、用量和用法:1、湿热肚痛: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2、下痢:用法同上;3、乳痈、毒疮:生用叶部,捣烂外敷患处;4、眼热: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或加蜜枣、同煎服。

(方歌)羊蹄草治症类多,湿热肚痛下痢瘥,毒疮乳痈外敷好,眼热还煲瘦肉汤。

羊蹄草的相关配伍:

1、赤白羊蹄草的痢证及年久便血:羊蹄草和猪精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2、大便卒结:羊蹄根一两,水一大盏,煎六分,温服。(《圣惠方》)

3、肠风下血:败毒菜根(洗切),用连皮老姜各半盏,同炒赤,以无灰酒淬之,碗盖少顷,去滓,任意饮。(《永类方》)

4、喉痹不语:羊蹄独根者,勿见风日及妇人、鸡、犬,以三年醋研如泥,生布拭喉外令赤,涂之。(《千金方》)

5、头风白屑:羊蹄草根曝干杵末,同羊胆汁涂之,永除。(《圣惠方》)

6、头上白秃:独根羊蹄,勿见妇女、鸡、犬、风日,以陈醋研如泥,生布擦赤敷之,日一次。(《肘后方》)

羊蹄草的验方:(治乳痈方)

1、生竹节草4两,捣烂,炖酒饮,药渣外敷患处;

2、羊蹄草6两,捣烂,炖酒饮,药渣外敷患处;

3、蒲公英、如意草、羊蹄草、水翁叶、竹节草各用鲜叶2两,捣烂,煮酒外敷。

(方解)乳痈因乳腺不通,或受热毒而成。以上三方,俱有疗效。

一方:生竹节草能散乳疮热毒,用酒炖服,有行气凉血热毒之功。

二方:羊蹄草比竹节草凉性较轻,故用量宜重。

三方:适用于体虚患热毒不堪寒凉攻伐者,故用于外治,如体实二能内服外敷并用,其效更佳。

(方歌)乳房瘀热结成痈,羊蹄竹节或蒲公,水翁叶同如意草,复方独用总能松。

参考资料:《广州市中医验方选集节第一集》介绍治甜尿验方:鲜羊蹄草5钱,猪粉绝卜肠2两,净水煎服,连用有效。又介绍治乳疮验方:生羊蹄草4两、生水翁4两并链穗,擂烂,加少量酒炖40分钟,药汁内服,渣外敷。

羊蹄草有什么功效

羊蹄草由于其外形与蒲公英很相似,所以羊蹄草有着“小蒲公英”的别称。那么羊蹄草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羊蹄草介绍

羊蹄草其实是一种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羊蹄草高大约为10至40cm,茎直立,呈紫红或是绿色。一般在每年的7至11月份开花,花呈管状颜色呈紫色,外表有短绒毛。每年的9至12月为果期。羊蹄草全年都可以采收,将其洗干净后,鲜用或是晒干备用。羊蹄草主要生长于田园、村旁、路边或是草从中。

羊蹄草功效

羊蹄草中含有生物碱和酚性等成份,所以羊蹄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的功效作用。

羊蹄草性凉味苦,有着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作用。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乳腺炎、肠炎、尿路感染、疮疖痈肿、湿疹或是跌打损伤等方面。

用法用量:采用内服的方式,将9至18克的羊蹄草,如果是新鲜的则用15至30克,将其煎汤服用。也可以将以其捣汁含咽。采用外服的方式,取适量羊蹄草,煎水洗患处或是或捣汁敷。

羊蹄草治肠炎腹泻

用法:羊蹄草四两,番桃叶四两。加水适量,煎成1250毫升,每日二次,每次50毫升。

羊蹄草治水肿

用法:鲜羊蹄草全草、灯心草各二两。然后用水煎服,要在饭前服,每日两次。

羊蹄草治疗肾盂肾炎

用法:羊蹄草一斤,狗肝菜一斤,车前草半斤。用水煎成500毫升。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

治小孩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扁桃体炎:羊蹄草、古羊藤各等量。上药每斤煎至浓液500毫升。三个月至三岁的小宝宝,每次20至40毫升,三岁以上酌情增加。

羊蹄草治无名肿毒

用法:取用鲜羊蹄草叶一把,然后加红糖捣烂敷贴患处,每日换两次。

羊蹄草使用禁忌

由于羊蹄草有凉血的功效,所以呢孕妇慎用。

羊蹄草相关药用价值

【出处】

1.出自《岭南采药录》。

2.《植物名实图考》:紫背草,生南赣山坡。形全似蒲公英而紫茎,近根叶叉微稀,背俱紫,梢端秋深开紫花,似秃女头花,不全放,老亦飞絮。功用同罩肢蒲公英。

【拼音名】Yánɡ Tí Cǎo

【英文名】Sowthistle Tasselflower Herb

【别名】紫背草、假芥兰、爆仗草、红背叶、叶下红、喇叭红草、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枣搜紫背犁头草、山羊草、天物岩世毛草、土黄连、野芥兰、乳汁草、空筒单、千日红、紫背地丁、野苦买、兔草、兔子参、乌疔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ilia sonchifolia(L.) D 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点红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cm。茎直立或的基部倾斜,紫红色或绿色,光滑无毛工被疏毛,多少分枝,枝条柔弱,粉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稍肉质,生于茎下部的叶卵形,长5-10cm,宽4-5cm,琴状分裂,边缘具钝齿,茎上部叶小,通常全缘或有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常为紫红色,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直径1-1.3cm,具长梗,为疏散的伞房花序,花枝常2歧分枝;花全为两性,筒状,花冠紫红色,5齿裂;总苞圆柱形,苞片1层,与花冠等长。瘦果狭矩圆形,长约3mm,有棱;冠毛白色,柔软,极丰富。花期7-11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村旁、路边、田园和旷野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全草长约30cm。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少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纸质。头状花序干枯,花多已脱,花托及总苞残存,苞片茶褐色,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

以干燥叶多者为佳。

【化学成份】地上部分含生特碱:克氏千里光碱(senkir-kine),多榔菊碱(doronine)[1]。又含黄酮类成分:金丝桃甙(hy-peroside)[2],三叶豆甙(trifolin),槲皮甙(quercitrin),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3]。还含三萜类成分:熊果酸(ursolic acid)[3],西米杜鹃醇(simia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4],以及正二十六醇(n-hexacosanol),三十烷(tria-contane)[3],蜂花酸(meliss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4]。

【药理作用】抑菌作用:本品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棕榈酸和蜂蜜酸。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肺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疮疖痈肿;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鲜品15-30g;或捣汁含咽。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什么是羊蹄菜

羊蹄菜:

学名牛耳大黄,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的根。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台湾、广西、贵州等地宏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慢性气管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热结便秘洞慎,痈疽肿毒,疥癣,秃疮纳绝敬。

主治:用于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慢性气管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热结便秘,痈疽肿毒,疥癣,秃疮。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肥厚,黄色,有酸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浅槽。叶互生;托叶鞘膜质,管状,常破裂;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18cm,宽2-4.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波状皱褶,两面无毛。

花多数聚生于叶腋,或形成短的总状花序,合成一狭长的圆锥花序;花被片6,2轮,宿存;雄蕊6;柱头3,画笔状。瘦果三棱形,有锐棱,长2mm,褐色有光泽。花果期6-8月。

拓展资料:

生长环境:

生于沟边湿地,河岸及水甸子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台湾、广西、贵州等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牛耳大黄

羊蹄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羊蹄草,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其地上部分含生特碱:克氏千里光碱,多榔菊碱。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困尘主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肺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汪租禅等症。

1.清热解毒

全草药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儿疳积、皮肤湿疹等症。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此外,还能解毒蛇咬伤。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可配一枝黄花,或广东土牛膝、地胆头。

2.利湿消肿

羊蹄草有利湿消肿的功效,可治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及大腹水肿、周身浮肿等症。菌痢、肠炎,可配马齿苋、火炭母、凤尾草。尿路感染,可配车前草、海金沙。

3.活血散瘀

羊蹄草还有很好的型闭活血散瘀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有很好的疗效,可配伍土牛膝,加强散瘀止痛之功,共捣烂,敷患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