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杜鹃花语|两个布衣“帝王”和一座城市

网络整理 2019-06-15 最新信息

杜鹃花语·第3期

两个布衣“帝王”和一座城市

杜鹃花语|两个布衣“帝王”和一座城市

两千多年前的望帝和丛帝,以悲悯的目光,关注着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活。当有一天,他们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开始改造自然和百姓生活的时候,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座城市的历史,从此便开始记住了他们清癯的面容;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正是从他们匆匆忙碌的脚步里开始了生生不息的向前跋涉。


杜鹃花语|两个布衣“帝王”和一座城市

一个人的行动感染另一个人,这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而这两个普通布衣“帝王”的行动,却让他们的子民们感动了两千多年,这无论如何都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要是没有这功在千秋的无量功德,岂能被后人世代景仰?

于是,便有了“杜鹃啼血”,“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那绕指的凄美;

于是,便有了“杜宇化鹃”,“望帝春心托杜鹃”那脱骨的幻化;

于是,他们便被治下的黎民百姓尊为“望帝”和“丛帝”,那世代不泯的尊崇,早已是这座城市永远的风范;

于是,是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便赐给了这座城市一个诗意而响亮的名字-----“杜鹃城”;

于是, 郫都,因为有了这两个布衣“帝王”做它的市民,自然便多了许多别的城市没有的特质。

于是,他们的灵魂自然就浸透到了民间,浸透到了这座城市所有的古老故事和传说里,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这不仅仅是两缕镂刻在历史背景中的普通的灵魂啊。

那是两颗“教民务农”,“功在田畴”,对国家和子民始终充满了关心和关爱的拳拳之心。

那是两颗“德垂揖让”,始终呼唤为官者德政的仁厚之心。

那是两颗对百姓生活始终充满悲悯的慈爱之心。

那是两颗开山平田,罢水患、息离乱的功德之心。

那是两颗开拓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祈望富足和安宁的赤热之心。

那分明是两朵盛开在这个城市胸前的,血食千秋,谁永不凋谢的杜鹃花啊!

……

是的,书卷可以变黄,背影可以模糊,但是,这两个布衣“帝王”留给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却是一笔永不褪色的财富,一如年年三月烂漫于满山遍野的绚丽杜鹃花。


杜鹃花语|两个布衣“帝王”和一座城市

今天的郫都早已不再是两个“帝王”开阜治水,灾害连连的郫都;今天的郫都更不是那个部族之间战乱纷争的郫都。钢筋混凝土构筑的丛林早已挥去了茅屋秋风那苍凉的影子,霓虹闪烁的街道早就淹没了孤灯黄昏的廖寂。

可是,在那青灯黄卷之下,望、丛二帝的身影,依旧标立如初,依旧是这座城市永远抹不去的形象;他们的眼睛始终在注视着这座城市,注视着这些后世的子孙们,为他们曾经未能实现的梦想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此刻,我依稀听见了他们从历史深处传出的笑声。

在他们热切关注的目光中,郫都的古朴纯厚,郫都的人文思想,以及郫都的志士才俊,郫都的祥和安宁,都变得是如此真实和生动。在他们思想折射的光芒里,郫都的万千广厦,郫都的芸芸众生,郫都的城市和人民都变得如此的新鲜和年轻。

郫都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因为有了望、丛二帝,郫都才有了厚实而鲜亮的色彩。

郫都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因为有了望、丛二帝,郫都才有了高贵的品性。

今天的郫都人民记住望、丛二帝,是为了让郫都人民永远记住自己的骄傲;今天的郫都人民记住望、丛二帝,是为了让世界知道,在这两个布衣“帝王”居住过的地方,郫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本文作者:郫都发布(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31447092592692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杜鹃花   历史   杜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