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湖广总督裕禄和湖北提督程文炳重修隆中武侯祠,并新立“古隆中”牌坊一座。
某地人认为今隆中建筑都是清代所建算不得“古”(其实某冈也一样,只是某地人自欺欺人罢了),叫“古隆中”是自吹自擂。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浅薄和无知。

古隆中牌坊
今天的隆中被称作“古隆中”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在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从湖北荆门去开封,路经襄阳游隆中,写下了著名诗篇《万山》:
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
禅房久已坏,古甃含清泚。下有仲宣栏,绠刻深容指。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月炯转山曲,山上见洲尾。绿水带平沙,盘盘如抱珥。
山川近且秀,不到懒成耻。问之安能详,画地费簪棰。
——“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从此隆中就被称作“古隆中”。

襄阳古城
- 此后,南宋理学家陈普在诗《诸葛曕》中写到:“父自耕田母自桑,受天命与汉同亡,百年魏晋烟云散,千古隆中日月光。”
- 南宋诗人陆游在诗《暮归马上作》中也说:“石笋街头日落时,铜壶阁上角声悲。不辞与世终难合,惟恨无人麤见知。宝马俊逰春浩荡,江楼豪饮夜淋漓。醉来剰欲吟梁父,千古隆中可与期 。”
- 明代严衍撰《资治通鉴补》记载:“按东坡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也。”
- 明末清初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水经注沔水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是也。苏轼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亦谓此。”
可见“古隆中”之名非隆中自夸,乃古圣贤所赐,传承千载!

古隆中三顾堂
“古隆中”不但名称古,而且历史古!“古隆中”有一千七百年的绵延不断的历史记载。
- 约1700年前,东晋《蜀记》记载:“(西)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
永兴为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距诸葛亮死时约70年,此为最早之记载。刘弘命李兴立的这块碑是历史上有关诸葛亮的最早的碑刻。此碑直到南宋还在襄阳。南宋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碑记目》记载: “襄阳府碑记,诸葛武侯故宅碣,晋李兴撰。”
- 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沔水又东径隆中,经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沔水)又东径襄阳县北。”
- 南北朝萧梁鲍至《南雍州记》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宅西有三间屋,基址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先有人姓董居之,灭门后,无复敢有住者。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髙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
自此之后“隆中诸葛亮故宅”的“井”,成为了诸葛亮故居著名的文化符号和地理标识。约700年后,南阳卧龙岗首次相传为“诸葛孔明故宅”,同样也出现了一口诸葛“井”!可见此“井”对诸葛亮故居认定的重要性。

古隆中六角井
隆中之名还两次写进正史!
- 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躬耕陇亩,好为梁父,注《汉晋春秋》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 正史《晋书·习凿齿传》“凿齿既罢郡,归与秘书曰: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

古隆中躬耕田
“古隆中”不但历史古,而且文化古。“古隆中”除了有最早的碑刻外,还有最早的诗歌!
- 南北朝南陈诗人沈炯在从长安返回故乡时,沿途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心情忧愤。他在路过隆中时,在诗歌《归魂赋》中写到“历沔汉之逶迤,及楚郡之参差。望隆中之大宅,映岘首之沈碑。既缧然而就鞅,非造次之能窥。”
这可能是最早描写诸葛亮及诸葛故居的诗词作品。
- 此后,唐代还有皮日休的《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次韵》:“伟哉泂上隐,卓尔隆中耨。始将麋鹿狎,遂与麒麟斗。万乘不可谒,千钟固非茂。爰从景升死,境上多兵候。檀溪试戈船,岘岭屯贝胄。寂寞数百年,质唯包砾琇。”
- 崔道融《过隆中》:“玄德苍黄起卧龙,鼎分天下一言中。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
- 宋代有司马光《和始平公郡斋偶书》:“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
- 苏轼《隆中》:“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 曾巩《隆中》:“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 张耒《杂咏三首》:“隆中卧龙公,平昔事耕钓。无言顾同侪,高视独长啸。”

古隆中小虹桥
- 宋庠《孔明》:“汉家乱无象,贤才戢鳞翼。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堂堂刘豫州,介绍徐元直。一闻卧龙誉,三驾荒庐侧。”
- 李廌《题庙》:“卯金运徂谢,孔明隐隆中。谁言一丘壑,卧此夭娇龙。古来王佐才,中间千载空。之人辅玄德,真有宰相风。”
- 杨万里《送丘宗卿帅蜀三首》:“人似隆中汉卧龙,韵如江左晋诸公。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 朱熹《次彦辅卧龙作》:“客寄诗能好,龙蟠意自雄。知君来岘首,为我说隆中。”
- 程颐《子直示以新诗一轴偶为四韵奉谢》:“寡和知高唱,深情见古风。静吟梁甫意,真似卧隆中。”
- 辛弃疾《水龙吟》:“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锺哑?”
- 陆游《咏史》:“英雄自古常如此,君看隆中梁甫吟!”《晨起至参倚斋示子聿》:“幸好隆中客,无为起草庐。”《新治火阁》:“颓然自适还终日,殊胜隆中卧草庐。”《夜读兵书》:“南郑筑坛场,隆中顾草庐;”

古隆中野云庵
- 文天祥《有感》:“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 张孝祥《水调歌头·隆中三顾客》:“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英雄当日感会,余事了寰区。”
- 孙应时《读士元传》:“平生大卫公,岂堪此瑕疵。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
- 金·李献能《送王飞伯归阳翟》:“一㕓拟就隆中卧,要子同躬壠上畊。”
- 金·赵秉文《涿郡先主庙二首 其二》:“缅怀车盖翁,三顾隆中老。乾坤一草庐,鼎足事已了。”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篇,为古隆中之古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隆中武侯祠
“古隆中”之古在于名称之古,在于历史之古,更在于文化之古!名正言顺,名符其实!

古隆中草庐碑
本文作者:飘逸的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111292096249908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 搜索
-
- 06-12与君世世为兄弟,古代那些兄弟情深的故事
- 06-12历史中的诸葛亮躬耕地——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 06-12宋代福建进士的地理分布,福州府2530名力压群雄
- 06-12康熙王朝:鳌拜为什么会输给康熙?
- 06-12如何看待蒙古帝国与元代中国的关系?
- 06-12中国汉字中最神的八个字
- 06-12这个皇帝最会玩,在宫中玩角色扮演,发明开裆裤,没钱就卖官
- 06-12三兄弟都是明朝开国武将,全都躲过朱元璋毒手,老三的办法最聪明
- 06-12一代美女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之后,为何经过一晚上就选择自尽?
- 06-12王莽一共4个儿子,为何被他亲手干掉3个?只因精神压力太大
- 1000℃地方债发行近一月呈现“缓放水”无限修仙 利率同比上行
- 1000℃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 1795个单位现风炫动漫场引才|机关|人才|贵州
- 1000℃银行行业动态跟踪报告:表内信贷吒府瞰蚂延续良好增势,表外融资增量下降__财经
- 1000℃贵州与香港青年企业家贵阳对话|贵州神话人物附身记|贵阳|香港
- 1000℃老干爹、阿里妈断剑之裔妈、雷碧、星巴客、八个核桃…居然都不是山寨!|雷碧|商标|核桃_科技
- 1000℃飞鹿股份斩获365betok.vip轨道交通大单|飞鹿股份|轨道交通|中标
- 1000℃傲世九重天顶点贵州省68个城投平台详尽数据挖掘|黔东南州_财经
- 1000℃中国人口大流动:3000个县abc房源网全景呈现|常住人口|人口|小学生_财经
- 1000℃40年光荣与梦想|专访李保唐:对侦查权要更加重视|渎职|渎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职侵权检察厅|最高检
- 999℃中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贵州范本”获国家验收组肯定|权包谷粑粑做法力|办公厅|政府
- 06-11吕布旧将,投降曹操后一战成名,打得孙权不敢出江东
- 06-11骑兵连被围,李云龙为何不救?你看看一个骑兵联队有多少人
- 06-10大汉王朝能“独以强亡”源自其独特的帝国基因
- 06-10为什么有钱的女婿叫“金龟婿”?是因为乌龟值钱吗?
- 06-10你所不知道的关于古埃及和法老的真相
- 06-10胡兰成是人人唾骂的大汉奸,为何还那么有女人缘?全靠这一本事
- 06-10集美貌与智慧为一身的民国时期女匪张素贞,被处决时年仅25岁
- 06-10司马师死后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掌权而是交给司马昭?
- 06-10老照片:1941年井陉煤矿的童工旧影
- 06-10宠妃马上就要被野猪撞伤,皇帝向侍卫使眼色,可他为啥不去救?
- 标签列表
-
- 贵州 (984)
- 贵阳 (692)
- 历史 (327)
- 大数据 (272)
- 贵阳市 (219)
- 贵州省 (182)
- 高铁 (173)
- 清朝 (118)
- 不完美妈妈 (114)
- 旅游 (114)
- 重庆 (105)
- 明朝 (93)
- 成都 (92)
- 铁路 (87)
- 政府 (86)
- 经济 (81)
- 日本 (73)
- 唐朝 (69)
- 政治 (69)
- 列车 (64)
- 曹操 (63)
- 三国 (59)
- 文化 (59)
- 恒大 (58)
- 中超 (58)
- 资源 (58)
- 大大 (57)
- 酒店 (56)
- 中国历史 (55)
- 刘邦 (54)
- 宋朝 (53)
- 旅客 (53)
- 扶贫 (52)
- 秦始皇 (49)
- 交通 (49)
- 刘备 (48)
- 贵阳银行 (47)
- 茅台 (46)
- 博会 (46)
- 诸葛亮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