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忽必烈首创“两都巡幸”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网络整理 2019-05-07 最新信息
忽必烈首创“两都巡幸”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这个朝代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并且它的疆域面积算得上是中国历朝历代中面积最大的了,它建立的行省制度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今天中国省份制度的来源。然而却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元朝的存在感在中国的历史朝代中算不上高。可即便是如此,元朝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为人所称道,并且还有一些在历朝历代中独一无二,“两都巡幸”便是其中之一。

忽必烈首创“两都巡幸”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所谓的“两都巡幸”,望文生义,指的是,皇帝在两座都城之间巡回办公。两都,指的分别是元朝的上都和中都。“上都”位于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不过昔日的上都城已经在元末农民起义中被付之一炬了。“中都”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后来又改名为大都。然而,大都虽然有“大”之名,在元代却没有上都的重要,龙兴之地的上都在元朝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忽必烈首创“两都巡幸”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两都巡幸”制度,由忽必烈始创,这件事情还要追溯到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上去。蒙哥在位的时候,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位于蒙古高原的哈拉和林。蒙哥汗死后,夺权之争发生在了由蒙古旧贵族扶持的阿里不哥和统治着漠南汉地的忽必烈身上。蒙哥死后,知道蒙哥死讯的忽必烈后立马从与南宋的交战中撤兵,直接返回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宣布即大汗位。几年之后,忽必烈在这场汗位之争中获胜。

忽必烈首创“两都巡幸”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统一了中国之后,忽必烈所面临的形势是,虽然占有蒙古帝国的大部分地方。然而,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汗位的忽必烈却并不能获得大多数旧蒙古贵族的支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两都巡幸”这个制度出现了。一方面,在龙兴之地的蒙古高原建都,能获得更多的蒙古贵族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大都之以北再立上都,也便于忽必烈直接对北方进行统治。而大都的兴建,也使得漠南汉地更加地易于掌控。

忽必烈首创“两都巡幸”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两都巡幸”制度,后来直接成为了一件全国性的盛事。在每年的二月份,皇帝乘坐象辇,从大都出发,行进几百里路到达北方的上都。六月份,皇帝再从北方的上都乘坐象辇,离开上都,回到大都。这种制度,后来被元朝的皇帝一直传承。元朝开国九十多年之后,随着元朝的灭亡,这种制度也最终划上了句话。

本文作者:谈文论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82275543957556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忽必烈   元朝   历史   蒙古   元宪宗蒙哥   中国历史   阿里不哥   南宋   内蒙古   正蓝旗   锡林郭勒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