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网络整理 2019-05-06 最新信息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大唐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二人围绕皇位继承权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起历史上有名的叛乱事件。说起来这场叛乱的规模并不大,仅仅数日便被镇压下去,之所以有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场叛乱的主角是太子李建成,二是李建成居然没有受到唐高祖的任何处罚,事后依然安居太子之位。关于这场叛乱,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仅仅聊聊数语带过,因此越发显得扑朔迷离,疑窦丛生。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新唐书》中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是这样的。这一年的六月,唐高祖李渊带着后宫嫔妃到长安北面的仁智宫避暑,随他一同前往的还有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太子李建成则被留在长安监国,负责处理军政要务。就在李渊享受着夏日间难得的一丝清凉时,意外地接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太子李建成因为忌恨秦王李世民的势力,趁李渊离开朝廷之时,秘密给自己的死党庆州都督杨文干运送甲胄,意图发动军事政变,告发这件事的正是负责运送甲胄的太子亲信部将尔朱焕、桥公山。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李渊一面以议事为由,火速宣召李建成前来,一面派司农卿宇文颖前往庆州查探虚实。面对李渊的质问,李建成叩头谢罪,承认了自己私运甲胄,却对谋反一事矢口否认。而此时庆州却传来了消息——杨文干起兵了!李渊震怒之下将李建成扣押起来,并派秦王李世民率军平叛,他亲口许诺李世民,凯旋之后将废掉李建成,改立他为太子。李世民不负重托,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平息了叛乱,杨文干被部将杀掉。然而当李世民兴冲冲地回到仁智宫时,李渊却对改立太子一事绝口不提,李建成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理,反而被释放回长安,依然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李世民依旧还是秦王,一切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李渊对这起叛乱的处理,仅以流放三个官员而草草结案:其中二人是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另外一个竟然是李世民的重要谋士天策兵曹参军杜淹。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唐高祖对这件事的处理近似荒唐,不免让人匪夷所思,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疑问。第一,太子李建成有没有谋反?按照史料所述,李建成谋反可谓铁证如山:既有事件参与者尔朱焕、桥公山出面告发,又有杨文干起兵可以印证,李建成本人也对私运甲胄之事供认不讳。然而细思之下,却又疑点重重。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其一,李建成贵为太子,又被委以监国的重任,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他缺乏起兵谋反的动机。虽说当时秦王李世民对其构成威胁,但皇帝站在他这一边,形势明显对他有利,他犯不上铤而走险。其二,如果李建成真的和杨文干串通谋反,为什么李渊召见他时,他不立即起兵举事,还要从长安前往仁智宫自投罗网?连杨文干都有起兵反抗的勇气,贵为太子的李建成为何会甘心束手就擒?如果以上几点解释不通,李建成谋反的真实性就要打上一个问号。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如果李建成没有谋反,其亲信干将杨文干的做法又让人难以理解。李渊派宇文颖前去了解情况,杨文干却在这个关键时刻公然起兵,这岂不是授人以柄,帮助坐实太子的罪名,置太子于死地?他是李建成倚重的心腹,按说也得是精明强干之人,怎么会愚蠢到如此地步?我认为很的可能是杨文干受到了宇文颖的误导,一定是宇文颖对杨文干说了什么才会激起杨文干的叛乱。关于宇文颖此人,史料上记载只有寥寥数笔,翻遍《新唐书》,我们找到这样一段话:“宇文颖者,与元吉厚善,故豫文干谋”,言外之意是齐王李元吉指使宇文颖怂恿杨文干发动叛乱。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一直以来有种说法,在唐初的储位斗争中,齐王李元吉表面上依附太子李建成,暗地里却挑拨李建成和李世民鹬蚌相争,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如果挑动杨文干叛乱,可以坐实太子谋反罪名,借皇帝之手除去李建成,为他减少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种推断貌似可以解释《新唐书》的说法,但实际上又经不起推敲。李元吉在李渊心中的地位远不如两个哥哥,如果他也有图谋皇位的计划,也是联合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然后再伺机和李建成竞争。此时以他的实力,远不能和李世民单独抗衡,在李世民尚未除掉的情况下,他又怎么会贸然陷害李建成这座政治靠山呢?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既然李元吉不可能指使宇文颖推动杨文干叛乱,那么幕后推手有可能是谁呢?从李渊最终处罚的三个人身上或许可以一见端倪。这三个人有两个是太子的属官,另一个则是秦王李世民的谋士杜淹。按说李世民是平叛的功臣,李渊没有阅现自己改立太子的承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处罚他的谋士呢?而且在杜淹被流放之前,李世民给了他三百两黄金的巨额赏赐,不得不让人心生疑惑。最大的可能是李世民卷入了杨文干之乱,而杜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是替李世民背了黑锅。

王爷镇压太子叛乱,却受到皇帝处罚,看似荒唐,缘由却让人感慨

我们可以推理一下,事情可能是这个样子的:秦王府在获悉了太子要送甲胄给杨文干,便由杜淹出面买通负责运送的太子亲信尔朱焕、桥公山,指使他们向皇帝告发太子谋反,又暗中收买宇文颖,让他策动杨文干兵变,坐实太子谋反罪证。然后由秦王李世民率兵平叛,借机杀掉宇文颖灭口,这样一来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得将太子拉下马,让李世民取而代之。这个计划堪称完美,不料在李世民出征期间,李渊通过某种方式了解了事情真相,因此收回了对李世民的承诺,对东宫和秦王府各打五十大板了事。如此一来,这一连串的谜团都有了合理的解释。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唐初的储位之争中,李世民并非史料所记载那样被动防御,而是采取了积极进攻措施的。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某些真相往往被刻意掩盖或篡改,我们在品读历史时就要剥茧抽丝,在重重谜雾后探寻最有可能的真相,这正是历史带给我们的乐趣。

本文作者:红袖添香夜读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88077616955444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李建成   李渊   唐太宗   李元吉   新唐书   长安   历史   政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