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上市银行急发优先股“补血” 短期内资本压力加剧|上市银行逃出康培房间_财经

网络整理 2018-07-28 最新信息

  上市银行急发优先股“补血”

  秦玉芳

  7月23日,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贵阳银行和宁波银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方案。据预案显示,预计2家银行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50亿元。此前,昆山鹿城村镇银行也在6月获批准许定向发行不超过100万股优先股。

  近年来,受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资产结构调整等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显著上升,银行上市“补血”热情高涨。

  随着IPO审核节奏进入调整期,银行上市补充资本的渠道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利率上升导致发债成本提高,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定增或发行优先股等方式补充核心资本。分析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有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品种相对有限,未来仍须加快融资工具体系的建设,减轻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压力。

  优先股发行热度上升

  7月23日,贵阳银行发布公告称,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申请已获证监会审批。据此前公开的优先股发行预案显示,该行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 0.5 亿股的优先股,募集金额不超过 50 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也宣布,证监会已于23日审核通过了该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申请。根据优先股发行预案,该行拟非公开发行优先股数量不超过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采取一次发行的方式,发行对象不超过200人。

  对于发行目的,上述2家银行均称旨在补充资本。贵阳银行在公告中指出,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提高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优化资本结构,有助于公司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据贵阳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6%、9.54%和9.51%,同比分别下降2.19、1.97和1.99个百分点,达到2014年以来最低点。

  与此同时,贵阳银行规模增速持续上升。据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该行资产总额4641.06亿元,较年初增长24.67%;各存款余额2975.31亿元,较年初增长13.13%;各项贷款余额1255.14亿元,较年初增长22.46%。

  据宁波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1%,资本充足率为13. 58%,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宁波银行在2017年资本充足率报告中指出,该行业务和资产规模的平稳发展需要宁波银行有充足的资本作为支撑;同时,该行需要在持续满足监管部门资本充足率底线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部分资本,以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应对未来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宁波银行资本规划的目标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9%、10%和12%。

  实际上宁波银行也在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宁波银行在2017年年报中指出,2017年银行完成了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100亿元可转债的发行工作,同时利润继续保持增长,资本得到有效补充。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018年5月至今,包括贵阳银行、宁波银行、昆山鹿城村镇银行和兴业银行在内共4家银行公布优先股发行方案,其中前3家银行均已获得证监会审核。

  此外,2017年以来境外优先股发行热度持续上升。广州农商行于2018年7月20日宣布了非公开境外优先股发行方案和A股发行方案。该行在公告中指出,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的境外优先股,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用于补充本行其他一级资本。

  除广州农商行外,2017年3月,浙商银行在港交所成功发行1.09亿股境外优先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49.89亿元人民币;邮储银行2017年9月成功发行72.5亿美元境外优先股;今年2月,中原银行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总规模不超过1亿股境外优先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兴业研究分析认为,发行优先股有助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存量优先股发行价格较高,但相较于普通股,仍有成本优势。在目前严监管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对于资本补充的需求愈发迫切。目前多家股份制、城商行正在推进优先股发行计划。而到了2019年末,第一批发行的优先股赎回期将至,考虑彼时发行的票息率、利差均较高,届时或存在续发并赎回的需求。

  兴业研究还指出,上市银行应尽快将包括发行优先股在内的资本补充计划提上日程,已经启动的要尽快推进。相较于境内,境外发行优先股效率更高。

  短期内资本压力加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永森指出,总体来看,近年来银行的资产规模一直在增长,且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和资管新规的落地,银行原来借各种创新产品出表的业务回归表内,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短期内银行资本压力大幅上升。

  据中银协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年来,为满足监管考核以及资产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显著上升。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指标来看,截至2017年年底,在上市的43家A股及H股银行中,南京银行、郑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低于8%,排名最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前10家银行中有3家为农商行,其中江阴农商行最高达12.94%;但从贷款不良率看,江阴农商行最高达2.39%,不良率高于1.7%的银行有11家,其中农商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4家,大型银行1家。

  《报告》指出国有大行资本充足水平较为领先,农商行资本充足水平居中,而城商行、股份行资本充足水平相对较低。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原晓惠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受牌照、网点等因素影响,贷款业务发展受限,尽管可能充足率相对高一些,但贷款不良率风险也偏高,未来资本补充压力相对较大。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表示,银行资本补充主要源自内部利润留存和外部融资。近两年,银行利润增速下降较快,内源补充资本不能匹配规模增速;从外部融资来看,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不足,二级资本工具面临较大的扣减压力,利率中枢上升使银行发债成本提高,监管节奏调整,使银行IPO和增发受到影响较大。

  熊启跃还指出,银行普遍面临较大的资本监管压力,资管新股落地后,大量业务面临回表压力,银行急需补充资本以支持业务持续发展。且监管要求银行不良快速释放,也会进一步加大资本补充压力。

责任编辑:魏雨

Tags:上市银行   宁波银行   优先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