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州:石牛村以党建引领发展 扮靓乡村走发展新路|务工人员|失黑绝地|创业

网络整理 2017-04-11 最新信息

  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近年来,贵州省清镇市犁倭镇石牛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探索“以建设创新型党组织为引领,资源高度融合,有效推动脱贫攻坚”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路径,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谋划村级发展,在秀山丽水、民俗文化和“农旅一体化”上做文章,不断把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近日,我们前往石牛村,了解该村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发展情况。

  办理实事 增强凝聚力

  来到石牛村村委会大门口,只见一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流,十分热闹。原来,又有其他村前来石牛村参观学习,考察党建引领发展情况。村党支部大大王乾政说,村里的改变,得从几年前说起。

  2010年12月,犁倭镇开展党支部大大“跨村任职”试点工作,从犁倭村交流来的罗光启任石牛村党支部大大,为石牛村带来了新活力。在全村党员群众大会上,罗光启带领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向全村党员群众庄严承诺办好三件实事:一是完成大冲、大干田、左五三个组农网改造工程;二是修建小河坝桥梁解决学生上学行路难的问题;三是实现村通组路全面硬化。

  说干就干,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村党支部班子实干苦干,为群众办实事,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用工作成绩兑现了承诺,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让群众真正相信党支部、拥护党支部,为石牛村实施一系列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划发展 发挥战斗力

  针对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土地大面积闲置的实际,石牛村村支两委在吃透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大胆谋划,由村委会牵头,与村民签订书面合同,先后将600余亩闲置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收拢统筹,并引进蔬菜、花卉、中药材种植等项目。同时,规定引进项目用工由村、组统筹,优先分配给失地和流出土地农户,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刚进行土地流转时,最大的困难是群众有顾虑。对此,村支两委成员带头,将老党员作为突破口,动员10余户带头先行先试签订流转协议,作为示范。村民们看到流转土地不仅有流转费、还能拿工资,纷纷要求加入。随着全村群众热情高涨,村党支部又组织开展党员创业“1 1”、“1 N”结对帮扶,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培训,并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到村指导,提升种养殖业科技含量,一批蔬菜种植、生态养殖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完善阵地 促社会和谐

  2016年,石牛村按照“8 X”的思路,对基层组织阵地功能进行了创新。

  在石牛村拥军爱军服务站,摆放有可供退伍军人娱乐的棋类、运动器材等物品,“我们村最可爱的人”风采展示墙展示了全村68名退伍复员军人形象,孩子们课余时在此听参战老兵讲抗战故事;村史陈列室突出村名由来、村情村貌、民族文化等,让村民看到变迁中的家园……党员群众有了功能齐备的议事和文化活动场所,政策咨询、党员设岗定责评议活动等都在村委会办公室开展,有事找支书、有事到村委会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结束跨村任职后,回村里担任村党支部大大的王乾政也格外忙碌。“王支书,我想发展养猪产业,有哪样政策支持没得,另外扩建猪圈要占到陈老三家的土,想请你协调下。”“没问题,我正好有事情找他,你们明天早上9点钟来村委会嘛。”“王支书,最近有哪样技术培训没得?”“有,远教平台上都发布了,你们赶紧登录上去学习”……

“石牛村的阵地功能创新,让党员群众愿意到支部阵地参加活动,有问题第一时间想到找支部,成效显而易见。”清镇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廖梓阳说,阵地功能创新提振了村支两委成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党员群众办事更方便,促进党群关系更加和谐。

扮靓乡村 走发展新路

去年2月,石牛村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施民居美化工程,要求67名党员带头清理房前屋后,组织群众栽花种树,携手改变村庄面貌,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效果的“练兵场”。

“以前,大伙打扫环境卫生得让党员领着干,现在大家意识都强着哩,看着哪儿有垃圾,都会及时把它清理干净。”王乾政说。“去年,我们还实施了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等一批生态项目,收集石牛村一、二组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下步我们计划把全村管道接通,彻底消除河水受到污染的隐患,保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眼下,石牛村正在修建农业观光大棚,这是村里依托山水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发展“农文旅”一体化产业的又一“动作”。贵州省兴黔生态农业研究院组织10余家企业负责人前来考察后,表示近期将组织团队进村,在生态观光农业、村寨文化创意等方面开展合作。

“今年是全省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一年,但石牛村决不会牺牲生态环境换发展,我们不仅要为后人留下绿水青山,还要用生态优势带来金山银山。”王乾政说,下一步,石牛村将紧紧抓住发展乡村旅游的大好时机,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之路,让“美丽石牛”更加美丽富饶。

(记者:胡俯茂 金禹 来源:贵阳日报)

 

Tags:务工人员   失地   创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