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60%|资源|政府|小动物生态

网络整理 2017-03-31 最新信息

  本报讯 3月30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省“十三五”生态建设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审批,正式向公众发布。《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将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60%,退化草地治理率达52%,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等一系列生态建设目标,基本构筑起功能较为完善的长江、珠江“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据了解,我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未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还存在着自然湿地萎缩,河湖生态功能退化,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现状堪忧等问题。由省林业厅牵头编制的“十三五”生态建设规划,将是今后几年贵州生态建设的实施纲领。

  整个规划布局为“两屏五带三区”格局。“两屏”即乌蒙山——苗岭、大娄山——武陵山两大生态屏障;“五带”即乌江、南北盘江及红水河、赤水河及綦江、沅江、都柳江五大生态保护带;“三区”即重要河流上游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三大生态功能区,同时以交通沿线、呵护绿化带为网络,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绿地、农田植被等为重要内容组成全省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本构筑起功能较为完善的长江、珠江“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自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程度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60%,退化草地治理率达到52%,湿地面积保有量达到315万亩,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5%,农田实施保护性耕作比例达到20%,城市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30%,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山体公园等各类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比率达到8%以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达到95%以上。

  据省林业厅厅长黎平介绍,《规划》对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5大生态系统开展生态建设与保护,强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下水资源,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林牧生态经济,从整体上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发展绿色经济,构建贵州生态安全大格局。

  黎平表示,生态建设同时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贵州将发展山地特色农林牧生态经济,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农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推进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服务业,林业产业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记者 王婉)

Tags:资源   政府   生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