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网络整理 2019-05-08 最新信息

我国古代三大奇迹工程大家都知道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另外一大奇迹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虽然名气没有万里长城大,但它的重要性却不逊色前二者。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这段工程便是世界著名的坎儿井,是位于我国荒漠地区独属的灌溉系统,它的名气和意义都非常的大,更被称为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奇迹之一。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总数就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它的工作原理也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截取地下的冰川融水,然后将这些充足的水资源通过地下的暗渠引到地面之上,最后再通过明渠,进入到广大的农田之中。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这套完整的灌溉工程的存在养活了上亿人,不仅可以用来农业灌溉,也可以供当地居民生活用水使用,让工程径流之地的人们受益无穷。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坎儿井的建造过程非常的麻烦,也很危险,毕竟在地下作业的空间非常的狭小,环境也比较恶劣,因此施工的危险度、以及工程的难度都比较高。

据了解,坎儿井工程各个朝代均有修建,头尾陆续修建了2000多年,才形成如今的规模。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可惜的是,近年来,随着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绿洲外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该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87%,水资源日渐短缺。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另外,由于机井投资少效率高,机井得以广泛使用。全地区已有的几千口机井从地下大量抽水也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因此,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之势。坎儿井水流量也逐年减少。全疆坎儿井50年代多达1700条,随着不断的干涸,80年代末已降至860余条。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照此速度也许几十年后就将陆续消亡。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虽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坎儿井未免过于落后,夏季易干涸,冬季水多时又易白白流走,无法蓄存。而水库可蓄水,随时进行生态调节。

从纯经济角度看,有些人认为坎儿井已无生存必要,应该任坎儿井自然消亡,优胜劣汰,由水库等水利设施取而代之。

这座耗时近2000年的“地下长城”,以显颓态、渐消亡,看的尽早!

但是,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文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尤其在强调生态开发的今天,坎儿井具有不可比拟的旅游开发价值。如果因为今天的短视让这份人类遗产消失殆尽,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本文作者:上正(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34037000411598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吐鲁番   新疆   经济   京杭大运河   历史   农业   融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