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北元第三位皇帝 脱古思帖木儿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和谥号

网络整理 2019-04-26 最新信息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西里尔蒙古文:ТөгсТөмөр,蒙古语意为"完全的铁",1342年?----1388年),北元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七位大汗,在位10年。

北元第三位皇帝  脱古思帖木儿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和谥号

脱古思帖木儿身世不详,《蒙古源流》和《新元史》等史料记载他是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必里克图汗)的弟弟明朝史籍则记载他是爱猷识理达腊的儿子。他的出生年依据《蒙古源流》的说法是壬午年(1342年),而他与前代北元皇帝元昭宗(必里克图汗)爱猷识理达腊的关系也有两种说法。明朝史料均记载他是元昭宗之子,有人进而指出他就是曾被明朝俘虏的元昭宗长子买的里八剌(明人王世贞则记载他为元昭宗次子,被封益王)而蒙古史料《蒙古源流》、《黄史》等均记载脱古思帖木儿为爱猷识理达腊之弟。

北元第三位皇帝  脱古思帖木儿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和谥号

由于脱古思帖木儿身世不详,因此他的生年也无法确定。如果他是元昭宗之子买的里八剌,那他就应该生于1362年如果他是元昭宗之弟益王,按照《蒙古源流》的说法是生于1342年(壬午年),而学者宝音德力根则考证他应出生于1350年。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驾崩后,脱古思帖木儿于宣光八年(1378年)五月即位,翌年改年号为天元。

北元第三位皇帝  脱古思帖木儿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和谥号

脱古思帖木儿在位时,明朝加紧对北元势力的扫荡,天元三年(1381年)十二月,明军进攻云南,天元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382年1月6日),镇守云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自杀,天元四年闰二月二十三日(1382年4月7日),明将蓝玉、沐英攻克大理城,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投降明军,明朝平定云南,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从1254年蒙哥汗的皇弟忽必烈灭大理,到1382年明军击败元军夺取云南,蒙古人统治云南地区长达128年。

北元第三位皇帝  脱古思帖木儿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和谥号

宣光元年(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朝占领辽宁南部。然而东北其余地区仍由北元太尉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自持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朝的招抚。天元九年(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发动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的金山。经过多次战争,宣光七年(1387年)十月,纳哈出投降蓝玉,明朝占领东北地区。

北元第三位皇帝  脱古思帖木儿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和谥号

北元在辽东和云南的据点被明朝端掉后,明军又深入蒙古高原,对北元朝廷发动全面进攻。1388年5月18日,明军将领蓝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大败元军,俘虏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及妃主五十余人、渠率三千、男女七万余,马驼牛羊十万,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脱古思帖木儿和长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逃走。

北元第三位皇帝  脱古思帖木儿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和谥号

天元十年(1388年)十月,脱古思帖木儿与其长子天保奴被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袭杀,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率三千余人投降明朝。

脱古思帖木儿被尊为乌萨哈尔汗,因为他的年号为天元,又称天元帝。他死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谥号。

本文作者:孤竹二君(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399569485378407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帖木儿   蒙古   明朝   贝尔湖   蓝玉   元朝   忽必烈   大理   云南   辽宁   阿里不哥   元宪宗蒙哥   八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