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阳:构建大扶贫格局 快步致富走出扶贫胡允儿新路径|群体|资源|创业

网络整理 2017-03-23 最新信息

  扶贫,始终是重大民生工程,始终是乌当区上下合力攻坚的重点。

  “十二五”期间,乌当区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11074名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乌当区实现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4300元。

  数据背后,是幸福的民生图景:成片的现代农业基地、整洁漂亮的乡村、充满活力的创业人群。

  乌当区紧扣全市“高一格”扶贫的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将工作重心由消除绝对贫困向全面提高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收入和生活保障水平转变,依据各乡镇的资源发展产业,凸显产业脱贫功能,主攻低收入困难群体,力争在全省、全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

  一场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脱贫攻坚战,正在以更强的力度、更快的速度得到推进。

  高位推进 构建大扶贫格局

  扶贫始终是乌当区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面对精准识别出的3588户低收入困难群体,乌当区庄重承诺:不落下一个困难家庭,不丢下一个困难群众。

  扶贫,就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乌当区紧紧围绕“高一格”扶贫、“快一步”致富,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一一分析、谋划、解决,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结合打造全省大健康发展引领示范区的目标,乌当区以大扶贫战略统揽全区“三农”工作,用大数据推动大扶贫精准发力,用大旅游引领大扶贫产业融合,用大健康保障大扶贫工作成效,全面推动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健全社会保障兜底体系,高位推进扶贫攻坚行动。

  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乌当区紧扣“高一格”、抓住“关键点”,处理好“远”和“近”、“形态”和“业态”、“点”和“面”、“外力”和“内力”、“城”和“乡”的关系,立足区情实际,以统揽全局的眼光打好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确保更高水平的扶贫目标如期实现。

  快步致富 走出扶贫新路径

  扶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要找准路子。产业扶贫,正成为乌当区扶贫攻坚的“利器”。

  如何以产业为抓手,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乌当区深知“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的道理,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找准“穷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既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也在“授渔”上下功夫。

  围绕“怎么扶”的问题,乌当区以“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基本目标,党政干部蹲点调研,结对帮扶干部开展大回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精准选好有市场需求和有资源条件的产业扶贫项目,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到产业项目到村到户到人,不断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

  如今,乌当区大健康产业规模、集聚度全省领先;大数据产业快速集聚,呼叫服务、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大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大健康引领、大数据驱动、大旅游助推”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为依托,乌当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更有发力点。

  双向合作 立足长远谋发展

  2016年,乌当区先后与天柱县、长顺县敦操乡结成帮扶对子。自那时起,乌当区就把帮扶对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怎么帮,才能帮到点子上,才能真正实现长远发展?乌当区改变以往思路,变“单向帮扶”为“双向合作”,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搭建合作平台,深化产业合作,力争实现双赢发展、长久发展。

  在对口帮扶天柱县方面,乌当区利用省会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优势,帮助天柱县引进龙头企业,促成园区内相关企业与天柱县的投资意向,推动双方在经贸方面的深度合作。立足长远发展,乌当区将与天柱县共建一个农业园区,扶持天柱县建一批电商平台,建立一个疗养、度假基地,推动产业培育合作,推进天柱县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在对口帮扶长顺县敦操乡方面,乌当区确立产业帮扶的基本思路,与敦操乡签订产业发展对口帮扶协议,鼓励辖区知名企业与敦操乡合作,为敦操乡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平台;针对移民搬迁,建设产业基地,充分吸纳敦操乡劳动力就业;利用电商平台推广销售敦操乡的特色农产品,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合作共赢的帮扶模式,充分调动了帮扶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走上适合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记者:樊荣 来源:贵阳日报)

Tags:群体   资源   创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