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一位融创业主跨越1800公里的“走心”公数独原始版益行动_财经

网络整理 2018-08-05 最新信息

  一位融创业主跨越1800公里的“走心”公益行动

  秋田

  融创太容易“走心”了。

  马洪前,融创的一位业主,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到访位于贵州黔东南州的芳武村了,因为路途遥远,她和义工伙伴们甚至不能在当天赶到村子里,但为了赴约,马洪前一行第二天一早继续徒步了6个多小时山路,抵达了芳武村。

  这是马洪前与芳武村的孩子们的约定,去年离别时,马洪前给孩子们留了话,“明年再来”。

  时隔一年,马洪前再次见到芳武村的孩子们时,她觉得亲切,但又觉得孩子们一夜之间都长大了,百感交集。

  马洪前特别喜欢融创的公益行动,她感到温暖,芳武村的偏远、贫困,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也艰苦,但她说,“看着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定期与他们重逢,自己能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又一次的重逢

  马洪前到访芳武村的身份是融创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的一名志愿者、一位义工,2017年,马洪前在芳武村待了一个礼拜,融创安排的支教活动让她有机会陪着孩子们相处、接触,慢慢熟络。

  今年,马洪前还有一个新的任务和角色——“临时妈妈”,相应地,芳武村的孩子们也有新的惊喜——融创安排了孩子们离开村子,去往1800公里以外的上海开展一场研学之旅。

  海洋世界、东方明珠塔、自然博物馆、上海电视台、迪士尼乐园、上海科技馆、上海中信大厦……这些地方会出现在芳武村孩子们的书本里、电视上,但可能在他们自己走出大山之前,几乎没机会一次性地出现在他们的童年生活。

  18个孩子,46位临时家长,融创要让孩子们这一次难得的上海研学之旅,万无一失。

  公益行动,其实并不是只有物资、善款捐赠,“走心”的是陪伴、体验、领会和共同成长。

  今年融创组织开展的“英苗培养计划”,招募的志愿者、义工来自全国的四面八方,除了马洪前这样的融创业主,还有融创的员工,还有其他行业、背景的热心公益人士;除了物资捐赠,他们更觉暖心的,是有机会陪伴芳武村的孩子们一起相处,了解这些纯朴孩子们的内心日常。

  马洪前的义工联盟里,还有一位特殊成员,是网球女双世界冠军彭帅,她的到来,给芳武村的孩子们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惊喜。为了这次芳武村之行,她仍然选择调整了紧张的训练计划,手腕带伤亲身来到了孩子们身边。

  在孩子们眼里,这位网球世界冠军,与马洪前等几十名志愿者一样,也是一位和蔼可亲、没有距离感的大姐姐,大家很快地打成一片,彭帅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打网球,坐在一起围成一圈分享彼此的故事。

  马洪前喜欢芳武村的这些孩子们,她有时候会问自己,“都说童言无忌,可芳武村的孩子们为什么这样懂事?”

  在马洪前跟前,这些孩子总是能像大人们一样,说出与他们年龄并不相符的话,“听起来让人觉得暖心、感动,又觉得心酸、揪心。”

  马洪前和志愿者们这一次来到芳武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们更新“英苗书屋”,这是融创2015年第一次踏进芳武小学时,为学校建起来的第一座“英苗书屋”。

  从小在艰苦的生活、学习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愈发明白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不断地学习,是他们走出芳武村、走向更大世界的重要途径。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马洪前和融创不仅带来了不少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还准备了书包、文具、衣服、运动器材等学习和生活用品。

  芳武村只有一所小学,目前只设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校一共42名学生,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都十分匮乏,王文艾是芳武小学的唯一的老师,他兼任了学校3个班级的全部课程和教学工作。

  王文艾老师1996年从凯里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在芳武村小学一待就是20年。芳武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除了教学工作,王文艾老师还要给孩子们做饭,操心孩子们家里的琐事,不能让孩子耽误了学习知识。

  王文艾老师告诉马洪前一行义工们,他和孩子们都很期待、也很感谢义工们和融创能来芳武村,给学校带来投影仪、多媒体电视和英苗书屋,改善了小学的教学条件,孩子们恨不得一有时间就待在英苗书屋。

  今年上半年,融创在全国30个城市同步启动了“健走未来·为爱不止步”活动,逾3万名融创业主与融创一起奔跑,并将跑者的步数转化为爱心,最终达成30个城市、3亿步伐、30座英苗书屋的公益目标,这30座英苗书屋将在2018年全部落地完成。

  因为融创业主里像马洪前这样关注暖心公益行动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所以今年融创对之前的“英苗助学计划”进行了升级,组建了一支涵盖北京、华北、上海、西南、东南、华中、广深和海南八大区域的融创义工联盟,让这些“走心”业主有机会走近更多的山区儿童,关注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与成长。

  马洪前和志愿者们更新完英苗书屋以后,在芳武村的主要时间,就是陪伴这些孩子们,一起聊天、做手工、看漫画、做作业,“对这些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是比陪伴更重要的事情了。几个孩子围绕在自己身边,每个志愿者、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在泛笑,感受到了满足、欣慰。”

  一位临时的“妈妈”

  芳武村的孩子们都渴望将来走出大山,但是真当马洪前询问这些孩子,“你将来想去哪里上大学呢?北京?上海?”孩子们都会思索一番,给出一个让她意外的答案,“我想去贵阳上大学,因为那里离家近。”

  对芳武村的孩子们来说,似乎翻过眼前的那座高山,或者更远处的大山,似乎就有一个更大、更明亮的新世界,它可能是省会贵阳,可能是大城市上海,但殊不知,接下来几天充当“临时爸妈”的融创义工们,要带他们跨越1800公里,将是数不清的大河与大川。

  融创为2018年“英苗培养计划”创新地设计了“一进一出全面探访”模式,其中带着芳武村的孩子们出山去往上海开展一场研学之旅,就是“英苗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

  走出芳武村,刚到村子所属的剑河县,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问马洪前和义工们,“到上海了吗?”马洪前会一路上不厌其烦地跟孩子们说,从剑河县出发去上海,要继续乘坐4个小时的大巴到贵阳,然后再坐3个小时的飞机才能到上海。

  一听到有机会坐飞机,孩子们又兴奋不已。

  7月23日晚的上海,空气清新、霓虹闪烁,耀眼的东方明珠塔静静地伫立在黄浦江畔,诉说着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和荣耀。

  刚刚告别一场肆虐的台风,这里迎来了18名从芳武村跨越了1800公里远道而来的小客人。

  抵达上海以后,乘坐大巴前往酒店的途中,细心的马洪前和义工们发现,孩子们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只是拉长着脖子从车里往外看,黑炯炯的小眼珠四处搜寻,仿佛一下子要把上海从里到外看个遍、看个透,小心翼翼地不留一处地把上海记在小小的脑袋里。

  从7月23日一直到7月27日为期5天里,参观长风海洋世界、东方明珠塔、自然博物馆、上海电视台、迪斯尼乐园、上海科技馆、复旦大学、上海中心大厦……孩子们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马洪前和其他义工们要像父母一样,一直陪伴在孩子们身边。

  对马洪前来说,这只是待在上海这座巨大城市的普通的5天,但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是回到芳武村以后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王文艾老师和小伙伴们津津乐道、不断被提及、回忆、憧憬和向往的几年。

  马洪前和融创都希望,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要让孩子们不断开拓眼界,感受到最多的欢乐,进而从诸多的事物、建筑、景观、游乐场、科技馆里,在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里,产生一点点的影响,这件事情的本身意义非常。

  海洋世界,是孩子们上海行程的第一站。这里到处都是他们不曾见过的各种海洋生物,白鲸、企鹅、海狮、鲨鱼……马洪前和义工们耐心地给孩子们普及各种鱼的种类、习性以及所需要的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知识。

  那些甚至以往从课本上都不曾见过的“奇怪”生物,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也让他们第一次明白,这世界原来除了高山,还有大海和这些种类繁多的海洋“精灵”。

  在东方明珠塔263米高的观景大厅,马洪前鼓励孩子克服恐惧走上透明观景台,山里的孩子胆子会更大一些,孩子们克服恐惧的过程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在义工们不断的鼓励下,孩子们踊跃地迈开步子踏上观景平台上。

  像克服恐惧一样,在马洪前和义工们的陪伴下,也许只需要一句鼓励、一声叮咛,这些长期留守的孩子就能瞬间熟悉这个城市和他们的“临时爸妈”。

  如马洪前的一位义工伙伴所说,融创每年组织的公益行动,尤其是今年的“英苗培养计划”,能够让大家真实地接触到这些孩子们,而不只是单纯的物质捐赠,“从埋一颗种子,到发芽长大,大家可以全程参与进来,持续关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

  到目前,融创“英苗培养计划”已经覆盖全国34座城市,共有超过5万人参与捐助,帮助了5750名贫困地区的儿童,同时,还捐建了30余个爱心图书室和3万本少儿图书。

  未来,融创计划将英苗培养计划以及即将开展的美丽乡村振兴计划、古建筑保护等都纳入专业体系,将企业公益从单一的捐赠,向复合、可持续生长的产业扶持、教育扶智等升级。

  此外,随着融创公益体系的不断成熟,融创中国义工联盟的招募也将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让更多的融创业主关注和参与到融创的公益行动。

责任编辑:魏雨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