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南京abc房源网银行定增被否为银行再融资首例 业界五大猜想_财经

网络整理 2018-08-01 最新信息

  南京银行定增被否,这是银行再融资首次遭否,业界给出五大猜想

  原创: 马传茂

  南京银行140亿元非公开发行预案在昨晚被证监会否决——7月30日晚的这一则消息,今天还没有淡出行业人的视线。

  这也是首笔被证监会否决的上市银行再融资。一时间众说纷纭,投资者、银行业内、中介机构对此讨论不断。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的是,银行自身也不清楚具体原因。

  在此之前,农业银行千亿定增、张家港行可转债、贵阳银行及宁波银行优先股等上市银行再融资均陆续过会。

  总体来看,业内猜测主要集中于两大方向,一是监管政策变化或导向,二是银行自身的原因。“我们最关心也最在意的是,这将成为行业现象还是只是偶发个案,还是要等监管披露的结果出来 。”有券商资深保代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对于南京银行再融资被否,业内主要存在五大猜测,记者采访行业人士,做逐一分析:

  一是融资向未上市银行倾斜?

  二是银行再融资收紧?

  三是可转债优于定增?

  四是倒逼内源资本补充?

  五是南京银行自身原因?

  “我行的发展基础、目前现状和预期前景都很好,不会由于一件意外事件而产生根本性变化。”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也会加倍努力,更为扎实地做好经营管理,以更加优异地发展业绩来回报投资者的支持帮助。”

  猜测一:融资向未上市银行倾斜?

  融资向未上市银行倾斜?这一可能性被一位银行业内人士提一时间提出。但在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中,却被多位投行人士否定。一家华东地区券商资深保代称,并未听说有这一导向,他提出了两个观点:

  首先,不能将IPO融资、再融资混为一谈,尤其是不同融资方式对银行、对投资人、对市场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

  其次,已上市银行相对而言,且为资质不错的发行人,当资本补充需求确实存在时,再融资额度并不占用未上市银行的IPO融资额度;

  另一位华南地区券商保代则认为,或许监管有这样一个通盘考虑,但还不至于走到否决这一步,“何况定增是股东方在场外寻找参与资金,对二级市场不会形成抽水效应。”

  猜测二:银行再融资收紧?

  事实上,南京银行定增被否决后,被市场广泛猜测的就是银行再融资监管风向是否变动。

  前述华南券商保代认为,可能会有收紧,但在这之前已经有多笔银行再融资过会了,虽然需要通盘考虑,但该发还是得发。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已过会的上市金融机构再融资包括张家港行可转债、宁波银行优先股、贵阳银行优先股、国海证券配股。

  “尤其是上周张家港行、宁波银行、贵阳银行的几笔再融资都顺利过会,应该不至于一周后就变化那么大。”一位上市银行再融资部门负责人也表示“看不明白”。

  “在整个银行业监管都趋严的情况下,上市银行再融资审核严格是正常的,之前过会的几家银行在发审会上也被问了不少问题,但未见延后或者否决的,但有的会在过会后晚些时间拿批文,整体还是不断在审核。”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保代认为。

  类似南京银行,定增被否决后需要多久才能再次提出再融资方案?多位券商保代对记者表示,证监会对此并未有相关要求或者规定限制,“有规定的是再融资成功后,定增、配股等再融资方式有时间限制”。

  猜测三:可转债优于定增?

  这里的可转债优于定增,并非是指融资方式的优劣,而是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5月再融资新规后,与定增相比,可转债更受上市公司甚至监管层欢迎。

  去年5月以来,不少上市公司放弃定增项目,转而发行可转债,可转债逐步替代定增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工具。

  “对于一般上市企业而言,确实如此,但金融机构有一些特有属性。”前述大型券商投行保代说,“以银行为例,再融资目的是补充资本,这种资本补充需求,是根据银行自身的资本结构、时间要求来进行的,这就需要平衡,即使监管层鼓励可转债,对于当下有核心资本缺口的银行而言,也只能通过定增来完成核心资本补充。”

  “简单地说,有核心资本缺口,又比较急的,可能就得选定增,不急的就可以选可转债慢慢转股补充资本,缺一级资本就可以发优先股,缺二级资本就发二级资本债,非标回表、MPA考核、资产质量变化等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融资决策。”前述上市银行再融资部门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南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09%、9.41%和12.79%。而按照过渡期内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需在2018年底前分别达到7.5%、8.5%和10.5%。

  猜测四:倒逼内源资本补充?

  也有银行业人士表示,从限制异地分支机构,到规范同业业务发展,到放慢再融资及IPO脚步,都在指向限制中小银行规模过快增长,从而倒逼内源资本补充。

  “这个我们确实不清楚,是否这样一种导向会与这件事情有关,确实可以看到很多银行都放慢了脚步,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压缩同业资产负债,压缩非标和表外业务,但我们也和其他银行聊过,少数银行光靠利润留存增长可能还能支撑,但没办法解决以后的发展需要,非标回表之后重资产增加,对资本也是个压力,内生性增长还是不太够。”一位股份行资产负债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

  以南京银行为例,董事长胡昇荣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穿透式管理等“严监管”政策使得资本越来越重要,长远来看,现在如果能够把资本做实并保持稳定增长,对银行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按照胡昇荣描述的资本集约化使用规划,南京银行当年利润留存转增的部分用于基本平衡当年业务规模增长的需要,主动运用资本来约束该行的资产规模增长;定向增发补充的核心资本将用于提升资本充足率,并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总的原则是,一要保持相对较高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二要保持我们对下一步对外投资或自身资本消耗要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弹性空间。”胡昇荣表示。

  猜测五:南京银行自身原因?

  除了对行业监管政策变化或导向的猜测,也有业内人士将未过会归结为银行自身的原因。从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罚单、诉讼、资产结构三个方面。

  首先是罚单。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定增方案被否决可能与南京银行镇江分行在年初收到的3230万元地方银监局罚单有关。据了解,此次被处罚涉及的案件,属于邮储银行票据案中的一部分,该案涉及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不过有地方银监人士对记者表示,将这个罚单和定增被否联系到一起,其实有些牵强。“一是这两年大部分银行都收到过罚单,严监管之下, 这是行业较为普遍现象;二是罚单金额在整个案件中占比不大,与其他几个银行业的大案相比金额也不高;三是年初处罚应该不会对当下的融资行为带来影响” 。

  其次是诉讼。根据该行1月初对证监会反馈意见的回复内容,截至当时,南京银行尚未了结的涉诉金额超过3000万元、作为原告的案件共计16宗,合计涉诉金额12.12亿元,占该行截至2017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的1.83%。

  不过南京银行认为,前述诉讼均为该行正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纠纷,该行已针对上述涉诉贷款依据其风险特征进行五级分类并相应计提减值损失,或已对上述部分贷款进行全额核销,上述诉讼不会对发行人财务状况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第三是资产结构的问题,有投资者质疑该行债券投资规模较大,用于实体经济的贷款偏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贷款总额达4361.19亿元,较年初增长12.13%,增幅明显高于资产增速,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为36.54%。

  “这个占比确实不算高,但还算是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南京银行的资金业务确实是个特色,也被市场认为是这轮金融去杠杆周期下压力比较大的银行之一,但去年开始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还可以,非标的增速在下降,债券投资的比重也算是一个业内平均水平,所以因为这个原因被否决也是有些牵强。”一位华东地区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轻资本转型方向确定

  南京银行今日披露的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96亿元,实现净利润59.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2%、17.1%。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多位内部人士在转发业绩快报时表示,“坚定走轻资本低消耗内生质量型发展的道路”。

  在这之前,该行2017年年报中也提及“轻资本转型”,董事长胡昇荣今年5月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南京银行的轻资本转型:

  一是重点发展交易银行业务,这块业务基本不消耗资本,同时能带来大量基础客户及低成本资金,但对科技、产品的要求也较高;

  二是发展资产托管业务,希望能在不消耗资本的情况下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也能带来负债;

  此外,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对资本的消耗也比较低,这对产品研发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客户渠道服务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我们也需要学习。

  按照计划,该行将在8月8日进行现金分红,每10股派现3.45元(税前),并在次日公布完整半年报。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