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治国胡云龙股票博客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阳:全力出击 打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攻坚战

网络整理 2017-03-10 最新信息

  近日,南明区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全区将围绕“高一格扶贫,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工作定位,全范围多领域集中发力,全力打好今年的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攻坚战,用三年时间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现代化。

  同时,全区将把对口帮扶普安县、长顺县鼓扬镇和修文县,作为“分内事”和“家里事”,强化政治责任,加大投入力度,以更实的举措系统谋划好对口帮扶,努力为全省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作出贡献。

  A

  六大抓手 助力高一格脱贫

  完善一批乡村规划。全区将坚持规划引领,立足长远和永乐乡实际,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特别是将污水处理、管网收集、供水改造等制约永乐乡发展现状的生态因素写入规划,以优先启动永乐乡生态环境保护、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来综合带动可实施的产业和可增收的项目落地,打好“生态牌”,种好“规划树”,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一批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永乐水塘村“桃花坞”项目为样板,推进永乐“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完成水塘村“桃花坞”项目周边立面整治和项目打造,力争明年初永乐“桃花坞”项目启动运行,同时,年内完成5个村的美丽乡村规划,用4年时间将永乐乡建成“一村一特色、村村有亮点”的旅游文化产业镇。

  打造一批产业平台。依托“富源居大数据电商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企业,打造一批电商平台,用大数据的手段,将农民个体有效的组织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农业合作社平台,推广“合作社农户 超市网络”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模式,实现生产、销售的一条化,力争在2017年建立4个合作社样板,发展2家农村电商企业,在10家超市开辟10个永乐特色果蔬销售专柜,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途径。

  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整合“一事一议”资金和扶贫基金,建立项目库、逐年推进,2017年将投入4722.33万元,改造8条乡镇道路,建设2个饮水工程,解决3300人饮水和灌溉问题,实施4个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用三年时间使全区三个乡的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

  发展一批集体经济。在永乐乡发展2个、后巢乡与云关乡各发展1个被征地拆迁的村,大力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通过整合村民拆迁征地补偿闲置资金和盘活农村集体资源,选好一批创业致富能力强的带头人,做好一批农民参股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低收入群众快速致富。

  采取一批政策兜底措施,投入3609万元,完成2个卫生院提升打造,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投入1500万元,改造3所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交流培训200名农村教师,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开展全区农村学生普查,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坚决防止因贫失学;实施为农村困难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计划,设立贫困家庭大学生专项补助基金,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108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群众开展免费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及自主创业奖补等就业创业帮扶,对农村零转业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保持动态为零。

  B

  三项举措 抓实对口帮扶

  促成一批产业合作项目。推动普安县与老干妈公司达成农产品战略合作协议,将普安县打造成老干妈公司主要原材料供应基地;选择普安县红星村作为南明区产业帮扶的重点单位,大力扶持红星村发展产业项目,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引导区内外一批有搬迁意向的企业到长顺县鼓扬镇落户,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引入企业与修文县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景区。

  搭建一批销售平台。依托富源居电商聚集区和太升茶叶市场等销售平台,帮助普安销售特色农副产品;促成省农产品商会、区内大型超市与普安县、长顺县鼓扬镇分别达成合作,在超市设立绿壳鸡蛋等农特产品专柜,拓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发挥区内“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颐高集团贵州总部、北斗众创空间等多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作用,为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培养一批创业人才;

  实施一批扶智工程。与普安县、长顺县各2所学校结成教育帮扶对子,互派教师交流;组织普安县、长顺县20名教师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培训,接收20名普安县、长顺县教师到南明区优质学校跟岗学习,组织区内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到普安县、长顺县开展3次以上送教活动,帮助当地培养师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组织爱心人士对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C

  多重保障 确保落到实处

  为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全区将落实“一把手”抓扶贫的领导机制,在区级层面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直部门为成员的“南明区高一格扶贫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的领导小组,采取“双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统筹调度全区扶贫攻坚工作;在乡建立由一个县级领导包保一个乡,县级包保领导与乡党政“一把手”担扶贫工作同责,同步进行考核的工作机制,强化对乡扶贫工作的统筹指导;在村建立一个区直部门负责一个村的扶贫工作机制,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大大”,发挥好第一大大的领头作用;并建立由一个科级干部负责一个低收入户的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强化对低收入农户的精准帮扶。同时,对全区的扶贫攻坚工作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督查,每个季度首月上旬对上一季度全区扶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形成季度通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通讯员 罗云霄 来源:贵阳日报)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