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腾讯和董小姐左立在线收听酷狗AI的“约会”终于被曝光了|腾讯|人工智能_科技

网络整理 2017-06-26 最新信息

  来源:IT时报

  腾讯云首度公布其AI战略,宣布通过“智能云”进军人工智能领域

  ■IT时报记者 章蔚玮

  一直保持低调的腾讯人工智能研究,终于在近日揭开了神秘面纱。6月21日,深圳,腾讯云首度公布其AI战略——通过“智能云”,在传统云计算的结构上建立服务层,开放腾讯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三大能力,正式拉开了腾讯加入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新格局。

  从图像、语音、视频“开动脑筋”

  在人工智能浪潮冲击下,腾讯作为互联网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动向一直备受关注。去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曾低调公布在其内部已经成立名为AI lab的实验室,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仅限于微信、QQ等内部产品的应用测试。时隔一年,腾讯向外正式开放其人工智能技术。过去一年,腾讯研发团队加快了在物流、金融、交通、医疗领域内人工智能技术的试点应用。

  去年,腾讯云与顺丰悄然在人工智能领域内达成合作,由腾讯云提供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结合顺丰对千万条地址库信息的解析和算法能力,目前双方已解决了“手写运单智能录入”的困境——人工智能OCR识别技术能对运单进行图像解析并转换成文字,如今这套技术对上千个常用汉字识别的准确率超过70%,系统对潦草字体的识别可做到比人眼识别更准确。目前,这套人工智能技术3小时可以处理2000万张订单,取代顺丰8000名输单员,未来有能力成为新一代AI“录入员”。类似图像识别技术已陆续应用于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名片等证件识别中。

  据悉,图像、语音、视频将是腾讯推进人工智能的三大布局重点。据腾讯介绍,他们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试点运用于医疗、无人驾驶、智慧建筑、庭审现场、电子发票、金融保险的智能定价和理赔等几十个领域。其中,在医疗领域,让人工智能系统读取大量病患CT图像,形成深度学习认知,已可做到辅助医生排查肺癌患病率,目前确诊率达63%,排除肺癌准确率达78%,超过普通医生的平均水平。

  对于目前AI 领域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人机交互”,腾讯AI Lab主任、机器学习专家张潼表示,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对真实世界产生理解的确是AI技术中最核心的难题,目前腾讯正着手进行NLP自然语言处理服务的研究,依托腾讯20亿的用户画像,为服务机器人提供“大脑”,对相关智能机器模型进行实时训练,每15分钟完成一次数据更新。  

  加速部署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的成熟离不开云的发展,而腾讯在“云”后方的数据中心储备早已展开。“未来全球传统数据中心的份额会下跌,而更多将转向云形态的数据中心。去年这个份额接近50%对50%,我们相信今年或明年,云的比例会超越传统的数据中心。”马化腾提出,未来的竞争会是“云”的竞争,云会成为继“电能”后新的信息能源。

  据了解, 2007年腾讯开始在全国布局数据中心建设,目前在国内各家互联网企业中,拥有服务器数量最多,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数据中心的竞争现在才刚开始,“在中国BAT三家加起来,我们的服务器台数还达不到亚马逊的一半。未来随着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服务器的需求会出现井喷。”

  目前,腾讯数据中心集中建立在北上广地区,为降低能耗,着手试点三联供(非煤炭发电)的环保节能技术。以新落成的腾讯上海数据中心为例,运行6个月至今,来自三联供环保技术的电源超过整体供电量的20%,比标准电费节省25%。类似的标准一旦开放,整个产业链成本有望降低。

  国内的数据中心从东南沿海发达一带城市往西南能源价格更低的区域发展是大趋势,包括煤矿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水资源充沛的贵州,风电资源充足的新疆沙漠地带都将成为大型数据中心落户的候选地。近两年来,腾讯将目光集中在贵州,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实验室,建设除了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外,如何解决边远地区的网速是关键,“会通过上下游分工的模式和运营商一起去推动是网络环境的建设。”腾讯数据中心负责人钟远河判断,三年后偏远地区的数据中心规模就会发展起来,原来在上海上网比贵阳要快,但这样的差距正在慢慢变小。尽管不愿透露具体数据,但很显然,腾讯在偏远地区的数据中心正在悄然部署中。

Tags:腾讯   人工智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