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贵阳出台行动方案 进一步加强大扶绝世唐门漫画人物图贫攻坚“春季攻势”

网络整理 2017-03-09 最新信息

  本报讯近日,我市出台进一步加强2017年大扶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方案,更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更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更有效解决当前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行动时间为2月至4月,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与推进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易地搬迁扶贫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抓早,争取工作主动,坚决打好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两场硬仗和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等攻坚仗,为2017年全市“高一格”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再战告捷夯实基础。

  多领域全面发力 落实好“春季攻势”

  全面推进20个特别困难村定点包干扶贫解困工作。按照贵阳市特别困难村扶贫解困定点包干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有序推进落实,3月31日前编制完成20个村扶贫攻坚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筹措方案,4月30日前全面启动20个村的项目建设。

  全面启动2017年易地搬迁扶贫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共3个安置点,涉及2042人,其中清镇市1个点、安置366人,修文县1个点、安置375人,开阳县1个点、安置1301人。

  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完成新增2万亩特色精品水果(干果)、中药材和茶叶基地建设;完成53万亩生态蔬菜播种,新增11万头(羽)畜牧养殖存栏,特色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70亿元;完成新增第三产业服务从业人员3万人;完成贵阳北部农产品电商物流园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在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贵阳数字化禽蛋物流中心及全市21个惠民生鲜超市、20个大中型综合超市,设立贵州省绿色农产品销售专区(柜);编制出台2017年77个惠民生鲜超市建设方案,完成选址方案,力争第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制定“一县一品”电商扶贫农产品孵化计划,确定10至20个系列农产品电商扶贫推广目录;构建“贵州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销售网络;完善产业扶贫招商引资项目库;承接全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设立200亿元的贵阳市脱贫攻坚基金;用好30亿元“菜篮子”工程流通产业发展基金。

  全面精准推进教育扶贫。认真落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和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等资助政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阻断贫困代际传递。4月30日前,完成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对象扶持政策落实。

  全面精准推进医疗健康扶贫。落实医疗健康精准扶贫资助对象扶持政策,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3月15日前,建立低收入困难群体电子健康档案。

  全面精准推进旅游扶贫。以农业嘉年华等活动载体为抓手,进一步打造乡愁贵州、桃园八寨等乡村旅游点,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态的服务技能培训,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致富意识和致富技能。

  全面完成市、区(市、县)、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到所帮扶的乡村蹲点调研工作。

  全面完成市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驻筑部队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农户回访工作。

  全面精准推进“兜底”扶贫。按照“高一格”扶贫要求,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衔接实施方案;完成201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年度提标报批工作;4月30日前,按新标准兑现1至3月份最低生活保障金。

  多方面强化落实 保障好“春季攻势”

  强化组织领导,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班、明确专人、制定专案,细化目标任务,保证工作有序推进。

  强化责任落实,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继续选好用好第一大大和驻村工作队,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强化群众发动,加大力度做好对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组织工作,把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引导低收入困难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增收致富。

  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加强资金调度,加强资金监管,充分发挥民生监督、审计等监督作用,严查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

  强化氛围营造,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对工作不作为,影响整个行动推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曝光,发挥警示作用。

  强化统筹调度,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推进小镇建设与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推进农业“三变”改革与促进低收入困难群众稳定增收结合起来。

  强化督查考核,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有关成员单位,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各区(市、县)和市有关部门春季攻势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考核。

  强化工作纪律,打好大扶贫攻坚春季攻势战是对各级干部作风的一场大考。要完整理解精准脱贫要求,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弄虚作假,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本报记者 游红)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