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上海东站星海镖师84四季度全面开工 将形成四大客运站并发格局_上海

网络整理 2017-04-30 最新信息

  原标题:上海东站力争四季度全面开工

  上海东站

  北邻自贸区,南抵申嘉湖高速,距浦东机场约4公里,距迪士尼约10公里。力争今年四季度全面开工。建成后的上海东站站房面积将达60000平方米,有10座站台、22条线,主要办理沪通、沿江、沪乍杭方向的始发终到车,预计每日开行120对以上。上海东站还将与机场快线无缝并站,旅客能快速到达浦东机场、迪士尼乐园、中心城区及虹桥枢纽,成为可与虹桥比肩的浦东综合交通枢纽。

  4月16日,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上海首开直达川蓉的动卧高铁,全程不到13小时,睡一觉就到了成都。在当天首发的D952列车上,四川小伙张可很开心,“想想过去要40多小时,真是今非昔比了”。

  从火车站广场外彻夜等候的客流,到如今公交化运行的高铁使旅客基本实现随到随走;从过去春运拥挤的车票卖场,到现在购票指尖一点的便捷;从动辄数十小时旅程,到如今高铁X小时生活圈……这一切的发生正是在这10年之间。

  2007年1月28日,中国首趟动车组列车从上海南站驶出,白色的“和谐号”第一次飞驰在中华大地上。10年间,中国高铁从出生到茁壮成长为“国家名片”。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高铁在改变国人生活方式、改变时空距离同时,也成为“中国速度”的代名词,走向世界。

  如今,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高铁网络最密集完善的区域。上海高铁建设速度依然不减,仅今年就将有沪苏湖铁路、沪通铁路Ⅱ期等12项工程开工,总投资近2800亿元。

  仍在快马加鞭中全速“奔跑”的上海高铁,还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想象与改变?上海铁路局局长郭竹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作了展望。

  速度快了,改变的又何止是时空距离

  我们为什么要造高铁?

  这个问题,邓小平曾回答过:“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需要跑”。

  真就像在“跑”。2008年春节前的一场雨雪冰冻灾害,数百万人滞留广州,成为中国春运矛盾的最突出写照,郭竹学时任广铁集团总经理,至今对那一幕印象深刻。“没见过春运,就不会懂得中国。当时,问题主要是社会需求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大城市、信息传递闭塞,最根本的是铁路运能运力不足。”

  短短1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高铁密度已全球领先,平均1分多钟就有一趟高铁列车驶离或到达上海,开行方向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高铁使铁路运能大幅提升,使铁路随市场需要调整成为可能,也为经济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与之相配的网络、实名制则解决了售票、倒票问题。”郭竹学说。

  2007年,上海铁路局全年发送旅客2.23亿人次,此后每年以10%高速增长,至2016年已增至5.66亿人次,约占全国铁路客发量五分之一。高铁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上海到南京从3小时到1小时;到北京从1天1夜到5小时直达;到贵阳从两天到9小时……下转2版

  如今上海铁路局开行的高铁动车一日可达的省市自治区已有21个。

  有些影响,并不显而易见,却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高铁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迅速涌动,沿高铁线路出现的产业发展和分工,让区域内许多二三线城市实现了“弯道超车”,上海等枢纽城市功能也随之纾解;铁路产业链涵盖基建、车辆、运营维护等,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最终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

  郭竹学说,上海最典型的莫过于虹桥,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立的虹桥商务区,已成为通过土地综合开发提升城市产业结构的最好案例,成为带动上海经济发展转型、促进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助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

1 2 下一页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