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银行行业:新会计准则提高金融工具分类准确性,预期损失法下拨备计提预计川原洋子提升_行业研究_财经

网络整理 2017-04-13 最新信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现行会计准则下的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凸显。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7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财政部借鉴IFRS9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需要,修订了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和境外上市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准则的主要修订内容涉及: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和减值会计改为“预期损失法” 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1)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减少金融资产类别,提高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2)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以更加及时、足额地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揭示和防控金融资产信用风险;(3)修订套期会计相关规定,使套期会计更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除此之外,新准则还在一些方面作了调整和完善。 新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银行持有的绝大部分资产均属于金融资产,新准则的变化对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非标投资预计将归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银行的会计科目系统也要随着金融资产分类的改变而重构。部分金融资产的结构不清晰,很难直接简单对应分类。例如非标投资,将需要根据基础资产来进行分类。(2)拨备预计将上升,对净利润负面影响相对有限。在新准则下,需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基数变大且引入了“预期信用损失”的概念,尤其是非标投资目前拨备计提一般较低。这些都将导致拨备较现行准则出现提升,但提高幅度可能相对有限。原因有三点,首先,新准则减值会计的处理与目前监管要求银行计提一般准备(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二者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银行的“顺周期”问题;其次,部分商业银行已经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替代了权重法,内部评级法与新准则关于预期损失的计量十分接近,适当调整后二者即可衔接;最后,鉴于上市银行现有的资本补充压力,新准则更大的意义在于促进银行业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3)金融资产信用成本上升,定价将受到有限的向上影响。新准则下,部分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会提高,导致银行持有这些资产的信用成本也相应地提高。但是由于银行的资产定价中已经考虑了预期的风险。新准则只是要求银行提前客观反映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因此新准则预计对银行资产定价影响有限。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MPA考核趋严,金融去杠杆持续,银行基本面企稳回升,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我们维持对行业的买入评级,推荐政策风险较低、资金充裕且估值相对便宜的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继续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次新股中建议关注贵阳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风险提示:1、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2、资产质量大幅恶化;3、政策和改革力度不达预期。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