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胖头鱼 胖头鱼比喻什么人

网络整理 2023-09-27 最新信息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胖头鱼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胖头鱼比喻什么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胖头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2. 胖头鱼学名叫什么
  3. 胖头鱼有什么害处
  4. 胖头鱼又叫什么鱼
  5. 胖头鱼是什么鱼

胖头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胖头鱼是淡水鱼。

胖头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鳙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

一、栖息环境

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淡水区域的中上层。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

二、生活习性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

食物: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

三、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分布水域范围很广,在中国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淡水流域都有。

四、养殖技术

1、养殖模式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氏唤的生长速度。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应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2、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1)、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2)、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3)、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4)、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5)、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3、水质调控

调节水质有三大功能:

一是改良水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发挥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养殖动芹晌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

二是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持和营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嫌核锋能够长期保持水质的稳定,达到水肥、稳定从而有利于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同时也可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扩大饵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防病。养殖水体中施放了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其不仅竞争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中微生态菌群的生态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还可以产生含有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反激反应,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4、食料使用

(1)、食性分析

过去在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根据对鳙鱼的食性研究表明,必须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来培养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腐殖质,在水体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时,把有机肥中的腐殖质作为花鲢的主要饵料。而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隐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肥料使用

原理:通过向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及生物复合肥料等,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鳙鱼的产量。

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原始有机肥营养全面,有效成分低,肥效缓慢,限制鱼产量。无机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短,成分单一,主要培养小型绿藻和蓝藻,利于鲢的生长,对鳙鱼养殖效果不理想。将传统有机肥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与无机肥适量地混合制成的现代渔用生物有机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质、肽类、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等。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也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鳙鱼喜食的浮游生物,为鳙鱼的高产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5、病害防治

(1)、疾病防控

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鱼病一般在“大麦黄,白露心”易发病,一个是水温逐渐上升,另一个是水温逐渐下降。这两个季节是鱼病的流行高峰季节,要提前预防。防病采用先杀虫,后灭菌的方法。以目检或显微镜诊断鱼病,对症下药。

A、寄生虫病:每年4-5月杀虫一次,大量用有机肥的水体在7-8月份杀一次虫,大水面常见的寄生虫病有:

a、中华鳋病:其症状是虫卵或虫体寄生在鱼的鳃部,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膨大水肿、苍白、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体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常露出水面,俗称“翘尾病”,最后消瘦,窒息而死。主要用阿维菌素或菊酯类药物防治。

b、锚头鳋病:其症状是病鱼体表可见大型虫体,寄生处充血发红,烦躁不安,食欲不旺,继而鱼体消瘦而亡。主要用阿维菌素或菊酯类药物防治。

B、暴发性出血病:症状是眼球突出、充血;体表充血发红。分两种:

a、原发性出血病:只需杀菌。

b、继发性出血病:先是底层鱼死亡,下层理化指标严重超标,继而出现大面积死亡。先杀虫,后根据情况杀菌、调水。

胖头鱼学名叫什么

鳙鱼

“肥头鱼”的学名是鳙鱼。它们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鱼类,被称为“淡水中的清道夫”。它们是中国四大名鱼之一。鳙鱼在我国的淡水河湖中基本都能见到,而且因为人们喜欢,鳙鱼在我国的淡水鱼养殖中也有很大的经济价值。鳙鱼(学名:鳙鱼)是鲤科、鳙信镇鱼属的鱼类。身体长,侧面扁平,腹肋从腹鳍基部开始,至肛门前部。又大又圆。这个吻又宽又直。位于头侧中轴的下方。口位时,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微微突出。鳃窄而细,但不滑察粗相连,有400多个鳃。身体非常圆润;完没碧成侧线,侧线刻度91~ 108。每只鳍无硬棘,背鳍有软条3(无分支软条)+7(有分支软条);臀鳍3(无分支软条)+12~ 13(有分支软条),腹鳍1(无分支软条)+8(有分支软条)。咽齿只有一排,有4~ 4个齿型,扁平扁平,齿面宽,有细颗粒状突起。体背侧为灰色略带金色,腹侧为银白色;侧面有很多不规则的黑点。每个鳍是灰白色的,上面有许多小黑点。[1]

生活在河流中上层、平缓河湾、湖泊、水库,幼鱼和成熟个体鱼一般生长在长江沿岸湖泊及附属水体,为暖水性鱼类。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5~ 30℃,能适应肥沃的水环境。温柔慢热。从鱼苗到成体阶段,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也吃浮游植物,是典型的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原产中国。在我国分布广泛,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流域我国东部的河流、湖泊、水库,但黄河以北水体数量较少,东北和西部地区均为人工洄游养殖种类。

胖头鱼有什么害处

胖头鱼不宜食用过多,否则容易引发疮疥。

1、胖头鱼性偏温,热病及有内热者、荨麻疹、癣病者、瘙痒性皮培知肤病应忌食,食用过多容易引发疮疥。

2、胖头鱼胆性味苦、寒,有毒,用以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但降敏让压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桥中局非常接近,故临床上使用需要慎重。

胖头鱼又叫什么鱼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有叫雄鱼。

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裂配带、池塘里。多分布在淡水区域的中上层。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肆芦物,也吃部分浮游植卖卜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生长迅速,最大个体可达4千克。

胖头鱼是什么鱼

胖头鱼即鳙鱼,是鳙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它生长迅速,3龄鱼可达4-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疾病少,易饲养,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我国重要经济鱼类。

拓展资料:

胖头鱼的分布:分布水域很广,从南方到北方几乎全中国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对于水质有清洁作用,一般鱼池、水库多于其它鱼类一起混养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胖头鱼的习性:鳙鱼性孝陆温驯,不爱跳跃,行动较迟缓。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滤巧桥顷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鳙鱼的鳃毛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为主,有时鱼虫小虾也照吞不误。

胖头鱼的形状: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消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胖头鱼的生长速度:比鲢鱼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公斤。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龄鱼可重达0.8-1公斤。性成熟年龄与草鱼相同或稍早。初成熟个体重在大部分地区需10公斤以上,但在两广地区,通常不足10公斤的亲鱼也可产卵。催产季节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态条件大致与鲢鱼相同。

胖头鱼怎么做好吃?

(一)胖头鱼炖豆腐

原料:胖头鱼、大豆腐、葱段、姜片、蒜末、干辣椒和香菜末;料酒、生抽、糖、醋、盐。

做法:

1、鱼洗净后切成几段,鱼头劈成两半,用料酒和盐拌匀腌制10-15分钟;豆腐切块。

2、锅热倒油,油温九成热时先煎鱼头,煎成金黄色时盛出,再煎其它鱼段。煎好后把鱼头再放回锅内。

3、放入料酒、生抽、葱姜蒜、干辣椒、糖醋盐,加水,倒入豆腐块(水要没过豆腐)。用大火烧开转中火炖。锅里汤剩下三分之一时,加香菜末出锅。

关于胖头鱼,胖头鱼比喻什么人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