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为什么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都是伟大的诗人,而苏轼却只有偶尔才称得上是伟大的诗人?”
最近,这个说法频频出现在网络上,乍一看就让人觉得迷惑: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以及苏轼都是中国历史上堪称顶尖的文学家,为何在前四位都被定义成伟大的时候,苏轼却只能是偶尔伟大?

话剧中的李白
那么,这个说法究竟出自于哪里呢?为什么这么说?这个判断真的靠谱吗?笔者追根溯源,了解到这是中文系一些老师偶尔提及的一个说法,像华中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戴建业老师就曾在课堂上提到:
“我们中国能够称为great(伟大)的有这么几个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偶尔也把苏轼称为伟大的诗人。”
可见,此说法并不是网友杜撰,而是有所依据的,那么,为何苏轼同为中国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在屈原李杜能毫不疑问被称为伟大诗人的时候,他却只能被偶尔提及?
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推断,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一、诗和词代表了不同领域
中国诗词虽常常被一同提及,但诗和词却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们并不是同一个领域,尤其在苏轼“以诗为词”之前。
诗一向是言志载道,而词最初多是流行歌词,是用来配乐演唱,表达一些婉转的情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对诗词做了区分:“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词是宋代才正式发展为规模的,虽然李白亦有词作名世,但主要成就还是在诗歌。屈原、陶渊明、杜甫皆是如此;苏轼的诗名也甚好,但宋诗虽开辟了不同于唐诗的审美路径,但依然越不过唐诗这座高峰,因此苏轼的诗与唐诗相比,知名度还是弱一些的,再者,苏轼的主要成就就在词上,因此苏轼和前面几位大文学家相比,在诗名上自然居于下风。

话剧中的杜甫
(一)以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诗的开拓
屈原的骚体虽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古体诗和律诗,但也是广义诗的一种,既是骚体赋屈原的骚体虽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古体诗和律诗,但也是广义诗的一种,既是骚体赋的前身,亦是七言诗的前身,屈原、李白、杜甫都是诗体成就的高峰,而且对诗的发展都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屈原的《离骚》,变《诗经》的四言为主而扩展为七言。《诗经》中多是“蒹葭苍苍”等四言诗句,杂以其他字数,而《离骚》则已经多为七言,如“沅(yuan)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诗是几言呢?正是七言!
而且屈原还开创了诗人的浪漫主义传统,《离骚》更是游仙诗的源头,且屈原的“九死而其未悔”的坚韧和悲壮,更是开启了中国千古以来的文人传统。
所以说到屈原,必定冠以其“伟大诗人”的头衔,毫无疑问。

话剧中的屈原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甚至有人直接将他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而不是“之一”,因为他代表了诗人诗作“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而这两个词,一直是中国文化历来最高的审美追求。
而李白和杜甫则更不必说了,我们大家都熟知他们的成就。唐代诗人的高峰代表,李白诗歌清新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他们一个代表了唐王朝的蓬勃风发,一个代表了唐由盛转衰之时知识分子深重的家国荣辱观和爱国热情。这两人被称为伟大诗人亦是当之无愧。
(二)苏轼的定位——伟大的词人
而苏轼,我们提到这个名字会首先想到什么呢?是诗人吗?不。
想到苏轼首先想起来的自然是他的词。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他开创了豪放词风,算得上是“以诗为词”的第一人。他破天荒地将言志传统用词表达出来,颠覆了时人的观念,甚至招致了中国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大力批评。
而且苏轼的豪放词作往往揽进千古风流,既能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又能不困囿于愁意之中,而且他天生性格豁达,能够自我疏解,这体现在他的词作中,自然也使得他的词作有铺面而来的放达之感。
因此,提到苏轼,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伟大的词人。
或者联系上苏轼其他领域的成就,我们也经常称苏轼为:伟大的文人。毕竟苏轼诗词文画无所不通,而皆有不凡成就,以“文人”总称之也是十分恰当的。
诚然,宋诗研究自清朝后到现在,已经日益重要,宋诗的魅力也逐渐为人们所发掘。但终究,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是词,而诗的代表朝代永远是大唐。因此,纵然苏轼的诗亦有很高成就,但唐朝已经几乎把诗的所有题材所有情怀都说尽了,连苏轼也是学了以前的陶渊明和杜甫,因此在诗的领域,苏轼偶尔被称之为伟大,并不为过。这也并不影响我们对苏轼的喜爱,因此不用过于纠结。

话剧中的苏轼
二、文学全才对于单一领域成就的削弱
屈原的成就主要在《离骚》,陶渊明的成就主要在田园诗,或者也可以加个赋,李白和杜甫无疑成就主要在诗,这种文体的专业性使得人们很容易记住他们的这一突出成就。
而苏轼,既是词人,亦是诗人,既是散文家,又是书画家,而且都有相当成就。这就使得人们提到苏轼,总有种不知该将他归于何类的疑问。
他自己有言: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又曰:“辞达而已矣。”
这其实表明了他的一种态度,即他的创作讲究辞达,而他的天赋和悟性又使得他很容易达到这种境界,因此做什么都能有所成就,但这也导致了难以用某一个方面来概括他的成就。
因此,在和上述等人物对比的时候,他的这种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

话剧中的苏轼
三、我们用什么来定义“伟大”
一个人能被称为伟大,自然是要有开创性的,甚至独一无二的贡献,甚至要被称作“代天地立言”。
题中并称的几个人物,虽然都各有其贡献,但这种贡献却是不同的。前面我们都已经分析过,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在中国诗歌领域甚至中华精神领域都起过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作用,而苏轼,他的成就相比起来就要弱化一些。
他也遭受贬谪,也以他难得的乐观写下千古名篇《赤壁赋》以及许多令人动容的诗词,但在他之前,造贬谪的屈原,早已有“虽九死而其尤未悔”这样贯穿了中国千年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宣言,而陶渊明,也早已有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俱”的从容放达,简单来说,苏轼已经是在“拾人牙慧”,这是他在开创上的欠缺。
其实笔者认为这是时代使然,虽有巨人的肩膀可站,可能够开辟的领域早已被开辟过了,纵使苏轼天赋异禀,也难以再有古人所处的那个时机,这也是我们现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感怀的。

话剧中的苏轼
四、究竟该如何评价苏轼?
说苏轼不够伟大这个提法本身只是代表一部分人的一种观点,并不是说这个问题由什么学界大佬提出来,我们就得认为它一定对。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不管是在科学领域还是文学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知晓我们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以上的分析都是针对这个问题来解释和阐发的,并不能完全代表我自己的看法。其实在笔者看来,苏轼文有《赤壁赋》,诗有《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词有《念奴娇》,书有《黄州寒食诗帖》,画有《木石图》,哪个不是令人心生向往?
况且对于宋诗和词体的开拓,他的功劳又有何人能代替?更不用说他那令人敬佩和神况且对于宋诗和词体的开拓,他的功劳又有何人能代替?更不用说他那令人敬佩和神往的乐观旷达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高峰之代表。
因此,我自爱我的东坡,又何劳他人来评说呢?
本文作者:历来现实(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301299522987674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 搜索
-
- 1000℃地方债发行近一月呈现“缓放水”无限修仙 利率同比上行
- 1000℃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 1795个单位现风炫动漫场引才|机关|人才|贵州
- 1000℃银行行业动态跟踪报告:表内信贷吒府瞰蚂延续良好增势,表外融资增量下降__财经
- 1000℃贵州与香港青年企业家贵阳对话|贵州神话人物附身记|贵阳|香港
- 1000℃老干爹、阿里妈断剑之裔妈、雷碧、星巴客、八个核桃…居然都不是山寨!|雷碧|商标|核桃_科技
- 1000℃飞鹿股份斩获365betok.vip轨道交通大单|飞鹿股份|轨道交通|中标
- 1000℃傲世九重天顶点贵州省68个城投平台详尽数据挖掘|黔东南州_财经
- 1000℃中国人口大流动:3000个县abc房源网全景呈现|常住人口|人口|小学生_财经
- 1000℃40年光荣与梦想|专访李保唐:对侦查权要更加重视|渎职|渎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职侵权检察厅|最高检
- 999℃中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贵州范本”获国家验收组肯定|权包谷粑粑做法力|办公厅|政府
- 05-29出征前大将不断讨要封赏,部下劝他别太过分,大将说我这是在保命
- 05-29三国历史白看了!黄巾贼首根本不是张角!
- 05-28醉梦三国(番外六)关羽华容道放曹操,既非义气,也非诸葛亮安排
- 05-28“炎黄”是根据什么标准排列的座次?我们为何不叫“黄炎子孙”?
- 05-28常平通宝母钱 -- 朝鲜古代钱币
- 05-28项羽死后,刘邦立即杀了个恩人,赏了个仇人,换来汉朝400年江山
- 05-28此人是蜀国大将,独自北伐却神秘消失,百年后墓地最终在四川发现
- 05-28历史上的纪晓岚生平情况是什么样的,为何他墓里会坐着七个女子
- 05-28第一次,他对陈圆圆说:你不过是妓女,第二次却娶了另一妓女
- 05-28廉不言贫,勤不言劳,诚信对士兵左宗棠
- 标签列表
-
- 贵州 (983)
- 贵阳 (692)
- 大数据 (272)
- 历史 (266)
- 贵阳市 (219)
- 贵州省 (182)
- 高铁 (173)
- 旅游 (114)
- 重庆 (104)
- 清朝 (100)
- 不完美妈妈 (91)
- 成都 (90)
- 铁路 (87)
- 政府 (86)
- 明朝 (72)
- 经济 (68)
- 日本 (66)
- 列车 (64)
- 唐朝 (58)
- 恒大 (58)
- 中超 (58)
- 资源 (58)
- 大大 (57)
- 酒店 (56)
- 政治 (55)
- 曹操 (54)
- 旅客 (53)
- 扶贫 (52)
- 三国 (50)
- 交通 (49)
- 中国历史 (47)
- 贵阳银行 (47)
- 刘邦 (46)
- 文化 (46)
- 博会 (46)
- 茅台 (45)
- 九龙 (44)
- 盘螺 (44)
- 创业 (44)
- 房价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