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网络整理 2019-05-04 最新信息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袁世凯袁大人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物,他在晚清的历史上是一个很善于投机的人物。那么,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的时候,袁世凯是在与列强勾结还是设法曲线救国?他是否参加了同八国联军的作战。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八国联军与清廷官员一起处决义和团民

实事求是的说,当时,袁世凯和李鸿章 一样都是冒着违抗慈禧太后谕令的风险拒绝与八国联军作战的,也正是他们的拒绝作战,使得大清后来与八国联军和谈留下了余地,使得八国联军在惩办大清“战犯”的时候,把慈禧太后排除在“祸首”之外,也使得在当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打算。从这个情况看,投机的袁世凯和李鸿章一样都是有眼光的。关于这一点,慈禧太后后来也是对袁世凯、李鸿章等人心存感激的。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八国联军拘捕义和团民

至于说袁世凯的投机,他当然有这个政治智慧,要不然也不会后来做到民国大总统的高位。要说袁世凯投机,我们可以看看袁世凯的官场经历。

袁世凯,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1859年9月生。他出生之时,他的家乡袁家寨正处在强悍的捻军的猛烈攻击之下。然而,这个小生命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小袁世凯对来到这个世界格外兴奋,嗓门很大,哭声越来越响,直到捻军败走。对此,袁家寨的人们认为,是袁世凯的降生,给他们带来了好运气。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袁世凯像

袁世凯厕身军界是1881年的事,那一年,他带着家丁王成和乡邻赵贤国投奔淮军统领吴长庆。吴长庆(1834—1884),字筱轩,安徽庐江沙湖山人。其祖居之地离现在庐江城东南约二十余里,因其生前做过晚清提督,统兵一方,累建军功,死后清廷诏建专祠,谥“武壮”,乡人习惯称为“吴大帅”,至今如此,未见改口。吴长庆之父吴廷襄以文名见闻庐江,为当地有名乡绅,故在太平军乱清“祸害两江三省”之时,得以受命于清廷地方,办理庐江团练。吴长庆少年随侍其父左右,后来进入淮军系统,与袁家一门数人结下不解之缘。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祭天时的袁世凯

父辈们自然也希望袁世凯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袁世凯投身到吴长庆的军中,希望在军事上有番作为,因而,他奔走钻营。在吴长庆及其幕僚面前,一幅“谦仰自下”的样子。有时也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态,“作激昂慷慨之谈”。[1]这些都使吴长庆对其颇有好感。吴长庆见他对科考没兴趣,就让他去营务处帮办,从而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袁世凯在朝鲜以“监国”身份一呆就是12年,这历练了他的外交能力。袁世凯真正发达起来是维新变法中投靠慈禧太后,从此他成为慈禧太后宠信的一名地方大员。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1900,八国联军在皇城根砍杀的中国人尸横遍墙根。

从袁世凯的官场经历看,要说他投机是可能的,但是要说他与列强勾结,在当时也是不可能的。八国联军打过来了,袁世凯没有参战,他选择投机也是有原因的。在义和团这个落后的民间宗教组织发起“扶清灭洋”排除外国人的行动中,袁世凯根据慈禧太后的谕令对义和团民采取了镇压行动。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义和团民

本来,义和团扶清灭洋,慈禧太后也是想利用一下的,在她垂帘听政、废黜光绪帝的道路上,列强采取干涉的态度令她非常不满,所以,慈禧太后选择利用义和团的力量,与义和团结盟,共同对付洋人,围攻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但是,这个事情闹得太大了,在列强的压力下,慈禧太后让袁世凯对义和团采取镇压行动。原本义和团运动就是发源于山东地区的,袁世凯根本就不信义和团这个“刀枪不入”被神化了组织,就这样,袁世凯的手上沾满了无数拳民的鲜血,也让义和团跟袁世凯势不两立。基于这样的原因,袁世凯不可能抛弃前嫌,与义和团共同作战,共同对付八国联军。因为彼此的矛盾,袁世凯肯定担心义和团对他背后下黑手,况且当时的义和团勇扬言要诛杀光绪帝、诛杀李鸿章和袁世凯,这样的氛围下,他怎么会选择与义和团联合作战。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八国联军残杀中国同胞


当然,善于投机的袁世凯选择与南方的一些地方大佬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一样,采取了观望、旁观的态度。坐上山东头把交椅的袁世凯很清楚,自己手下这7000武卫右军,即便对他们扩编,训练,也干不过列强的长枪短炮。这样只能是自己的部下成为炮灰,所以他投入到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提出的东南互保阵营中来。所谓的东南互保,说白了也就是与列强合作,稳定东南各省的局势,不使义和团进入,破坏社会治安,不使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破坏。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南城墙

再者,袁世凯也明白,如果贸然率军去京津与列强作战,山东防务必然空虚,列强趁虚而入掏了老巢,那自己苦心经营的一亩三分地就将像天津北京一样沦为敌手。作战,有可能像甲午一样全军覆没,避战则可以保存实力。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旁观”,中国才没有被瓜分

1901年一位清高官即将就刑,德国兵监斩。

从庚子之乱的结局看,袁世凯的投机是正确的,但是他当时并没有与列强勾结。只是希望借助东南互保这一策略,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当时,荣禄的武卫中军、聂士成的前卫军、董福祥的武卫后军在作战中伤亡惨重,宋庆的武卫左军也是几乎全军覆灭,唯独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完好无损,他的投机为他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袁世凯与李鸿章等人的东南互保救了大清,使得列强最终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打算。

本文作者:作家李书纬(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09706775343975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袁世凯   李鸿章   中国历史   慈禧太后   吴长庆   历史   山东   天津   张之洞   宋庆   聂士成   朝鲜   荣禄   董福祥   政治   安徽   太平天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