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秦始皇与杨坚,谁的功绩大?

网络整理 2019-04-23 最新信息
秦始皇与杨坚,谁的功绩大?

漫谈秦始皇与杨坚,谁的功绩大?

编撰:赵一

都是结束了长期的大分裂,统一全国的伟大君主,那么谁的功绩更大呢?

有的人觉得,毫无疑问应该是秦始皇。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创立“皇帝”称号,是中国第一位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奴隶制走向封建制。可以说秦始皇的政策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但也有人会觉得秦始皇是沾了祖辈的光。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惠文王,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也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秦昭襄王,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长平之战,一战定江山,从此秦国再无敌手。

到了秦始皇,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秦始皇与杨坚,谁的功绩大?

杨坚,这位不为后世大肆宣扬的伟大君主,在统一的难度,统一的价值,都可与秦始皇一比!

杨坚东平北齐,称帝之后,北定突厥,南下陈朝和西梁,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其难度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杨坚是汉文化代表,掌权之后即恢复自己的汉姓。近三百年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使汉文化在北方已经损失殆尽。平定陈朝以后,把陈后主和文武官员、衣冠世族、百工杂技以及乘服、图藉与法物等,运送到隋朝首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运送的行列,前后达五百里。自晋室南渡后在江南保存两百多年的中国正统文物,至此重返北方,汉文化重归正统。

统一全国后,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恢复汉姓。

杨坚实行三省六部制,对加强中央集权有着重大用,一直沿用到清末。在选拔官员上,开科举,给贫民寒士凭真才实学入仕的机会,影响极其深远,也是一直沿用到清末。可见其先进性,而后的大唐王朝更是沿用了其大部分制度,故有唐承隋制之说。

隋朝中前期人口增长也是飞快。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462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其中在开皇九年(589年)南下平陈增50.0万,此时的全国户口700多万,平均年增长226,708户,可见其治国才能。

不过也有人会说,杨坚也是沾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光,因为北周武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北周已经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只可惜天妒英才,36岁就因病离世,如果多活20年,也许就没有隋唐了,当然这是后话。杨坚后来也是沿用了宇文邕制定的先北定突厥,后南平陈朝的统一方略,完成了一统大业。

秦始皇与杨坚,谁的功绩大?

只能说统一大业从来都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秦始皇身后有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秦孝公等。杨坚身后有北周武帝宇文邕,鲜卑英雄宇文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前秦苻坚等。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应该被历史铭记。

小编实在不知两位伟大君主谁的功绩更大,不知各位怎么看?

本文作者:中国乡村美文(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297456216807886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秦始皇   隋文帝   宇文泰   秦昭襄王   隋朝   秦孝公   大业   周武帝   秦惠文王   隋炀帝   北周   魏孝文帝   商鞅   历史   唐朝   匈奴   北齐   西魏   东平   陈后主   百越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