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神奇女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侠老干妈|贵州_财经

网络整理 2018-10-01 最新信息

来源:Top人物(toprenwu)

作者:洋平

“老干妈”又派人出来澄清了:没有上市计划,没有公司高层说过。

近日,深交所副总经理王红一行来到贵州,赴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与之一起的还有贵州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

这期间,王红表示欢迎贵州企业去深交所上市、发债,深交所将一如既往,为贵州企业在发行上市、发行公司债和ABS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老干妈上市传闻是定期重弹的老调,创始人陶华碧那句话就是不变的休止符:“我坚决不上市,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

在贵阳南明区云关村,老干妈厂房就夹在贵阳绕城高速和蓝海高速之间,由一条坑洼水泥路贯通,熏黑的白窗沿、蓝色玻璃幕墙、在高速上就能看到的巨大招牌、门口仔细盘查的保安,构成了这样一个封闭神秘的红色王国。

夏天的东南风,能把辣椒味道吹到十公里外的贵阳市区。

就是这么个生人勿近的地方,支撑了贵州这个贫困省的高速发展。

陶华碧,就是贵州人民的神奇女侠。

老干妈位于云关村的厂房

2017年的端午节,一个车队在贵州乡间被拦下了,一串奔驰宝马,簇拥着两辆劳斯莱斯,车牌号一辆是7777,一辆是8888,竟然都是贵A的连号车牌。交警见识多,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经过核实,交警发现,车牌没问题。

车里坐着的老太太叫陶华碧,另一个更广为人知名字是老干妈。这个车队是她少有的巨富身家的显露。

陶华碧极低调,对大多数媒体采访,都用身体不好、工作太忙,或是没文化说不好来挡了。在公开场合被记者围堵,也“坐得像一尊佛”,决计不开口。最难得的一段央视采访视频显示,老干妈住在厂区行政楼6层,每天7点起床,一日三餐不求大鱼大肉,只需要辣椒酱。她不喝饮料不喝茶,是为了保持灵敏味觉。偶尔儿子安排她出去旅游,不出两天她就提出要回厂里。

“老干妈”每天必看《新闻联播》,办公室里挂着一幅毛大大像。厂房的辣椒、灯笼,把这里渲染成红色。

就是这样一个老太太,拥有75亿元身家。有公开数据显示,近五年来,老干妈销售总收入超过200亿元,上缴各项税收近32亿元。在2015胡润贵州富豪排行榜中,陶华碧排名第三。

网上还流传着在美国监狱,老干妈辣椒酱成为硬通货的段子。老干妈辣椒酱被摆上韩国货架,售价折合人民币23元。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在英语世界被称作godmother的老干妈在中文互联网上则是国民女神,夹杂着家乡味道和让人脸红心跳的辣。瓶子上穿白围裙的陶华碧肖像,还出现在了卢正雨的电影《绝世高手》里,自带一圈圣母之光。

《绝世高手》里模仿老干妈的特效化妆

这模仿的是陶华碧年轻时候的证件照,眼神里流露着被贵州穷山恶水逼出来的拗劲儿。1989年,贵阳206地质队李会计的遗孀陶华碧,捡来半截砖、油毛毡和石棉瓦,在烈日下搭了一个小铺子,作实惠饭店,在贵阳到龙洞堡的一条街边卖起了凉粉。

最早的客人是附近的学生,一个名叫欧阳梓刚的男孩顽劣,陶华碧就老劝他,知道他家里困难,还给他免单。欧阳梓刚感动了,喊她干妈。渐渐的,周围人都称呼她老干妈。

凉粉生意一般,她自制的油豆豉辣椒酱连卖带送,倒是日日告罄。

1994年贵阳龙垌堡环城公路落成,龙洞堡占据了贵阳南环线的主干道。一时间来往的大货车多了起来,他们成了主要客户群体,卡车司机来吃一碗凉粉,还从两米高的驾驶座伸出手,要点老干妈自制的辣椒酱,这些用小塑料袋装起来的调味料,跟着大卡车传遍了云贵高原。

两年后,陶华碧把自己的作坊变成了工厂,租下云关村村委会两间平房,招来40个工人。大儿子李贵山设计了瓶贴,用上了陶华碧那张著名的肖像。

欧阳梓刚一度憋着劲,想报答陶华碧。等他终于成为一家茶叶厂副经理,还当上贵州长顺县政协委员时,“老干妈”早已不需要任何照应,销售量疯涨。

老干妈辣酱一瓶只卖8元钱,就着馒头就是一顿酣畅的午饭,它被装在农民工的包袱里,走向全国。

1998年开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也掀起了进城务工的高峰,据统计,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重庆、贵州等中西部省份。2002这一年,上述9个省份的跨省流动就业劳动力之和占全国总量的81%。其中大多省份,都有吃辣的习惯。

“老干妈”首先派出营销人员前去广州调研。

21世纪初的广州发展一马当先,务工人员云集。广式菜清淡悠长,需要辣子刺激。外来务工人员爱吃辣,老干妈成为带得走的家乡味。蔓延开来,广东人也有爱吃辣的了。

老干妈首先在广州市场取得销量爆发,继而逐渐实现全国扩张。那时候,有数据显示,8块钱一瓶的辣酱,每天卖出130万瓶,一年用1.3万吨辣椒,1.7万吨大豆,光2013年这一年的销售额就达40亿元,15年间产值增长了74倍。 

相比进城务工人员,早期的卡车司机算得上高收入人群,只要能吃苦,收入是有保障的。这个能吃苦不仅包括了经受舟车劳顿,也有不断应付的三餐,方便面,或者老干妈配馒头。

老干妈产量暴涨,卡车司机们不仅有老干妈下饭,也因为老干妈而得到了大量的运货单。有货运行业创业者发现,在贵州,一到老干妈集中出货的时候,全国到贵州的运价都会降低。

老干妈一年的用油量是15万吨,意味着需要大约5000辆油罐车。事实上,每天至少有10辆油罐车会从全国各地拉来菜籽油。还有四万吨辣椒,沿着遵义、新疆、河南的高速驰来。2018年1月,老干妈企业董事长秘书介绍,老干妈辣椒制品的日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0万瓶。

高速公路成了四通八达的好肠胃,一点点消化着这巨大的产量。

陶华碧在2014年两会上

有个四川人坐不住了。

2013年,在成都东北部的传化物流基地,四川人戴文建租了一间办公室和一个小门店,向货主和司机推介他的APP——货车帮,试图通过互联网对接车货两端,改善物流成本和效率。

在这个四川最大的公路物流港中心,每天都有上千台大货车、上万名司机进出,五个展厅分隔成数百个格子间,空气里飘着油气味和货物之间撞出来的尘土。

在城际整车运输市场,价格浮动巨大,戴文建想做的就是一个透明的、有标准的信息平台。

2014年,货车帮再次搬家,落户贵阳,成立了贵阳货车帮。在茅台和老干妈之后,货车帮也成了贵阳市民津津乐道的创业故事。

贵阳一直是中国西南的物流中心,这一年,全省最大的公路港“马上到国际云服务物流园”投入使用。“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贵州在搞大数据。”这是戴文建落户贵州的另一个理由。

老干妈对贵阳推行的大数据也显出好感,2016年,老干妈投入了700万元定制了一套运营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对爆款产品和经销商的分析、原材料价格监控等模块,来优化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成品销售等环节。

公司早已引入了现代化生产线,日生产超过300万瓶,而辣酱口味的研发团队则多达100人,开发出了24个口味。

在产品之外,陶华碧贯彻了一套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不贷款,不上市,不融资,只深耕在自己的调味料行业。对经销商也从来是拿到现钱再发货。“我不来欠你的钱,你也别欠我的。”为此,“老干妈”一直有着强大的现金流。

对待政府,陶华碧总是不卑不亢的。早在开铺子时,她就能追打星期天号称上门检查的城管人员。曾经在一次纳税大户评选大会上,因税务部门少算了老干妈30万元,排名掉到了第二,陶华碧剽悍地骂:“你个狗日哩,给老子查清楚。”

最终让老干妈在互联网掀起舆论狂欢的,是留学生们。他们在社交网络捧老干妈做“宅男女神”,用这点味道慰藉乡情。在“屌丝文化”的自我解嘲中,老干妈成了网红。

陶华碧在两会上穿着皮草的照片也被疯传,她硬邦邦的表情,仿佛与这些喧闹没有一点关系。

两个哈佛商学院的高材生竟然也与“老干妈”搭上了关系。在他们创办的Gilt奢侈品电商平台里,老干妈赫然在列。网站提醒购买者,不要被商标里严肃的妇女头像吓退,这可是“全球最顶级的辣酱”。

在Gilt,老干妈售价近12美元,在美国亚马逊上也卖9美元一瓶。崇拜毛泽东的陶华碧对此的解释是:要赚外国人的钱。回顾自己的创业史,她简明扼要:“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

另一边,货车帮与江苏运满满合并成满帮,戴文建不见了踪影,天使投资人王刚成了董事长兼CEO。满帮成为货运行业独角兽,被称为“货运版滴滴”,平台垄断70%线上货运信息。

“老干妈”的股权结构已经悄然改变了,陶华碧两个儿子分别持股49%和50%,她本人仅持股1%。

去年12月,在贵阳一个大数据智慧交通论坛,王刚第一次以满帮集团董事长兼CEO的身份露面。

这位来自阿里、投资了滴滴的天使投资人一贯穿着麻制长衫,钉着绳结的扣子。在杭州,王刚爱打牌,几个阿里老友凑在一起,德州的牌桌是个风险游戏,赌时运,猜人心。

陶华碧也爱打牌,每日除了下车间、听报纸,看看《新闻联播》,唯一的爱好就是与周围老太太们打贵州麻将。云关村村民中流传,陶华碧打的是“捉鸡”——一种贵阳当地流行麻将玩法的高手:胜负感极强,很少点炮,全凭自己的好记性。

几个月前,满帮试点引起了卡车司机的不满,新上线的报价功能,使得卡车司机事先不能和货主直接打电话沟通,要先在App上进行报价,货主也只能接受平台所指定报价的司机。司机只能报最低价,否则可能接不到活,这意味着运费正在越压越低。司机们开始抵制,拉起了横幅。

满帮平台运行的方式始终还在摸索。唯有“老干妈”还卖十来元,在自己的价格区间里,未尝有对手。这就是神奇女侠坚持的正义。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Tags:贵州   老干妈   陶华碧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