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珠海开启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年轻就要对味伴奏建设加速度

网络整理 2017-06-30 本地信息
(原标题:珠海开启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建设加速度)

2017年4月29日,珠海,一辆运输沥青的工程车行驶在港珠澳大桥桥面上。

创新之城——新思维·新举措

新思维

港珠澳大桥所带来的空间格局改变,不仅使得香港和珠江西岸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高密度的港口、机场、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贯通连接成为巨大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极大促进了沿线经济要素的流动,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

珠海曾苦于交通困局,不仅被冠以“交通末梢”的称谓,还错失了第一桶金。

近年来,珠海一直谋划大交通、大工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最重要一极,珠海通过抢抓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全面开启建设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的加速度。尤其是去年以来,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交通、城市”三大抓手的思路,始终把交通先行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

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再到高铁,从高速路到海港再到空港。珠海打造的“海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构架,谋划的是拥抱创新,连接世界。

抢机遇:跨海大桥迎来交通枢纽建设加速度

“通了,通了,终于通了。”市民王玥在朋友圈里兴奋地发了一则消息,瞬间被点赞了70多次、近90条留言,“这还是我玩微信这么久,第一次得到这么多点赞。”王玥对此有点小兴奋。

王玥发的这条消息,正是4月10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主体工程全线贯通的日子。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断面公路隧道,也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连接的唯一通道,今年年底将具备通车条件,从而打通珠江口西岸通往香港的通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的目标也将随之实现。

“今后去香港,再也不用坐船或者绕道深圳了。”经常往返珠海与香港之间的王玥紧接着在朋友圈又发了第二条关于港珠澳大桥的消息,“我咋感觉出珠海越来越方便了呢。”

其实她不知道,早在去年珠海市市委大大郭元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时,就强调要抢抓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等重大历史性机遇,突出产业、交通、城市“三大抓手”,举全市之力推进交通建设“大会战”,珠海建设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的加速度已由此开启。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院长李兴华看好的不仅仅是港珠澳大桥所带来的三地交通便利,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能够改变相关区域的时空关系,从而带来区位结构、社会特征及经济活动等质的调整和跨越,“港珠澳大桥将扮演重塑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重要角色”。

事实确实如此。港珠澳大桥所带来的空间格局改变,不仅使得香港和珠江西岸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高密度的港口、机场、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贯通连接成为巨大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极大促进了沿线经济要素的流动,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

如果将目光看得更远一些,这座跨海大桥的影响其实更为深远。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曾表示,依托港珠澳大桥而崛起的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能够推动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产业转移加快,而且还将加速通达北部湾和南宁等地,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枢纽。

而在这个巨大的板块当中,珠海作为其中珠三角城市群的关键节点,也将成为大珠三角网络型交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枢纽城市,其地位之重要、作用之突出更是不言而喻。

谋布局:打造“海陆空铁”交通大格局

在很多老珠海人眼中,珠海曾经被称为“交通末梢城市”,出市的方式仅仅只能依靠大巴、高速客轮等交通工具,对外的道路也就寥寥数条,即便是有了城轨,也只能到达广州南,想去更远的地方只能换乘。

但这种现状正在悄然改变。比如高铁,珠海目前已正式开行直达北京、上海、桂林、长沙、贵阳、郑州(经停武汉)、南宁、昆明等跨省高铁线路和直达至潮汕的省内高铁线路,通达9个省、2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形成了直通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和粤东方向重要城市的长途快速客运铁路网络,铁路枢纽城市地位雏形初具。另外,珠机城轨、深珠城轨、广佛江珠城轨也在逐步推进和谋划,以及未来澳门轻轨和广珠城轨延长线的无缝对接,珠海迈向珠江西岸交通枢纽的“高铁动力”正在升级。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珠海综合交通的目标和战略也已横空出世,其中明确提到了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打造以港珠澳大桥为龙头的交通格局。如今,香海大桥、洪鹤大桥、金海公路大桥、金琴快线、兴业路快速以及连接粤西的新通道黄茅海大桥等陆路通道正在建设或推进当中,而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一期工程洪湾互通至横琴北互通至南湾互通,已先后在去年提前建成通车。

不光如此,珠海机场已启动全面升级改造工程,2020年有望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并将重点发展飞机制造、维修、总装等产业和空港物流。珠海港也在重点发展油气化工品、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等,预计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7亿吨,客运量超过600万人次。

在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教授袁持平看来,这些都是珠海成为交通枢纽城市的必要条件。“首先要构建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才能更便利地组织人流、物流,为发展提供支撑,最终形成物流、产业和创新的枢纽。”他在受访时称,珠海“海陆空铁”交通基础设施的齐发力,将大大提升珠海这座城市的运行效率。

同时,珠海一旦建成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为珠江西岸其它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强的辐射作用。

促发展:“桥头堡”效应已凸显

由交通布局引发的从内至外的城市格局改变,正在为珠海城市及经济的发展打开一扇“神奇之门”。

对于这些改变,市交通运输局早已“胸有成竹”。珠海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推进城市发展重点南进西拓,向南对接港澳促进横琴、保税区、洪湾片区一体化发展,建设大桥经济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向西集中资源建设西部中心城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北部唐家湾地区要积极应对深中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对接,进一步打通与中山等周边城市的路网连接,建设科教新城。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称,“未来五年,交通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北连南进西拓的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进一步细化方案、倒排工期、强化督办、狠抓落实,打好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着力构建承接港澳、辐射粤西、联系珠三角的珠江西岸交通枢纽。”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于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这将有利于加速珠海的产业更快与珠三角产业链融合,加上国家对大湾区产业布局以及珠海独有的区位优势,珠海将在发展上大有可为。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顾乃华同样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增强珠海对高端发展要素的集聚功能,助力珠海成为粤港澳合作的中心节点、珠三角西岸承接海外及港澳地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桥头堡,有利于珠海在金融、港口物流、国际旅游、会展、管理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方面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有利于珠海加工贸易利用港澳地区先进技术和升级经验推动转型升级。

北师大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院长黄伟则建议,珠海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与大湾区其它城市形成错位发展,通过打造数个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挑起参与全球竞争的大湾区重要贡献者的大梁。

“现在珠海越来越有大城市范了,留在珠海发展大有可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田锋如此解释企业为何选择落户珠海的理由时称。

毫无疑问,目前的珠海正在激发身为“桥头堡”的“爆表战斗力”,这股澎湃力量将会把珠港澳以及珠三角超级城市群,推向更为开放与合作的新格局。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私下称,“广东期待珠海,中国期待广东。”

文/李京 图/新华社

(原标题:珠海开启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建设加速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