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大余(大余特产有哪些)

网络整理 2023-10-10 最新信息

大家好,关于大余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大余特产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大余旅游景点介绍 大余旅游景点大全

赣州周边旅游景点有哪些

1.大余丫山风景名胜区全景4A景区

地址: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全景4A景区

地址:赣州市崇义县阳明湖酒店附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叶坪革命旧址

地址:赣州市瑞金市叶坪乡

大余旅游景点作文

大余县古称南安,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居章水西源,庾岭北麓。全境东西长127.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367.63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近28万。大余历史悠久,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大余秦时设关,隋开皇10年(590年)置县,北宋淳化元年(990年)设南安军,辖大庾、南康、上犹三县,赣南开始形成南安与虔州(赣州)并列的两个地级行政中心,元十四年(1277年)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为南安府,一直沿袭至民国初年,辖大庾、南康、上犹,崇义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余“南控百粤,北挹三江”,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凿庾岭梅关古驿道后,中原的优秀文化、名优特产和外域的文明、科技在这里频繁穿越,相互交流,以致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大余资源丰沛,是驰名中外的“世界钨都”。大余储蓄有钨、钼、锡、稀土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钨矿以其质量好、品位高而著称于世,有“世界钨都”之称。大余的水利电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2.4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5.26万千瓦,目前全县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发电量达5700万度,是全国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大余是全省36个重点产材县之一,现有林地129万亩,活立木蓄积430万立方米,毛竹蓄量2800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4.4%。大余工业基础雄厚,是江西省的重点工业县之一。地方工业约500家,其中创汇企业达13家。工业产品有300种,有20多个产品荣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形成了以食品、服装、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尤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牡丹亭”牌多味花生、南安板鸭等产品蜚声大江南北、誉满海内外。目前,大余已成为江西的食品工业大县。以中大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服装加工是大余的一大工业支柱,创出了“南安”牌羽绒衣和“好学生”牌衬衫等产品品牌。大余是全国最大的钨生产加工基地,除四大中央钨矿外,有年产千吨以上的地方钨矿2家和年加工能力千吨以上的钨制品加工企业2家,钨精矿获国家银奖。大余县致力于矿产品深度加工,先后开发生产了仲钨酸铵、钨酸钠、兰钨等新产品。大余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是享誉江南的“中国端香之乡”。大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抓好粮食、花卉、白鸭、生猪、果业、地鸽、林业、小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经营,逐步形成了金边瑞香、地鸽、大余白鸭和果业开发等农业支柱产业。尤以金边瑞香为主的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产值达1.79亿元。大余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瑞香之乡”。与此同时,特种养殖业方兴未艾。地鸽养殖达200多万羽,成为全国最大的地鸽集散地。果业生产成效显著,已建成长坑、西山庄园式立体开发万亩果业基地和323国道沿线万亩橙柚带,大余甜柚、脐橙、蜜梨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大余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大余交通便利,323国道横穿县境,距京九线南康站50公里,赣州机场80公里,距京广线韶关站13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加大了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力度,按照“一城联十镇”的布局,采取招商建城、引农造镇等多种办法,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城镇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绿化面积达8.6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人均绿化面积5.01平方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县级卫生城、县城建设文明单位、城镇绿化先进单位和赣州地区卫生城,是全省三个综合整治市容环境示范县之一。理想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宽松的投资环境,使大余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点。 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财政收入8600.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大余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介绍大余梅岭、石钟山?

大余梅关位于大余县以南偏西10公里的梅岭隘口,亦称大梅关。秦统一全国,始在大庾岭设关,名“横浦”,派兵戍守。旧关早圮。唐代新辟驿道。宋嘉佑八年(1063),南安知军蔡挺筑关楼于其上,立石表云“梅关”。梅岭在古代亦称为《大庚岭》,高300多米,居五岭之首,海拔746米。古时称塞上、台岭、东峤、连溪山,相传西汉庾胜将军奉汉武帝令统率大军驻此以征战南越,庾将军岭下筑城,岭上建寨,且岭形似禀庾(粮仓)故又称庾岭、大庾岭,为五岭之一。梅岭有一条石道可让人登上岭顶。这是古代有名的一条官道,早在秦代便已具雏形,梅关是梅岭上粤赣交界的一个隘口,秦时在此设关,叫梅关;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广东的张九龄奉诏开凿,路基宽约5米,可让大型马车通行。

自此梅岭山隘便成为中原和南粤之间交通的重要驿道,也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因其地势险要,地理位置重要而著名。它既是古战场,又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点头过的地方。梅岭顶部的梅关,自古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这条古道自然不再有车辚辚、马萧萧的气氛,沿着古道慢慢往上走,只见两旁的山壁郁郁葱葱,岭顶上,耸立着一方沉沉稳稳的城关,广东与江西的省界,便在这城关的中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曾在梅关古道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梅岭三章》。现在,当年陈毅活动过的地方,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梅岭因有着满山遍野的梅花而得名,其娇艳独特的梅花景致从古至今都吸引着无数诗人墨客前来观景赏梅,吟诗作赋,挥毫刻碑,实为一大景观。

石钟山

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游罢石钟山可东去彭泽县境内的龙宫洞溶洞群,相距43公里,可乘汽车到达。

大余最好玩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嘉佑寺塔

嘉佑寺塔位于县城东狮岭山麓的南安板鸭厂旁,因塔属原嘉佑寺院内建筑故名,是县内历史最久的一座古塔,距今2000多年历史,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此塔有唐代风格,是不成熟的宋塔,虽历经千年,多次修缮,依然雄伟屹立。

丫山风景区

丫山风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内有瀑布20多处。位于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323国道从丫山山脚穿过,经景区公路可直达丫山腹地。是一处山、林、泉、湖、瀑、洞等自然景观和寺庙等人文景观构筑而成的综合性景区。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形而得名。丫山古时即以佛教活动和游览胜地闻名遐迩。

景区地属中原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其最高峰丫山(又名双秀峰)为906.2米,森林植被复杂,植、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植物660余种,野生动物116种。景区以灵岩寺而闻名,灵岩寺与广东南华寺一脉相承,始建于南唐,坐北朝南,依山势呈台阶式布局,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群落,是“江西有数,赣南为盛”的佛门圣地。景区内的龙山瀑布群景区,座落在长约4公里的峡谷内,有大小瀑布20余处,最高一处近60米。

牡丹亭公园

牡丹亭公园是一处集名胜古迹、地文景观、风土人情为主,溶文化、古迹、建筑、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主题景区。位于县城东部东山之麓,章水之滨,占地面积15公顷,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全园布局结构分五个游览区,以后花园游览区景致最佳,园内有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舒啸阁、蕉龙亭、梳妆台、玉池、玉池精舍、梅花观、丽娘冢等景观,其中牡丹亭为园中十景之最。牡丹亭公园景观以历史文化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剧中的人文景观,构成了一组情趣盎然的园林胜景。

三江口原始森林

三江口原始森林位于县城西北23公里的洪水寨南源山中,海拔400—900米,属省级森林公园,存有林木在三江口河两岸,约五公里长,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进入三江口林区,可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沿途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且多处瀑布错落其间,山上既有美丽的白鹇,也有珍贵的獐、鹿等。河谷多大青石,像牛、像猪形态各异。全年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15.6℃,是天然的避暑之胜地。

丫山龙山瀑布群

丫山龙山瀑布群地处丫山腹地,距县城9公里,全长约4公里,呈阶梯状分布,有大小瀑布20余处。景区内植被呈原始状态,山沟纵横、悬崖峭壁、植被茂盛。

“世界钨都”景区

“世界钨都”景区是大余县重点风景名胜区,现正申报国家矿山地质公园。景区由雅丹沙漠城及地华山钨矿为代表的“世界钨都”矿业资源景观举世闻名。雅丹沙漠城,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灯芯桥附近,距323国道500余米,是一处人造沙地构成的蚀余景观,由西华山钨矿为主的选矿废弃的尾沙组成,由于年深月久,尾沙越积越多,又经过长期风侵雨袭和人工取沙,造就了奇特的“山峦”、“物象”,有的形似城堡,有的似“蛟龙摆尾”,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成为了雅丹沙漠城。置身其中,犹如进入茫茫大戈壁,既可赤足细沙中享受“沙疗”乐趣,也可乘滑沙板滑翔沙漠天地。地下迷宫,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西华山钨矿总窿口230中段。是大余“世界钨都”的中心矿区,经过了近百年的开采历

“世界钨都”景区

史,井下采矿坑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形成一个庞大的矿井群,犹如一座地下迷宫,游客可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乘坐矿山小型电动车进入钨都心脏,观赏这个如梦幻般的世界,目睹地质科学的神奇,领略“世界钨都”的博大。另有地质标本陈列馆等景点,是一处集地质考察、探险求知、地抗神游为一体的钨都工业文化旅游景区。

江西大余有什么值得游玩的景点?

大余有很多值得玩的地方:丫山、牡丹亭公园、南安古城墙、正觉寺、嘉佑寺塔,以及稍远一点的曹氏围屋等等,最念念不忘的是梅关古道。梅关古道是古代连接江西和广东最便捷的交通要道。通过南海运往海外的外销瓷,以及杨贵妃吃的鲜荔枝,都是从这条山路经过。梅关古道两旁尽是古梅树,梅花盛开的季节,一路芬芳,心旷神怡,往往不自觉地陶醉其中。梅关古道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年陈毅打游击,在这里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六祖继承五祖衣钵,从湖北黄梅一路跑到大余,曾在正觉寺逗留过,后经梅关古道去往曹溪。大余的美食千万不容错过。南安板鸭、牡丹亭多味花生,还有美味的鹅王,没品尝鹅王不算到过大余哦。

大余县,相对陌生的一个地方,第一次前往大余是和朋友一起到丫山游玩,距离第一次前来已时隔几年,前几日恰巧出差到这里,便忙中偷闲的玩了两日。大余,位于赣州市西南部75公里,江西的“南大门”,境内多河流山地丘陵,交通相对方便,拥有各种风貌的旅游景点,各种口味的特色美食,更不乏拥有一些文人墨客的文学墨宝,而大余不仅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钨都”,对于第一次到大余旅游的人来讲,在众多旅游景点当中该怎么选择呢?

牡丹亭,人少景美

牡丹亭,大余的一张特色名片,因为这里是汤显祖“牡丹亭”的发源地,现在这个牡丹亭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浪漫主义杰作《牡丹亭》而建,尽管这里是新建的,但高度还原了汤老先生作品中的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舒啸阁、梅花观等牡丹亭十景,移步异景,你对《牡丹亭》所有的浪漫想象在这里都能找到影子。

这里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尤其是到了夏季,这里简直就是避暑圣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院外的喧嚣相比这里仿佛就是世外桃源,有种瞬间穿越了的错觉,在院内除了牡丹亭十景以外,还有一个地方很值得一去,那就是院后的南安东山大码头牌坊。

这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码头,是古时候岭南进入广东的重要的码头,不管是运货物还载客,都是选择这里,这里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节点,更庆幸的码头上一些清代时期的台阶,石碑,河坎依旧保存完好。

梅岭古道,一脚跨两省

梅岭古道,在大余是一个很知名的旅游景点,很多到大余的人都会选择到这里逛一逛。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条横跨两个省份的古驿道,始建于秦汉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着岭南第一关之称,在古时候是五岭南北的交通咽喉,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所以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杨贵妃吃的荔枝也是通过这条古驿道运输的。

古驿道两旁种满了梅花,在梅花盛开的时候特别的漂亮,只可惜我们错过了花季,赶上了雨季,未能领略到古驿道的全部风貌,也未能一脚踏在广东的土地上,但依旧感触颇深。

大余丫山,家庭出游必选

丫山,江西首个5A级乡村旅游点,国家4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2.6%,拥有“城市绿肺”的美誉,在江西一带很有名气,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一个景点,特别是家庭出游,因为整个景区很大,可玩的项目很多,可逛的景点景点也很多,不管男女老少在这里都能找适合他们的。

比如A哆乡村,很适合小朋友和家长一起互动游玩,你们可以在农场里给家禽喂食,在农田里选择自己吃的水果蔬菜,在儿童乐园陪孩子一起玩耍等等;这里也很适合情侣,你们可以一起到花海里漫步,感受浪漫,到单车酒吧,听歌喝酒聊天,一起牵手与吊桥,漫步于高空玻璃桥,感受的自然风光,或者到书院翻阅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到山上的茶室品一杯新茶,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你们还可以一起去山林之中探索,牵手看沿途大大小小的瀑布,到了晚上一起数星星。除了以上这些值得前往的景点意外,大余的全鸭宴也是不能错过的。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出去旅行。习惯了一个人的旅行是因为一个人可以无忧无虑,想怎么改变路线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改变,不用听取他人意见。但是一个人旅行久了,还是孤独的。没有好友相伴的旅途,有时候会发现路途真的很孤独,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一起讨论。这么回忆,和家人已经很久没有一起旅行了,于是想要来一场和家人一起的休闲之旅,可以不用太考虑具体的行程,想要歇息就一天不出门,想要看风景也可以一整天游山玩水。

1.行程安排第一天 A哆乡村(A哆乡村吊桥——轮胎乐园——乡村水上乐园——农乐园——勇敢者乐园)第二天卧龙谷景区(幸福天路——卧龙谷瀑布群——贤达广场)—— A哆森林(玻璃栈道——森林探险——真人CS)丫山景区的行程安排完全可以按照你个人的意愿去安排。如果你来这里的时间会比较匆忙,你可以安排一日游行程:上午——卧龙谷景区中午——A哆森林下午——A哆乡村。一日游的行程时间相对于来说比较紧凑一点。从卧龙谷开始游玩,是从上往下游玩,正好结束了A哆乡村的行程就是到达了景区门口,可以乘车返程。

2. A哆乡村 A哆乡村的入口处,有一座悬空吊桥。就像去发现绿野仙踪之前,要经过一番挑战才行。悬空吊桥两旁的参天大树,确实有绿野仙踪的秘境。当然吊桥是有高度的,而且走在上面会左右晃动。如果有恐高症的小伙伴真的会是一种挑战,不过也并不可怕,走在吊桥上,你只要眼睛向前看,不要往下看,左右两边的风景足够转移你的注意,也会让你遗忘你在半空之中,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A哆乡村有很大面积的菜园地,这里种植着时令蔬菜,不同的季节,来到这里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如果你在A哆乡村吃饭,你吃到的应季蔬菜,都是这里新鲜无公害的蔬菜。

3.卧龙谷清晨,并不会赖床。入住在花海客栈,你会想着在站在阳台上,接受今天第一缕阳光。清脆悦耳的鸟叫声,会把你的耳朵叫醒,自然把你叫醒。今天安排的行程是去卧龙谷,并不是很远,从花海客栈步行至卧龙谷景区检票口,大概10分钟的路程,也可以在景区游客中心乘坐观光车前往景区门口。没有选择乘坐观光车的原因,是不想浪费这大好的时光。漫步在山林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在城市里难得的事情,来到这里要认真的好好的享受。在A哆森林玩累了,还可以去森林美食坊、货栈、创意巴士空间,去修正一下,补充能量。

两天一夜的大余丫山行程在这里也就要画上圆满的句号。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很快就从相见,到说再见。但是这一次说再见,我并不忧伤,因为大余丫山在我心点深处它就是我老家的样子,再也回不去的“老家”,这里让我有了回到“老家”的感觉,所以以后我一定会常回家看看。

不得不提的是丫山。

丫山在赣州市大余县,而且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在节假日,吸引了很多游客来此游玩。丫山风景区秀木成林,青山绿水,万花舞莺,气息怡人,令人流连忘返?还有就是这里四季景色各异,生态环境优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素有“城市绿肺”之称。

丫山是一处自然风光美妙的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的同时,也具有古代的历史特色,比如拿古寺来说,依山势呈台阶式的布局,导致建筑多了几分特色,以明代砖木结构建筑成的群落,是“江西有数,赣南为盛”的佛门圣地。

再就是龙山瀑布群景区,大小瀑布十几二十几处,每一处都不同,每一处都有特色与魅力,最高一处有60米,讲真,完全可以体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这样的风景难道不美吗?而且还有玻璃栈道,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游客大饱眼福。这样的山林水乡特色,尽数清秀妩媚,可谓是深幽、览景、怡清冶性的观光好去处。

而且在丫山,美食也是很多的,多家农家生态餐厅,可以尝够所有的美食特产,而且还可以吃到赣州的特产,艾米果、烫皮、酒糟鱼等等。想想口水就留下来了。

二、大余有什么名人

周敦颐,字茂淑。他生前官位不高,学术地位也不显赫。他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时,通判程太中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身边就学,后来二程成名,他们的老师周敦颐的学识才被人们所认识。到了南宋,经朱熹的推崇,周的学术地位更高,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中国哲学史上的宋代“濂(湖南周敦颐)、洛(洛阳张载)、关(关中程颢、程颐)、闽(福建朱熹)四大学派”,就是以周敦颐为首。

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十五岁时,他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他是当时宏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这位舅父对周敦颐母子十分眷顾。

在周敦颐二十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

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着作《太极回·易说》。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儒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程颐、程灏两兄弟。

程颐在后来回忆说,他年少时就是因为听周敦颐讲道,因而厌倦了科举仕途。立志要学习和探索儒家的如何为圣王的道。

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颐、程濒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三、江西大余旅游景点大全

江西大余旅游景点大全:

1、梅关古道分为两个景区,南边的广东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40元,北边的是江西大余县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25元。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

关楼上方先镶刻明万历年间南雄知府蒋杰题的石刻匾额,北书“南粤雄关”,南书“岭南第一关”现仅存关楼两侧约8公里道路,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关古驿道历经二千余年沧桑至今依然保留完整。

2、丫山,地处江西南端历史文化名城——大余县城郊。最高峰海拔906.2米,佛、道、儒“三教”在这里千百年来相辅相成,融汇贯通。景区占地三万余亩,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2.6%,山中秀木成林,瀑布成群,竹清茶香,奇花佳木遍布,负氧离子含量极高。

在大余县梅关—丫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岩古寺内,生长着两棵树形酷似“丫”字和“山”字的千年铁树,令众多游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

3、大庾岭亦称庾岭、台岭、梅岭、东峤山,中国南部山脉,“五岭”之一,位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为南岭的组成部分。为花岗岩断块山,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公尺左右。

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五代间驿路荒废。宋元佑间重修,蔡挺复命夹道植松,在岭上立关,名梅关。

4、挂角寺,又名云封寺。位于江西大余与广东南雄交界的梅岭上。梅岭上有划分江西跟广东边界的梅关,原寺在关楼南坡,今六祖庙东对面的一空地上,寺内有张九龄、张弼塑像,故又叫张公祠,或称“二张”祠,以纪念他俩开岭、修驿道的功绩。祠在“文革”中被毁,仅留下一块涂湘过岭的诗碑。

5、大余县重点风景名胜区,现正申报国家矿山地质公园。景区由雅丹沙漠城及地下迷宫等景点组成,是独具特色的“钨都”地质游览景观。

大余因钨矿资源蕴藏丰富,被称为“世界钨都”,尤其以西华山钨矿为代表的“世界钨都”矿业资源景观举世闻名。雅丹沙漠城,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灯芯桥附近,距323国道500余米,是一处人造沙地构成的蚀余景观,也是江南独一无二的一大奇景,由西华山钨矿为主的选矿废弃的尾沙组成。

四、江西大余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大余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与活动。夏商周时代属古扬州域。春秋战国时,先属楚,后属吴,越灭吴后属越国,楚灭越后复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大余属九江郡,秦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县,大余属之。至西晋属南野县地。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将县地由南康郡转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顼太建十三年(581)归始兴郡分置安远郡。隋开皇十年(590)改安远郡为大庾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始兴郡,此为大余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六年(596)废始兴郡,大庾县亦由县改为大庾镇,复入虔州南康县。唐神龙元年(705)复名大庾县,隶属江南西道虔州。此后,除领属关系变化之外,大余建县历史不变。宋淳化元年(990)在大余县治地置南安军,军辖大庾、南康、上犹3县,赣南开始形成南安与虔州(赣州)并列的两个行政管理区域。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改南安路为南安府,府治大庾,仍领3县。明正德十二年(1517)南京右佥都御使王守仁任南赣巡抚,统领赣湘闽粤八府一州兵力,分十路镇压了以谢志山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之后析上犹县的崇义、上堡、雁湖3里,南康县的隆平、尚德2里及大庾县的义安、聂都、铅厂3里建置崇义县,归南安府统辖。清沿明制,大庾县属南安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大庾县直属江西省。194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四二六团与赣南支队、北江二支队、赣南支队崇庾大队凌浪中队、内良起义军解放大庾。8月26日成立大庾县人民政府,隶属江西省赣州督察专员公署。9月11日成立中共大庾县委员会。1957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庾县改称为大余县,属赣南行政公署。1999年7月撤销赣州地区行署,成立地级赣州市,大余县属之。

五、大余县的介绍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赣州市西南部,章江上游,庾岭北麓,介于东经114°~114°44′、北纬25°15′~25°37′之间。东北与南康区相连,东南与信丰县交壤,西北与崇义县毗邻,南与广东省南雄市襟连,西界广东省仁化县。323国道、赣韶高速公路和赣韶铁路(在建)纵贯县境。全境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外形,东西长127.5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1367.63平方千米。全县辖8个镇、3个乡,共有10个居委会、105个行政村。2006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919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92人。大余县为纯客家县,全县通行客家语。1大余县有钨、锡、铅、铜、钼、铋、稀土等矿藏,其中钨资源居世界之首,有西华山、荡坪、漂塘、下垄等大钨矿,大余素有“世界钨都”之称。大余县是宋代周程理学起源地。名胜古迹有唐宋所辟古驿道、梅关、南唐丫山灵岩寺、宋嘉佑寺塔、宋牡丹亭均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大余和大余特产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