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志愿者们狂妄少堡主:有点遗憾,我们可能明天就回去

网络整理 2017-08-13 同城信息

7级地震荡起的轩然大波,正在归于平静。

游客、导游、志愿者……从震区撤离的人们,心中只有一个主题:回家。

同为回家的路,心情或喜或悲,滋味各有不同,但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段终身难忘的旅程。

对话人:段先彬、余炳华、郭振江,志愿者。

地点:茶店子客运站。

“有点遗憾,我们可能明天就回去。”

段先彬(右一),27岁,退役军人,现在贵州工作。

“前几天在朋友圈晒军装的朋友们,九寨沟(微博)地震了,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九寨沟见。”

他发的这条朋友圈,多数人都以为是调侃。

发完朋友圈后,他就踏上了贵阳到成都的火车。

他没有专业的救援经验,也没有专业的设备,来四川他只背了一个包,里面是换洗的衣服。

他想得很简单,“去救人,去帮忙,去当志愿者。”

余炳华(图中),56岁,贵州省修文县人,农民。

他和段先彬是在火车上认识的,他们目的地都一样,去九寨沟。

他俩买的站票,站了16个小时才到成都。

余炳华说,家里有一个治骨伤的方子,是父辈传下来的,和米酒调了一起用,效果非常好。

知道九寨沟地震后,他连夜挖了一口袋药材,“够敷100个人的”,要赶去四川救人。

“我不是医生,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

“就是听说地震了,我想去帮忙。”

和他们一起合影的,是山西人郭振江,59岁,蓝天救援队成员。

“我从08年汶川(微博)地震开始当志愿者。”他说,这次他有30多位队员去了九寨沟,他来迟了一些,没赶上进沟的车。

段先彬、余炳华、和郭振江,到处打听怎么去九寨沟。他们在茶店子白晒了一天太阳,得到的答复都是,“游客正在往外撤离,交通管制了,只能出,不能进。”

“你们回去吧,不需要志愿者了。”民警、从沟里出来的游客、导游,给了一个让他们死心的答案。

“既然震区的群众已经平安了,我们也准备回家了。”

说这话时,段先彬、余炳华有些失落。

Tags:志愿者们:有点遗憾   我们可能明天就回去   地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