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成都临空经济示断剑之裔范区总体方案出炉 构建“一港四区”

网络整理 2017-07-04 同城信息

示范区范围示意图

示范区功能分区图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久等了!四川人民期待已久的《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近日正式出炉。今年3月3日,成都正式获批建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也将成为四川又一新增国家级重大开发开放平台。

那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究竟怎么建?重点任务是什么呢?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为您快速梳理重点。

战略目标:把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成为临空经济创新高地、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先行区、新型生态智慧空港城。

发展目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600亿

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是: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凸显,空港口岸功能和开放门户功能进一步提升,临空高端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建成引领西部、影响全国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至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临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规划范围:以双流(微博)国际机场为中心的100余平方公里

示范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规划范围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北至成双大道、华牧路,南至大件路外绕线,东至剑南大道、西航港大道,西至环港路、胜利区域,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等区域,涉及东升、黄甲、公兴、胜利、西航港、协和等镇、街道。

规划管理面积100.4平方公里,其中机场控制区面积11平方公里。示范区周边双流区域为协同发展区,与示范区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功能分区:一港四区

据了解,示范区将着力构建“一港四区”空间发展格局。

“一港”

--国际航空港。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及周边环绕区域,管理面积17.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站前商务服务、航空维修服务、72小时过境服务等功能,打造成为空港服务核心区和内陆开放窗口。

“四区”

--临空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布局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南侧,管理面积43.7平方公里,包含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高端智能制造区两个区域。

其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制造、国际商品展示贸易、离岸金融、保税检测维修、保税物流等功能,打造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高端智能制造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等功能,打造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临空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功能区。布局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东侧,管理面积10.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进境指定口岸服务、航空口岸贸易等功能,为空港自贸经济提供重要支撑,建设成为国际自由贸易流通口岸。

--临空综合服务功能区。布局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西侧和东南侧,管理面积17.1平方公里,包含通用航空产业区、协和公兴片区两个区域。

其中,通用航空产业区,重点发展基地航空、公务机FBO、公务机托管、MRO、检测、研发等功能,配套发展商务会议、休闲、高端零售等高端商务服务功能,打造成为彰显通用航空特色主题的商务中心。

协和公兴片区,重点发展适宜居住、创业孵化、创新研发、生态休闲等服务功能,打造成为集宜居品质、休闲特色为一体的空港创新创业示范区。

--生态防护功能区。管理面积11.5平方公里,主要包含示范区内环城生态带、机场生态防护区等。

五大重点建设任务

示范区将重点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创新高地、临空高端产业体系、内陆开放先行区、新型生态智慧空港城五大任务。具体将如何建呢?

一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优化空铁对接。将充分发挥蓉欧快铁、中亚班列黄金双通道优势,建成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空铁联运贸易快速通道。形成成都至重庆1小时,至昆明、贵阳、西安4小时,至北京、上海、广州8小时的“148”高铁交通圈,构建空铁联运、通江达海的高效运输网络。

加强空公联运。加快省际、成渝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示范区与成都中心城区、天府国际机场、青白江(微博)、新津(微博 微信)、新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货运交通体系,加快建成“外畅内联、结构合理、安全高效”的快速公路网。

提升枢纽功能。推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不断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加大航空公司基地总部引进力度,加快建成亚欧货运转运中心,加速推动航空枢纽服务向亚洲及欧美地区拓展,强化中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二是建设临空经济创新高地

培育创新型企业。

汇聚创新型人才。

优化创新创造环境。将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发展创新孵化、研发设计、技术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管理咨询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平台。

三是构建临空高端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依托航空发动机含铼超高温合金叶片、无人机整机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和无人机产业。

依托中国商飞民机示范产业园等,积极发展以公务机FBO、MRO等为重点的通用航空产业。

依托国航成都维修基地、川航(微博)飞机维修基地,发展壮大飞机发动机深度维修、机载设备附件维修、飞机定检维修等业务。

依托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产业和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依托双流生物产业园,充分发挥航空转运高效便利优势,加快发展血液制品、疫苗产品、基因工程研发等生物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扩大航空物流比重、促进多式联运为重点,加快建设集国际国内货代、货物仓储分拨、城市配送、航空快递、航空货运等于一体的航空物流园区,打造成为亚欧航空货运转运中心。

充分发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和机场一类口岸优势,建设中西部进口中高端生活消费品区域分销分拨中心和专业市场。

以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国际快件中心为重点区域,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探索组建联合产权交易服务公司,加快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以飞机发动机、航材等保税租赁业务为突破口,着力发展融资租赁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临空贸易融资需求开展金融创新,拓展航空运输保险服务。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打造空港总部集聚区。加快完善临空商务配套服务,打造站前航空商务集聚区。

四是建设内陆开放先行区

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将加强与沿海沿江港口城市、边境口岸的海关、检验检疫等机构合作,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大通关体系。积极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际转口贸易、国际物流、中转服务、研发、分销、仓储等功能。

加强国际空港口岸建设。将规划建设成都空港国检试验区。推动重点口岸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四川电子口岸平台,推进“单一窗口”建设。联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宜宾(微博)港、泸州(微博 微信)港、重庆港等,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保税贸易。

搭建多层次开放合作平台。将加强与国内主要城市互联互通,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及港澳台地区的开放合作。

五是建设新型生态智慧空港城

打造绿色航空都市。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探索空港都市立体开发模式,建设宜人宜居宜业的绿色航空都市。

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加快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水平等。

强化区域智能化管理。加强城市管理、交通、环保、水务、地下管网、救灾、企业服务等领域政府公共服务智能平台建设,搭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产业信息服务、财务结算等各类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国际化城市品质。

据了解,为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在体制机制方面,示范区还将创新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推动金融服务开放创新,并推行民航管理管理领域不断改革。

其中,在海关监管制度方面,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试点“先入区、后报关”模式。而在民航管理领域改革方面,将积极争取航权资源,申请扩大第五航权。同时,将鼓励中外航空公司拓展4小时航程的亚洲航线网络,加密10小时航程的洲际航线,开发10小时以上航程的跨洋洲际远程航线,对入驻的中外航空公司在航线经营权、航班时刻等方面给予支持。

探索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新路子,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真正便民又惠民,我们的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来了!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Tags: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出炉 构建“一港四区”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