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千园之城目标 距离坐中泣下谁最多贵阳越来越近

网络整理 2017-06-30 同城信息

截至今年6月,贵阳市已建成公园705个,比两年前翻了近一番。公园总数离“千园之城”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在市生态委公园管理处处长郭庆松看来,“还存在盲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还将加紧覆盖全市‘盲区’,让公园真真正正就在百姓身边。”郭庆松口中的“盲区”,是指对已建成的公园进行落图落界,没有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的区域,“今后2年还需完成170个盲区任务的覆盖,涉及6个城区和4个开发区”。

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一路喊“渴”,如何解决这些“盲区”缺绿的矛盾?

根据《贵阳市推进“千园之城”建设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7年要新建各类公园237个,包括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169个。快速的推进让今年成为“千园之城”建设的高峰年,同时也找到了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据了解,贵阳市公园建设在规划的基础上做了新的要求,除了把各类公园建成、建好,还要把解决“盲区”作为标准。今年,贵阳就下达“盲区”覆盖任务121个,占盲区覆盖总任务数的71%。

此外,今年贵阳还将启动微型公园建设,即在原有森林、湿地、山体、城市、社区公园的基础上,新增建设以游憩和美化城市景观功能为主的公园,和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设施的小型公共城市绿地。

郭庆松这样解读微型公园,绿化的覆盖率达65%以上,有健身场所和器材,面积400平方米以上,“这样的公园满足老百姓就近休闲娱乐的需求,能与各类大型的森林、山体公园形成有力的补充”。

目前,《贵阳市微型公园设计导则(试行)》和《贵阳市微型公园建设标准》已经编制完成。下一步,将抓好两个文本的征求意见工作,同步开展微型公园建设任务摸排工作,力争在市民居住区周边打造更多微型公园,满足群众休憩、娱乐、健身等需要。

随着千园建设的推进,为防止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贵阳市还着手制定了《贵阳市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今后将按照分级、分类的要求,对全市上千座公园进行管理,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标准不放松、效果不打折、功能不单一”。

Tags:千园之城目标 距离贵阳越来越近   贵阳   千园之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