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院士论数风流才子纪晓岚qvod据:大数据从“云端”走来 引领人类未来

网络整理 2017-05-26 同城信息

5月25日上午,第二届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在贵阳举行。邬贺铨、陈润生、徐宗本等多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会,共同探讨了大数据科学引领与创新。

论坛现场

本届大数据科学与工程会议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主办,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承办,旨在促进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充分融合,全方位展示国内外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成果,使大数据技术真正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发展。

从2014年开始,大数据先后四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系统性、权威性的文件,提出了我国大数据的顶层设计。2017年工信部出台了产业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数博会作为首个博览会,有效的促进了大会的发展和应用,有利的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作为数博会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之一,在本届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上各位专家就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

论坛现场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我们大量企业的数据是手写的,存在文件柜里面的。随着工业现场的出现,我们可以及时的收集到各种数据。工业开放出来以后,我们有了生产自动化的协议,有共同的数据结构,传感器,企业机构到企业间的转化。”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言,大数据正在从概念一步步走向实践。

“未来20年最有潜力,根本上改变制造产业的是大数据。”邬贺铨说道。大数据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潜力和创新空间。“精准医学的本质一句话,就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近代生物医学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得到了以遗传密码为基础的大数据,任何人可以得到自己的遗传密码。而这些遗传密码的分析,分析什么?分析正常人和得了肿瘤的人的分析,遗传密码是哪些不同的,就可以得到信息。”为了向大家详尽的阐述大数据对精准医学发展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大量生动的事例向大家做了阐释。

论坛现场

大数据与AI携手前进,二者常被比喻成哺育天才的奶粉和拥有无限潜力的婴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郭毅可认为,今天的AI实际上是发展大数据的一个部分,没有大数据AI跟过去就没有什么区别。目前AI的发展在于对大数据的深度学习,这一发展已经走向实用阶段,我们已经到了新的智能文明的前夜。

大数据在工业制造,精准医学、AI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但是分析大数据和处理大数据并不简单。“过去处理大数据更多是讲一讲这个数据的整体和大体呈现的规律。现在说实话,人们的要求更多了,更多的考虑知识智能决策。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不说,挑战是什么了,要说根本的挑战,就是传统的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论不太适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对大数据分析面临的挑战做了详尽的分析。

在本届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上,4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获得了全场阵阵掌声,原预计200人参加的会议,实际参会人数达到了350余人。(通讯员:任丽虹)

Tags:院士论数据:大数据从“云端”走来 引领人类未来   数博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