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全方位护航 贵阳误炊权裾扬帆闯蓝海

网络整理 2017-05-24 同城信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生态环境宜居宜业、平台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后发优势凸显……毫无疑问,贵阳发展大数据,拥有诸多有利条件。

信息产业基础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不强、技术和人才积淀不够……毋庸讳言,贵阳发展大数据也存在一些短板。

图片来源于腾讯房产贵阳站

发展智力密集型的大数据产业,既能充分发挥贵阳市的资源禀赋,又能有效破解贵阳市的发展瓶颈,是贵阳市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为此,贵阳先行先试,做强长板、补齐短板,在机制、人才、立法等方面,构筑起大数据发展的保障体系,为勇闯大数据蓝海、站上发展潮头护航。

如今,贵阳发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功能,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贵阳大数据及关联产业规模总量达1302亿元,占全省“半壁江山”。

创新机制 增添底气

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建立,让贵阳大数据无中生有、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京筑合作,便是一个重要开端。

2013年9月,贵阳市与北京市科委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拉开帷幕。在创新驱动发展认知上的高度一致,让贵阳和北京共同选择了大数据,把它作为推动贵阳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贵阳与北京共建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为两地技术交易开辟了绿色通道,打通科技与产业间的“最后一公里”,使千里之外的贵阳,在科技资源共享上与北京实现“同城待遇”;京筑共建“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打造跨学科、专业性、国际化、开放型、跨区域协作的创新型智库平台,构建产学研用共享机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北京模式”,在贵阳不断得到实践。

在京筑两地共同努力下,2016年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而贵阳在试验区中发挥着核心区功能。国家各部委的信任与支持,使得京筑两地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广、潜力越来越大。

2014年,《贵阳大数据产业行动计划》发布,《行动计划》明确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筹,建立与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的长效交流合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两地干部的挂职交流等。同时,通过落实中关村企业落地项目优惠政策,鼓励贵阳市本地企业与中关村大数据企业进行多层次合作,对理念交流、管理输入、人才引进、市场合作等多方面的项目给予资金资助。

京筑合作纵深推进,为贵阳利用大数据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实现既“赶”又“转”双重任务,发挥“火车头”“发动机”作用注入了强大动力。

京筑合作,是贵阳市大数据发展机制建设的一个缩影。贵阳还从安全保障、人才激励等方面,全面做好大数据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让大数据发展更加底气十足。

汇聚英才 铆足后劲

引进院士或长江学者1名,引进博士3名,培养通信、互联网方面高级工程师5名、中级工程师20名,与贵州大学合作建立大数据实习实训基地……这是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来五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Tags:全方位护航 贵阳扬帆闯蓝海   贵阳市   大数据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