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泸州斗破苍穹漫画爱优漫客运市场“专车”泛滥 打“网约车”旗号非法营运

网络整理 2017-03-28 同城信息

披着“网约车”外衣 游离在部门监管之外 泸州(微博 微信)客运市场“专车”泛滥

市民王女士去叙永办事,按照以前的习惯,她会早点收拾好,然后乘公交车前往车站,买票坐专线大巴车到叙永。而现在,她通过一个拼车的聊天群,提前约好“专线车”上门接她。在王女士看来,这种上门服务的专车接送很方便。

其实,无论是坐客车还是“专线车”,对广大乘客来说,便捷、实惠的出行方式都很受欢迎。然而,像王女士这样在预约“专线车”前,是否想过这些车是什么样的车,安全性能有保障吗?驾驶员技术过关吗?出了事情保险公司会理赔吗?

记者调查发现,在泸州客运市场上,私家车打着“网约快车”、“顺风车”的旗号从事非法专线营运的公司和车辆并不少见。借助市民身边的各种网络聊天平台、街头名片,以及穿梭在客运车站周边的组客人员,泸州拼车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现象

三区四县都有“专线车”公司

多以“租赁公司”等形式存在

无论市区还是县城,“专线车”的预约电话随处可见。有不少市民的手机里都存有几个“专线车”调度中心的电话号码,拨打后不出20分钟,私家车就能到达指定地点候客。

泸州的“专线车”市场繁荣到什么程度?记者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消息:谁知道泸州到成都的“黑猪儿”电话?不一会儿就有朋友提供了好几个电话号码。在和一名专线车驾驶员的闲聊中,得知泸州三区四县都成立有“专线车”公司,这类公司大多以“租赁公司”、“同城约车”等形式存在。粗略估计,目前在泸州从事非法营运的私家车不低于1000辆,类似于“同城约车”、租赁服务这样的公司起码有三四十家。

前几天,在叙永某乡镇小学教书的李女士通过拼车群,电话联系了一辆前往泸州的“专线车”。下午4点过,一辆成色老旧的轿车在西外车站接到李女士。司机称,他马上要去城里接两位客人,让李女士先上车。

在城里,“专线车”先后到杨武坊、陕西街接到另外两位乘客,因车里还差一人才能坐满。驾驶员表示还要再等一会儿,这时,李女士上车已有半个多小时。再等半小时后,还没有乘客上车,车上三人已不耐烦,纷纷表示,如果该车还不走,就下车,驾驶员只好开车向泸州出发。

没想到上高速后,驾驶员接了一个电话后说,还要到兴隆场接个人。接到乘客后,驾驶员又说,由于车费收得低,跑高速要过路费,自己没得赚,还是跑老路。此后,“专线车”一路飞奔,直到晚上7点李女士才到达泸州,比预计的时间推迟了1个半小时。

客源

“拼车群”挤入上千人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网聊平台中以“泸州拼车”建的群不计其数。远点的有泸州至成都、重庆、贵阳、遵义等地,近的有古蔺、叙永、合江、赤水等,几乎把泸州本地客运车辆所运行的范围都覆盖了。其中,有的拼车群成员多达数千人,以泸州至古蔺路线建立的一个聊天群来看,群友多达2000余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要加入这些群很容易,只要是有搭车要求都可入群,不需要群主审核。为此,记者以拼车人的身份进入了该群,并在平台发布了搭车请求,短短1分钟内,就有8位车主弹开私聊窗口询问出车时间、几人坐车等。

另外,每个“乘车群”都会公布实时发车信息,提供几点出发、还剩几个空位、个人联系电话等。群内随时发布私家车主招募加盟的广告,也有个人发布的“顺风车”信息,但一般这样的信息不会主动留下电话号码,需进一步私聊。

此外,群友可通过加好友进行联系,车主在聊天后,会主动告诉消费者自己的社交帐号,以方便随时语音联系。

车主

可包车 也可夜间超载旅客

一个名为“城际网约快车”的群里,群内车主来自不同的“车队”,价格大多一致,以市内短途与市外中短途居多,可以整车包车,包车价格可商议,差价20元至50元不等。

记者询问其中一位车主,如果3个大人带1个小孩,是否可包车?对方称可包车,在总价上可少20元。记者再问可否4个大人带1个小孩坐车时,该车主表示,白天不行,但晚上可以。

对于车辆超员载人的安全问题,另一位车主说:“我们就是吃安全这碗饭的,你放心,我们司机更紧张安全问题。”该车主告诉记者,他经营的线路从泸州客运中心站开建起就已经存在了,是泸州最早做这类营运生意的,经他联络负责接人的私家车和别家比有一个优势,车子最差都是10万左右的合资车,且基本车龄不超过一年。

公司

公司和车主的双赢模式

记者以想要带车加盟的方式,联系到一家设在西南商贸城附近的拼车服务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加入公司要根据所选择的经营线路,先交1万元左右的保证金且不得退还。签订协议后,要求车主不得转让所谓的经营权,公司会口头上保证每个月让你跑多少趟,同时每个月还要交一两千不等的管理费。

当记者问及这样的经营方式合法吗?是否会被运管人员查扣?该负责人表示,出去说是网约车,实在被查到了,就只有交罚款,而罚款一般都由车主承担一部分,线上跑的其他车主分担一部分,公司再承担一点。如果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事故,由个人承担,公司要求每辆车都要把保险买足。

记者调查发现,像这种有组织、有调度、有经营线路的所谓租赁公司、网约车平台,泸州市场不下10家。他们靠着不需要投入、坐地收钱的模式,近年来干得风生水起。这些公司成立的调度中心,将上千辆私家车组织起来进行公司化运作,这已是泸州“专线车”市场的最大特色。调度中心负责接听乘客电话,给加盟私家车配客,抽取10%的组客提成。每家调度中心组织起来的私家车少则10多辆,多达百辆,每月的配客费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而开支仅是电话费,实在是一本万利。

据测算,“专线车”也不会少挣。以泸州到成都线路为例,每辆私家车坐4名乘客,收取120元/人的车费,除去100元过路费、48元提成和150元油钱,单程利润200元左右。如果一辆车每天跑一个来回,除去折旧费,每个月跑20天纯收入不少于6000元。

运管

乘坐“专线车”安全无保障

据了解,“专线车”之所以盛行,主要因为市场需求量较大,上门接送这种模式很受市民青睐。家住龙透关的张女士认为,乘坐大巴车很麻烦,要先去车站等车,到了目的地车站后还要转车,乘坐“专线车”的价格略贵了一点,但可以接送到指定地点。

“专线车”的确方便群众出行,但安全呢?泸州市运管局法宣科工作人员说,那些披着“网约车”外衣的私家“专线车”就是非法营运车辆。对此类车辆,泸州市运管局在各区县分局均设有“打非办”进行专项纠违,但由于这类违法车辆存在流动性大,且违法证据不好掌握等问题,执法过程中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果执法人员接到市民举报,一般都是与交警共同联合执法,及时赶到现场纠违和查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对于涉嫌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辆,将被处以3万元至10万元的罚款。

泸州市运管处提醒,市民出门不要乘坐无营运资质的非法营运车,一旦途中乘客遇到伤亡情况,或因找不到依据而无法维权。另外,若产生途中甩客、临时加价、延误时间等情况,乘客也是投诉无门。如果遇到非法营运车辆上路运行,市民可通过拍摄视频、录音等方式记录证据,并拨打12328进行举报。

Tags:泸州客运市场“专车”泛滥 打“网约车”旗号非法营运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