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中青评论:二线城市人才战略要着眼于qq游戏慧眼神探长期、整体人才资源变化

网络整理 2017-07-28 本地信息
(原标题:中青评论:二线城市人才战略要着眼于长期、整体人才资源变化)

武汉、成都、长沙、郑州、杭州、青岛、厦门、福州……多座二线城市卷入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硝烟弥漫”,很多城市祭出大招。在成都,只要你本科毕业,不管有没有个人住房和稳定工作,持毕业证即可申请落户,大学毕业生来求职还可以获得短期免费住宿。7月20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办证大厅内迎来了因“新政”受惠的大学生,来自达州的苏玉洁正在整理落户资料。二线城市开价抢人,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二线城市自产人才保有量欠缺,一些高等教育资源薄弱的二线城市,本地较少一流大学,面临“人才荒”的严峻形势;二是近年来二线城市纷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一个鲜明的例子是,西部城市贵阳借助全国大数据中心的优势,实现了新兴产业的弯道超车。人才争夺战,还反映了全国人才分布的不平衡格局。一些一线城市人才出现“拥堵”乃至“溢出”,以至于有人发出“假装在生活”的感慨,而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有所欠缺。房子、户口和钱,是年轻人关注、实际影响生活的指标。简化落户条件,提供保障性住房,提高薪资水平,无疑是人才战中的战略武器。不来虚的,只来实的,重视人才就要坦坦荡荡,不打诳语。然而,如果人才争夺战只是对存量人才的争夺,那么其实质意义就不如象征意义,二线城市要从根本上走出“人才荒”,就必须创造人才资源的增量,从根本上扭转人才分布不平衡的趋势。理想的人才流动应该处于动态平衡中。前些年有人说“逃离北上广”,后来又有“逃回北上广”,反反复复的流动让外界迷惑,也带偏了舆论。其实,“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一线城市人才资源的变化,恐怕不宜高估。很多人既没有逃跑,也没有逃回,朝着自己的理想坚定奋斗才是更普遍的抉择。“北上广”之所以没有刻意参加这一轮人才争夺战,是因为这些地方吸引人才的底气还在。二线城市的人才战略也要遵循这个规律,不要把短时期、部分人群的流动当成最终结果,而要着眼于长期的、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变化。比如户口,固然对一个人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但是,往往是一个人择定了心中宜居之地,才会考虑有没有户口的问题。在北京和上海,户口固然是具有诱惑力的指标,但是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户口并不成为问题,它只是一张认可你是当地居民的法律证明而已。从这个角度看,二线城市争夺人才的方法,和一线城市影响人才去留的因素,并不在一个维度上。很多在一线城市让人焦头烂额的问题,在二线城市本来就不是问题。二线城市的人才战需要打得更激烈一点,从存量分配转为增量竞争,关键还在于人才环境的改善。很多二线城市还没有一所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处于被动局面。一些地方对“外地人”还不够包容,本地人在职场上更为如鱼得水。上升遭遇天花板也是二线城市留不住高端人才的原因之一,与其花重金招来几个“诺贝尔奖得主”撑场面,不如扩大年轻人才的成长空间。尊重市场规律,还要避免刻意地把人分个三六九等。本科生可以享受优待,那么高级技工呢?一个城市需要白领工作者,也需要大量服务业从业者,有人坐在凉爽的办公室里吃盒饭,却没有人顶着烈日送外卖,这样的人力环境显然难以长久维持。打造全方面吸引人才的环境,政府可以引导,但不能包办,这应当成为一项常识。(原题为《主打房子、户口和钱,二线城市的人才战让你不再假装生活?|中青快评》)

(原标题:中青评论:二线城市人才战略要着眼于长期、整体人才资源变化)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