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科技创咦哇噢新 引领支撑

网络整理 2017-07-11 本地信息
(原标题:科技创新引领支撑)

  【案例】  5月17日,《山西省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提交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显然,作为资源型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山西要有效破解资源诅咒,在转型升级上迈出重大步伐,就要致力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剖析】

科技创新的新动力  刘栩(太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室助理研究员)

  若说大飞机上天、航母下水、量子计算机问世……这些“大国重器”的接踵而至对于国人的意义体现为网络刷屏的自豪,那新四大发明——“网购、支付宝、高铁和共享单车”——已然在改变着国人的现实生活。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行”再到局部领域“领跑”世界的完美逆袭。逆袭是如何发生的呢?  适合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为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提供了正确方向。从“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普及,再到“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我们不断探索科技兴邦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大大大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在理论上成功地解决了在当前一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地位、动力、方向、路径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较为完善的制度支撑体系为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提供了根本保障。一方面,从“两弹一星”到航母下水,之所以能不断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实现弯道超车,一大法宝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最大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与现实支撑。如随着《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制度性文件的先后出台,制度创新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自强不息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为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提供了现实支持。人才是一切的关键,再好的战略与制度都需要科技工作者去具体执行。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00多万人,他们分布在全国200多个重点实验室、350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5000多个独立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及近8000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之中。从冒着狂沙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漠中风餐露宿,到在现代化的实验室里为科技突破而奉献青春,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意志从未改变。当前,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正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甘于奉献、敢于攻关的大无畏精神的具体体现。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离不开科技发展。实现中国梦,科技是动力、是支撑,而科技的发展既需要正确的战略指导,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撑与制度保障,更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换道超车的新路径  王彦鑫(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吹响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的新时期,科技创新成为“十三五”时期全国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山西省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科技创新能力排名靠后、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大,也是客观事实。因此,山西省科技创新实现赶超必须选择新的发展路径。贵阳几年间专注发展大数据产业,其经济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大数据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58%以上。由一个传统产业主导变为科技产业主导,块状经济结构变为网状经济结构,由人才净输出城市到出现“贵漂”现象。贵阳的华丽转身证明:换道超车是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实施换道超车,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领导层面首先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着眼未来,超前谋划。要坚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找准主攻方向,前膽性布局,选准突破路径,部署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载体,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实施换道超车,必须重新认识科技创新。山西的科技创新必须有选择、有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科技创新的灵魂是人才,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是环境”,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元素,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源泉,直接决定科技创新的结果。互联网时代,产业集群式发展和“双创”推进,科技创新的主体更多元,科技创新的周期更短,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样。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实施换道超车,必须营造创新环境。在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已突破了时空限制,各地的竞争已聚积在综合环境上,这些已被北京、深圳、贵州的实践所证明。微观上,着重打造创新引擎,构建大产业平台;借鉴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的形式,建立连接创业家、企业家和科学家的桥梁与平台;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建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融合互动发展体系。宏观上,科技环境的营造需要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持续供给。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系列举措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特别是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无审批管理决定,从速度、超前性、落实、质量等方面综合发力。  可以预见,唱响人说山西好环境指日可待,山西科技创新的辉煌就在眼前。

(原标题:科技创新引领支撑)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