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20年前的心愿育满芊,如今总算是了了”

网络整理 2017-06-17 本地信息
(原标题:“20年前的心愿,如今总算是了了”)

说起“王大炮”,在龙广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前不久,记者在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见到了传说中的“王大炮”——1米8的个子、黝黑的脸庞、嗓门大、风风火火,就是走起路来有点一瘸一拐。虽然腿脚不灵便,但他还是拉着记者走进了附近的一家服装加工厂,车间里30多名易地搬迁贫困妇女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

“这个加工厂就是我牵头成立的,雇的都是当地老百姓,一年工资有3万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王大炮”说,“20多年前的心愿,如今总算是了了。”

“王大炮”本名王秉跃,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龙广镇人,1979年参军入伍打过仗,还立了三等功。他那条病腿就是当年在战场上落下的。

1985年退伍回乡,在外漂泊多年,看到贫困依旧的家乡,他落泪了。当时的王秉跃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但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山里,想要赚钱谈何容易。无论怎么劝,村民都不相信在这山旮旯里还能赚钱。“王大炮”撂下了狠话:“都不相信,我就做给你们看。”

拿着身上仅有的一点钱,王秉跃买了两头猪,每天天不亮就上山打猪草,风餐露宿,但没技术又没资金,他很快败下阵来。但王秉跃没有放弃。1988年他考上了贵阳市卫生学校,毕业回来后就成了村里的一名统计员,20多年里他一路干到了龙广镇人大大大。虽然自己的日子好了,但他并没有忘记20多年前的那个心愿。

在过去的5年里,贵州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仅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还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当地群众创业热情高涨。2012年,工龄满30年的王秉跃选择了提前退休,他说他要完成自己的心愿。

“战争年代我们军人能攻下敌人的山头,脱贫攻坚我们老兵也要冲在第一线。”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王秉跃拿出自己的6万元退休金,带着当地的几个贫困户一起去广东学技术、接订单,并在家乡成立了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很快企业就见到了效益。目前王秉跃已经牵头成立了18家小微企业,涉及服装加工、蔬菜种植、电子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

王秉跃今年57岁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但他现在又有了新的心愿:“我们准备建一个退役军人创业示范营地,里面有种鸡基地,有驾校,有水产养殖……再过几年你来看吧,整个龙广镇都不得了啊!”

据新华社贵阳6月16日电

(原标题:“20年前的心愿,如今总算是了了”)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