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州铜仁大健康产业强势起飞年轻就要对味伴奏(二)

网络整理 2017-06-04 本地信息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州铜仁大健康产业强势起飞)

“养”字突破凸显铜仁特色

大健康产业有着其他产业难以企及的产业宽度。

仅拿其核心的“医养健管”来说,就有以“医”为支撑的健康医疗事业和健康药食材产业、以“养”为支撑的健康养生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健康运动产业,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随便挑一个枝丫,都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投资能力、资源储备和时间成本,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地方在全产业链上齐头并进。铜仁必须在产业起势时选定突破重点,破其一点,带活全局。

在对大健康产业诸多业态进行甄别筛选后,铜仁市明确把“医药养生、旅游养心、运动康体”三个重点作为发展方向,尤其把“养”字作为产业发展主线。

铜仁这样抉择是有理由的。

首先是资源类型更能支撑住医养、养生、养老产业。好的空气、旅游地、水资源、文化资源、交通资源,铜仁是优势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希望也在山水。从大健康产业“医、养、健、管”4大业态上看,“养”和“健”是最贴近铜仁资源实际的。

其次是谋求差异化发展道路。全省从提出大力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以来,各地都在发力。因为各自特点和发展时段上的差别,有些地方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比如贵阳利用区位优势形成医药生产企业的大量聚集,黔东南利用自身优势打造苗医苗药体系等,铜仁选择在生态文化体验、避暑度假养生、休闲观光度假等医养、康养关联产业上寻求突破,就是让自己的长板更长,特点更突出,从而形成铜仁大健康产业的独特内涵,既可在发展之初避开同质竞争,也可为贵州大健康产业版图增加全新拼版。

铜仁的打算是,通过“养”字突破,形成大健康产业铜仁名片,以此带来游客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有效的新供给,同时集聚发展要素顺势带动大健康其他业态,最终形成“基座扎实、优势突出”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成为支撑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从经济学角度,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独立呈现,核心层、紧密层、关联层、延伸层会形成一种产业生态,生态越好,产业越稳。铜仁从一开始,就把大健康产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核心层面,通过4个融合,补齐4块短板,全力建构这种生态。

将大健康和大旅游融合。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硬件提升,步道、骑行道、温泉疗养、微田园、中医养生等医养、康养元素参与进去,切实拉长旅游景深,实现从观光游向休闲养生体验游的转变。

将大健康与大扶贫融合。将中药材种植、食养作物种植、乡村康养旅游等众多大健康产业业态与大扶贫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规划生态畜牧业、生态茶、中药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等培育成百亿级支柱产业,建设100万亩精品果业、无公害蔬菜、经济林等,全面带动群众致富。

将大健康与大数据融合,围绕健康数据的聚集、融通和应用,充分挖掘大数据在健康管理及服务中的价值,打造数字医养、数字康养。同时将大健康与文化融合,挖掘区域内各类文化积淀,打造养生养心目的地。针对大健康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市场主体、人才等4个急需提升的方面,铜仁也开出药方:全面细化政策,迅速形成一个完备的政策体系,尤其注重按照市场规律界定“政府”和“市场”责权利。开展项目库遴选培育和引资落地工作,改变市场主体显得弱、小、散现状,目前已编制完成15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项目,涉及总投资700亿元。设立首支国家级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武陵山旅游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达300亿元,首期出资45.45亿元,全力为大健康产业融资探路。通过外引内培补齐人才短板,总投资12亿元的全省首所健康高职院校今年9月就将引来首批新生。

全业态健康产业加速崛起

站位高则方向明,路径对则步履顺。

近年来,铜仁市大健康产业呈现跨越发展态势,在项目建设、平台

建设、医疗医改、健康旅游、种植制药、运动健身等大健康全产业链上捷报频传,尤其是康养、医养、康体健身等“养”字号产业异军突起,成为贵州大健康产业版图新贵。

3月29日,江口县太平镇。规划建设的生态养生小镇、休闲体验基地、运动康体基地、健康养老基地,让整个小镇变成了一个硕大的工地,就在今年,这里就将建成接待能力3万人的健康养老养生核心区,前往梵净山的游客,只需前行6公里,就能抵达这里,体验中医馆、药膳、疗养、营养康体,甚至还可以在总占地200余亩的微田园里,过一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日子。

就像是在比赛,石阡县中坝镇,一个温泉水疗养生项目堪堪“吃下”镇子的大半地盘。一期水疗别墅公寓群已经建设完成,大多数内装修安装完成,徜徉其间,“高大上”扑面而来。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