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美媒评美菲军演避开南海争议误炊权裾海域:想让中美菲三方都满意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网络整理 2017-05-19 本地信息
(原标题:美媒评美菲军演避开南海争议海域:想让中美菲三方都满意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5月19日报道美媒称,菲律宾和美国海军本年度的联合演习避开了敏感的南中国海,同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的领导人采取了新步骤,加强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18日报道称,5月8日到19日举行的“肩并肩”演习包括在菲律宾主岛吕宋岛太平洋一侧的奥罗拉省附近海域进行一次救灾演练。北京与马尼拉海上主权存在争议的海域在吕宋岛以西。

报道称,回避有争议海域有利于加强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与中国的友谊。在他上任之前,菲律宾和中国的公开纠纷持续了四年。

杜特尔特已经两次访问中国,并同意就如何管理有争议水域进行会谈。中国去年10月表示愿意提供240亿美元的援助和投资,今年1月又承诺开展价值37亿美元的项目。

分析人士说,在菲律宾的太平洋海岸一侧举行演习,既显示菲律宾支持中国,又是向美国以及菲律宾国内亲美民众重新示好。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爱德华多·阿拉拉尔说:“这让亲美的菲律宾人放心,让他们看到美国人并没有完全离开菲律宾,还是有对话与合作的空间的。所以这些演习只是对菲美关系的校正,好让中国高兴,菲律宾高兴,美国高兴。”

报道称,去年,杜特尔特曾对美国在菲律宾的影响愤怒地提出质疑,并下令美军离开,不过,后来他的多数威胁都没有兑现。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副研究员杜允士说:“海军演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显示马尼拉有意减少菲律宾防御态势的失衡。”

他说:“到目前为止,菲律宾的防御战略、注意力和资源都聚焦在菲律宾的西部走廊,所以杜特尔特总统有意要向国内和国际听众显示,他决心改善国家东部的安全。”

菲律宾和美国官员去年11月就今年的演习规模达成了协议。美国驻马尼拉使馆官员说,演习包括“海上拦截和两栖突击”以及人道援助和反恐努力。美国使馆说,美国派出了一艘海军后勤船、两栖车辆以及超过25架军机。

报道称,对今年的演习为什么选在菲律宾的太平洋海岸,美国使馆不予置评。

资料图片:去年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美国之音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日新联合声明关切南海“紧张”局势中方:特别不合时宜

中新网5月18日电在今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日本和新西兰联合声明关切南海“紧张”局势,并提及南海仲裁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注意到联合声明涉南海有关内容,“我觉得特别不合时宜”。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到访的新西兰大大英格利希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关切南海“紧张”局势,并提及南海仲裁案。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华春莹回应称,我注意到日本和新西兰联合声明涉南海有关内容,我觉得特别不合时宜。

华春莹指出,在中国等南海沿岸国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正不断趋稳向好。近日,印尼、老挝、菲律宾、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国家领导人来华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见会谈时,双方均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积极意愿。今明两天,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在贵阳举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高官会和第23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方将与东盟国家继续就落实《宣言》、推进海上务实合作以及“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探讨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打造更紧密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明天,中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也将举行,中菲双方都期待通过这次会议就有关涉海问题进行友好交流,通过双边对话妥善管控分歧,为最终解决有关争议不断积累条件,并为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华春莹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方还在不遗余力地到处挑事,渲染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紧张局势,对已经被翻页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念念不忘。我们不禁要问:日方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是真心希望看到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还是担心南海局势和平了,稳定了,中国与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关系变得更好了?!我们敦促日方端正心态,多说有利于地区国家间互信的话,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把希望改善中日关系的表态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和行动中去。我们也希望有关域外国家认清地区形势,客观、理性看待南海问题,不要被别的国家所利用,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2017-05-1819:56:01)

【延伸阅读】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高官会在贵阳举行

新华社贵阳5月18日电(记者王卓伦向定杰)中国与东盟国家17日至1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高官会和第21次联合工作组会,中国与东盟十国外交部高官出席了会议。

各方就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加强海上务实合作以及“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探讨,取得了积极成果。各方重申了全面、有效落实《宣言》的重要性,表示将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坚持通过地区规则框架管控分歧,深化海上务实合作,推进“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会议审议通过了“准则”框架。各方积极评价达成“准则”框架的重要意义,强调这是整个“准则”磋商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准则”磋商奠定坚实基础。各方将继续以建设性的态度推进磋商工作,力争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准则”。

此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建立三个技术委员会步骤非文件》、外交高官热线平台试运行结果,并更新了2016-2018年工作计划。

各方表示,今年是《宣言》签署15周年。15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落实《宣言》机制,携手维护了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经济繁荣。展望未来,各方应继续坚持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致力于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2017-05-1819:41:01)

【延伸阅读】我国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郭翔宇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这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这种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其开发难度也很大。这一突破将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今天上午10时许,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位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I号钻井平台上正式宣布,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成功。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总指挥叶建良介绍,“从5月10日正式出气试点火成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连续开采了8天,每天的日产超过了1万方以上。最高日产达到了3.5万方,已经达到了我们原来预定的目标。”

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它俗称“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外形像白色或浅灰色的冰雪块。如果有火源,就能让它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被一些人誉为21世纪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战略资源。预测其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2倍以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产所水合物室主任、试采工程实施项目负责人陆敬安指出,和常规的油气相比,它的能量密度大,而且资源量也非常大。我国南海水合物能达到1000万吨油当量,这是一个什么数据(概念)呢?如果这1000万吨的水合物开发出来,够我国使用178年。

不过,绝大部分天然气水合物埋藏在海底,其开采难度也大。2013年日本曾经尝试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虽然成功出气,但在6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被迫停止。

这次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现场距离香港约有285公里,采气点则在水下,位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到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内。

陆敬安透露,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必须克服苛刻的海底地质条件,开采难度极大。“我们有这样一个说法,开采的时候要小心翼翼,海底底层非常软,我又要在上面做很多的事情。好比在豆腐上放一块铁块一样,铁块比较重,豆腐有比较松软,很容易导致豆腐被压碎,而且要精雕细琢,我们的目的是要在这里钻孔,不要破坏它,不能引起海底的破坏和垮塌,难度非常大。”

从5月10日开始出气,已经累计产出超过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截至今天(18日),已连续产气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以及连续产气超过一周,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同时成功实现这两个指标。

我国科学家们是如何做到的?据了解,他们采取了降压法,把海底原本稳定的压力降低,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条件。之后,把分散在类似海绵空隙里一样的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再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水、砂、气分离核心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总指挥叶建良介绍,“我们这次利用了地层流体抽气法,从单层的考虑降压,变成了关注流体的抽去,通过流体的抽去来保证稳定的降压。降压方案是保证我们这次试采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在国际上从理论到方法的一个技术创新。”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方面表示,此次试采成功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经验。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这次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成功我们优先抢占了理论和技术高地,实现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上的领跑。它将会是继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的,我国引领的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将会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2017-05-1818:21:01)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在南海永暑礁部署火箭炮可阻挡敌方“战斗蛙人”

参考消息网5月18日报道外媒称,据一家官方报纸说,中国在南中国海一个有争议的岛礁上部署了火箭炮,以阻挡他国战斗潜水员。中国曾表示,它在南中国海岛礁上进行的军事建设将局限于必要的防御设施,还说中方可以在自己的领土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据路透社5月17日报道,对于中国将南中国海岛礁军事化的做法,美国提出了批评,并通过定期在这些岛礁附近进行海空巡航来强调航行自由的重要性。这些举动激怒了北京。

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已经在南沙群岛的永暑礁上部署了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CS/AR1型55毫米反蛙人火箭炮,它拥有发现、识别和攻击敌方战斗蛙人的能力。

报道称,永暑礁由中国控制,但菲律宾、越南等也声称对其拥有主权。

中国媒体没有说这一火箭炮系统是何时部署的,但表示这是2014年5月开始的应对行动的一部分,当时越南潜水员在西沙群岛放置了大量渔网。

资料图:2016年1月5日,守卫在南沙群岛永暑礁上的海军官兵。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7-05-1811:51:42)

【延伸阅读】日媒渲染南海局势,称东南亚各国竞相增强海上装备

参考消息网5月18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5月17日报道称,东南亚各国相继开始增强海洋军备。新加坡16日签署协议,从德国购买2艘潜艇。泰国也从中国购买潜艇。菲律宾在推进部署日本提供的巡逻船。在中国增强南海活动、与美国斗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东南亚各国正重新构建当前的防卫能力。

新加坡国防部16日签署了从德国企业购买2艘潜艇的协议。该国2013年已经决定购买2艘同类型的潜艇,以推进老旧军舰的更新换代,增强装备。随着海上贸易的扩大,通行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增加,新加坡希望确保海上交通线的安全。

新加坡海军15日举行了首次国际海事检阅大会。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在仪式上强调了增强海军的成果,他表示:“50年前海军成立时,只有2艘木船,现在则开始拥有护卫舰、潜艇等最新战力。”

泰国军政府最近与中方签署协议,准备用135亿泰铢(1美元约合34泰铢)从中国购买1艘常规动力潜艇,最终要从中国采购3艘潜艇。

东南亚各国军队过去都拥有强大的陆军,用以对抗国内的反政府势力。但近年来,随着海上贸易的扩大,各国开始将重心转向强化海军的海上安保体制。

菲律宾的海岸警卫队本月上旬向位于吕宋岛以东250公里的贝纳姆海隆海域派遣了由日本提供的巡逻船。去年,中国船只在此进行探测,引起菲律宾的警惕。日本计划2018年前陆续向菲律宾提供10艘全长40米级巡逻船,目前已经交付3艘。日本还计划提供给菲律宾2艘90米级的大型巡逻船。

越南从俄罗斯购买了6艘基洛级潜艇,最后一艘也已于今年1月部署在南部金兰湾基地。2016年,美国全面解禁了自越南战争以来一直禁止的对越武器出口,今后,越南也可以购买美国武器。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调查,新加坡等东南亚主要5国在2016年之前的5年里,军费增幅全都达到2位数,印尼与越南增幅甚至超过60%。2016年武器进口国排名中,有7个东南亚国家进入了前40名。

东南亚各国之所以增强军备,是因为受到在南海推进军事基地化的中国的刺激。其他原因也包括这些国家经济实力提升,预算增加,以及日本等国扩大提供防卫装备。

菲律宾原有的巡逻船大多已经老化,2012年,在黄岩岛菲律宾巡逻船与中国公务船发生对峙,最终不得不在更为先进的中国装备面前撤退。菲律宾2016年军费比2011年增长近40%,正加速推进装备现代化。

各国都不想与中国发生军事对立,但结果上却呈现出军备竞赛的局面,围绕南海的火种可能愈演愈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参加新加坡国际阅舰式的各国海军舰艇。

(2017-05-1810:02:00)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原标题:美媒评美菲军演避开南海争议海域:想让中美菲三方都满意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