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穗企投产超能力魔法学院可助黔货出山”

网络整理 2017-04-26 本地信息
(原标题:“穗企投产可助黔货出山”)

“五一”将近,广州华南植物园引种9年的鸽子花开了。而在1200公里之外,被誉为鸽子花城的纳雍举行首届旅游文化周,迎来了花城广州的文人、媒体采风采访团。19日至23日,“广州文人写纳雍”“广州媒体看纳雍”活动让两个花城结缘,也开启了天河、纳雍对口帮扶、互利共赢的里程。

南方日报记者昌道励发自贵州

天河制定“五个纳雍”帮扶计划

去年11月,天河区开始对口帮扶贵州省纳雍县。今年初,双方共同确定了“广州媒体看纳雍、广州文人写纳雍、百万老广游纳雍、百家企业投纳雍、纳雍特产进都市”的“五个纳雍”帮扶计划。

在纳雍首届旅游文化周媒体见面会上,纳雍县副县长鲍曙光介绍,纳雍地处贵州西部、毕节东南部,面积2448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人。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艺术独特,享有中国珙桐之乡、滚山珠艺术之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玛瑙红樱桃之乡的美誉。2016年以来,贵州省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行动,纳雍通过评级入库的旅游资源单体有792个。

随着杭瑞高速、厦蓉高速及织纳铁路穿境而过,纳雍已实现1小时到达省城贵阳,3小时到达云南昆明,2小时融入成渝经济圈,5小时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我们正在打造全域旅游,加强旅游项目建设。”纳雍县委副大大何旭说,希望纳雍能以优质的旅游资源吸引来自广州的游客,同时也欢迎广州的企业到纳雍投资发展。

据天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纳雍的旅游业发展,“携程”“酷旅”等企业已在各自平台上推介当地旅游资源,以最快速度提升当地旅游资源形象。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旅游产业研究院的专家则对当地旅游产业的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老广有望吃上贵州玛瑙红樱桃

樱桃是非常受广州市民喜欢的水果。在纳雍街头,随处可见一筐筐甜香可口的玛瑙红樱桃。玛瑙红樱桃属中国大樱桃品系,是春末夏初最早上市的水果。成熟果子鲜红亮丽,红中透紫,像晶莹剔透的红玛瑙,玛瑙红樱桃因此而得名。

据介绍,纳雍县厍东关乡是玛瑙红樱桃的原产地,全乡种植面积3万亩。纳雍县厍东关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种植玛瑙红樱桃初产期(第3年投产后),平均每亩投入费用1500元(含种苗费、土地费、肥料费、部分管理费),每亩可产樱桃420公斤。按现价20元/公斤计算,每亩可收入8400元,再除去采收费2元/公斤共840元、每亩可获纯收入6060元。而传统种植玉米每亩可获纯收入310元,与之相比,种植玛瑙红樱桃是传统种植玉米的18倍。

纳雍县厍东关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采取合资、独资、联办等形式,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发展玛瑙红樱桃产业,利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计划用2—3年时间,在全乡范围内发展种植玛瑙红樱桃5万亩。同时,这里还将组建玛瑙红樱桃科研所,建设万吨冷库,提高玛瑙红樱桃保鲜时间。“欢迎广州企业前来投产”。

事实上,“纳雍特产进都市”已初步开启。今年春节前后,天河区体育中心花市专门为纳雍设置档口,推介当地的旅游资源和优质农副产品,实现了“黔货出山”。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老广也能吃到纳雍的玛瑙红樱桃了。

纵深

探索“产业扶贫+民生兜底”精准扶贫模式

天河投近5亿撬动200亿扶贫

引入高端资源为贫困地区打造区域经济引擎和产业强村,将金融总部、电商总部引入贫困地区,修水厂、修路和新建学校、医院……近年来,天河区探索出“产业扶贫+民生兜底”的精准扶贫模式,让农村、农民和农产品能够与世界互联,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迄今,天河区在扶贫攻坚中累计财政投入资金近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超过200亿元,帮扶脱贫总人数14200多人,实现脱贫率百分之百。2016年,天河区帮扶兴宁市考核成绩获全省最高分,清远市(包括连山县)产业帮扶工作评为全省第一,帮扶增城正果工作在全市考核名列前茅。

引入高端资源打造产业强村

贫困村的集体收入为零,贫困劳动力缺乏就业创业的途径。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摘掉贫困的帽子,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在兴宁工业园,天河区和兴宁市共同打造兴宁产业转移产业园。3年来,天河区共牵头引入大项目37个,投资总额110多亿元,为兴宁地区提供了逾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包括大城环美、立讯精密、南粤太阳能、尚善光电、天宇生物、星光家私等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保仪油茶,均在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投产。

“在天河区和兴宁市共建产业园之初,园区税收只有4850万元。两年后,园区税收已达1.08亿元,短时间就翻了一倍。”天河区驻兴宁市工作队队长林晓刚表示,他们还积极引导帮扶的贫困村各出资50万元入股园区,让这些村集体长期获得收益。

除了为贫困地区打造区域经济引擎,天河还围绕镇村一级,提供了大量中小型“产业扶贫”项目,打造系列“产业强村”。

在兴宁黄陂镇龙溪村,帮扶单位天河区教育局投入125万元建成生姜加工厂,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0余万元的收入,还带动周边村民种姜致富,解决了约20名贫困村民的就业问题。

天河区财政局筹集了75万元资金,在对口帮扶的兴宁水口镇洋槐村打造了一个面积约500亩的山茶油种植基地。亩均年收入可达到4000元,预计丰产期的年产值将超过100万元,为该村留下了宝贵的“绿色银行”。

为金融、电商企业走进贫困地区牵线搭桥

天河CBD是广州市高科技行业、金融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帮贫困地区引入“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成为天河盘活贫困地区经济的重要举措。天河驻连山工作队队长吴淋坚说,农户有好的产品和想法,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筹资,等到了收获期还可以拿农产品来还贷抵息。

经过天河区和驻连山工作队的牵线搭桥,总部位于天河CBD的正勤金融在连山县建设“电商总部”。正勤金融总经理廖耀辉介绍,农村、农业和农民需要资金,也希望把农产品卖出去,“在连山、兴宁等贫困地区,我们不仅会参与金融扶贫,也会集中打造统一的电商平台,帮助当地的农特产品销售出去。”

截至目前,正勤金融为连山6个农业项目提供的众筹资金达100万元,还为兴宁种植当地柚子、蔬菜、灵芝等优质产品提供资金100多万元。今年4月,该公司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大米、香菇、花生、菜干和蜂蜜等连山农特产品,销售金额已超过80万元。

开展“民心工程”解决群众疾苦

除了产业扶贫,天河扶贫干部还听“民声”重“民生”,解决群众疾苦。

增城正果镇10多年前修建的水厂已经老旧不堪使用,水质堪忧。天河区迅速投入3700万元建设水厂,解决群众用水的“老大难”问题,已覆盖镇区及13个行政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在兴宁黄陂镇联丰村,村民下田干活需走过一段1.5公里的路,但这条路破损严重,导致行路难,运输车辆也无法通过。来自天河区东站管委会的帮扶干部进驻以后,仅仅花了2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拖了十几年的难题,同时修建完善了农田周边的灌溉设施。

在清远连山县,为解决山区群众就医难、上学难的问题,天河区投入1000万元支持连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大楼,预计2017年投入使用。天河还投入200万元支持福堂镇等四镇卫生院升级改造,改善连山县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前,天河区投入800万元改造新建的连山职业学校已投入使用,接下来还将规划援建一所镇级中学教学楼作为2017年帮扶民生项目的重点。

(原标题:“穗企投产可助黔货出山”)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