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天宁寺塔,以及北京天宁寺简介和历史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北京西城天宁寺塔介绍
天宁寺塔,称没尘天宁寺舍利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北滨河路天宁寺,建设于辽代。
天宁寺在北魏孝文帝时叫光林寺,隋仁寿二年改名弘业寺,唐代叫天王寺,以后历代都进行改建和修缮,寺名也更换几次,到明永乐二年(1404),才名天宁寺。辽代在寺后建塔,元末寺院毁罩渣于兵火,只余高塔。天宁寺塔是北京现存古建筑中最古老一个,也是中国现存密檐式砖塔中较典型一座。现存天宁寺塔是辽所建,个别细部在明、清时重枯闷禅修过,经过九百多年风雨考验依旧完整,为北京最珍贵建筑艺术遗物之一。
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证,天宁寺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
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二、北京千年古塔——天宁寺古塔
到北京天宁寺游玩的人都会绕着天宁寺佛塔走上几圈,然后再拜上几拜。
天宁寺,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北京创建年代最早的寺院之一,初建于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时,原名"光林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隋代仁寿年间(公元602年)改名弘业寺。
隋仁寿二年(602年),改名"弘业寺",并建了石塔。唐代叫"天王寺"。元末寺毁於兵火,明重建寺院,宣德时改称"天宁寺"(1435年)。现存殿宇为清代重修。
相传隋文帝未称帝时,一印度高僧送他一袋舍利,他登上帝位后,在仁寿年间将舍利分送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门寺、天宁寺均为其一。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
天宁寺塔是中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比较典型的一座,初建时的塔为木塔,有台阶可上,后塔毁。唐开元年间(公元712年),弘业寺改称天王寺。到了辽代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公元1119—1120年),于寺内建实心八角十三层舍利砖塔。
现存的天宁寺塔是辽代南京城的京塔,今天的北京市西南也正是辽代南京城的城址所在地。天宁寺塔是辽代密檐式塔的杰出代表,是辽塔的典型之作。
元朝末年,天宁寺遭到灭顶之灾,整座寺庙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仅余孤塔。明袜拦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重建寺庙,依辽代原状更换舍利塔基座砖雕。
清代到民国,曾多次对天宁寺进行过修缮。清乾隆年间为休市,将塔顶辽代铁塔刹改为砖砌宝顶。
1991大修时,在塔顶拆出当李盯时的建塔碑,此碑印证了此塔为辽代所建。
如今的天宁寺,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
天宁寺舍利塔通高57.8米,矗立在一个方形砖砌平台之上。平台以上是上下两层八角须弥形基座,下层须弥座束腰中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壶门形龛,龛内雕有一尊自内向外伸出的狮头,这些狮头雕刻的十分精细,形神兼备。龛与龛之间雕刻缠枝莲、蒲草茨菇、水生植物的图案,其中莲花和莲叶的图案造型各异、姿态丰富。在须弥座转角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力士像赤裸着上身,全身肌肉紧绷,双手承托着须弥座的上枋。
上层须弥座之上为砖雕仿木斗拱承托塔台和雕有一周护栏告扰胡的平座,平座上雕刻的缠枝莲、宝相花等纹饰姿态各异、细腻精美、典雅娟秀。平座之上是三层巨大的仰莲瓣,以承托巨大的塔身。仰莲瓣原为铁质,每月初八寺僧在其中注油,点燃三百六十盏灯以供佛祖。每当此时,灯光将塔身照得通明,与天上星月相映生辉。远近百姓聚众观灯,飞火流萤,共同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塔身为八角形,第一层塔身较高,正面朝南,为全部塔身雕饰的重点。八角为八个突出的半圆形立柱,与塔身连为一体。在立柱上面浮雕有一上一下、龙首相对、张牙舞爪、吞云吐雾盘旋的蛟龙。古龙的威武气势,显示出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水平。整座塔身上的浮雕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手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可惜的是,历经时代风雨的侵蚀,塔身上的浮雕大都残损严重,只有正南和西南两面的佛像保存相对较好。但它仍不失为中国佛塔雕塑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在塔身向上的十三层塔檐,每层八个角,分别都悬有一只小铜铃,有风的时候,可以听到铃声叮当。
三、北京天宁寺塔里面到底关的是什么人
天宁寺塔里面没有关什么人。这座塔据清《日下旧闻考》引旧籍考证,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但据近代建筑学家梁思成考证,应为辽代所建,明、清两代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在位于北京市外城西门广安门外,但是关于寺庙却有很多的传说。传说中就有说庙里关了一个老和尚。
一、天宁寺塔的历史
天宁寺塔,据清《日下旧闻考》引旧籍考证,寺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称宏业寺。唐开元改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寺院毁于兵火,殿宇无存。但据近代建筑学家梁思成考证,应建于辽丛李代。
明永乐时重修,宣德间改今名。天宁寺坐北朝南,现存古塔 1座,清代重建山门、弥陀殿及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十七年(1782)两次重修天宁渗拆迟寺碑记等。
二、天宁寺塔的建造特点
基座呈八角形,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6个壶门形龛,内雕狮头。上层略内收,每面为5个壶门形龛,内浮雕坐佛,上下层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仰莲座共3层,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设有半圆形券门,门两边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雕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十三层塔檐逐层收减,呈现出丰富有力的卷刹。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雄伟壮丽,体现了辽代建筑御兄艺术的高超水平。塔为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 57.8米,塔基为方形平台。底部为须弥座,在须弥座束腰部位的壸门雕有狮兽头,间柱上浮雕缠枝莲纹,转角处雕金刚力士像。须弥座上又加一道束腰,其壸门内雕刻坐佛像,间柱及转角处均雕有金刚力士像。
基座上部是平座,勾栏、斗栱均仿木结构,再上施三层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辟拱门,门侧砖雕天王像。余之四面为直棂窗,窗侧砖雕菩萨像,形象生动,是辽代雕塑艺术的精品。塔檐为飞檐叠栱十三层,逐层收迭,使塔的外轮廓形成缓和弧线。每层塔檐下施仿木结构的双抄砖雕斗栱。塔顶用两层八角仰莲上托小须弥座承宝珠。
传说在寺庙里面每天下午日落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太阳光照射进来,就算是寺庙的大门关住了都可以照进来,这也因此给这座神秘的寺庙蒙上了一层面纱,让人始终猜不透这座寺庙的本来面目。
有人说这些太阳光线之所以可以从门里面射进去,那完全是因为在寺庙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佛光的舍利塔。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梵宫塔影,因为每当这些太阳光射进去了之后,都会倒映出很多的高塔。
总之:寺庙里面根本没有关押着什么人,他只是一个具有高度研究价值的古代建筑。
四、传奇古刹天宁寺
天宁寺陈晨摄
天宁寺位于北京市广安门外北面,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期,当时名为“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年)改名“宏业寺”。唐开元年间改称“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时,该寺数度毁于兵火,寺院建筑几近无存。明永乐年间重建寺院,宣德十年(1435年)改称“天宁寺”,正统年间改称“广善戒坛”。清代再次改称“天宁寺”。
天宁寺是北京现存始建年代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只有始建于西晋的潭柘寺、始建于十六国后赵时期的红螺寺,其始建年代比天宁寺更久远些。
在中国大陆,现有五座天宁寺:一是北京天宁寺,始建于北魏;二是山西平定县的天宁寺,始建于北宋;三是江苏常州市的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四是江苏扬州市的天宁寺,始建于东晋;五是浙江金华市的天宁寺,始建于北宋。
北京天宁寺坐迹睁北朝南。山门正中此州埋是石拱形券门,券门两侧各有一扇石券窗,券门之上题有“敕建天宁寺”金字匾额。穿过山门,即进入主殿所在的院落。天宁寺的主殿称接引殿,也就是通常寺院中的大雄宝殿。“接引”为佛教用语,有引导、教导的意思。按照佛经上的说法,在释迦牟尼成佛以前,世界上已经有佛——“接引道人”,即释迦牟尼的师父,中国一般称之为燃灯古佛。接引殿后面有一座古塔,即著名的天宁寺塔。1988年,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塔砖雕陈晨摄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建于辽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1119年—1120年),为北京最珍贵的建筑艺术之一。在这座砖塔内,还包裹着一座隋塔。相传,隋仁寿二年(602年),阿罗汉送隋文帝一匣舍利,内有几十颗舍利子,隋文帝将其分送全国各地,命建塔供奉。其中一颗,就让来自幽州(今北京)的和尚释宝岩带回宏业寺(今天宁寺),建塔安奉。这便是天宁寺塔的由来。隋代时,天宁寺塔为木塔,到了辽代,在隋塔外面建了现在这座砖塔。天宁寺现存清乾隆年间《御制重修天宁寺碑》记载:
京师广宁门外有招提曰天宁寺,中矗浮图,高十余丈。考图志,隋时建,寺曰宏业,有僧藏舍利塔中。
天宁寺塔建在一个方形大平台上,由砖砌成。塔座是两层八角形雕狮和坐佛的基座。然后是三层仰莲瓣,托起塔身。塔身隐作券门、直棂窗,并浮雕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再上是十三层密檐,不设门窗,这是典型的辽、金密檐式塔的形制。
天宁寺塔有两大奇观。一是三层仰莲瓣,有360个莲瓣。过去每月初八,寺僧向每个莲瓣内注油,点燃360盏灯以供佛祖森蚂。每当此时,灯光将塔身照得通明,与天上星月相映生辉。远近百姓聚众观灯,飞火流萤,共同祈福。二是十三层密檐,每层系缀风铃,有3000多个铃,每逢风起,铃声铿锵。灯火与铃声,是天宁寺别具特色的景致。
清初著名诗人朱彝尊曾写诗赞曰:
槛外开皇塔,三千六百铃。
天风吹不定,一夜枕函听。
砌咽寒虫语,窗摇独树形。
故人眠未稳,吟傍佛前灯。
康熙年间的查嗣栗也写过一首《塔灯》:
灯明三百六十点,
最好天宁云外塔。
风撼三千四百铃,
恨无梯级上青冥。
这首诗正好映衬了天宁寺莲瓣燃灯、风铃作响的过往。
天宁寺塔由辽宣宗耶律淳所建。辽代时,今天的北京是辽国的南京,也称燕京。辽的都城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称中京。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在位时,命其叔耶律淳驻守南京。辽天庆五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今天的哈尔滨建立金朝,势力迅速强大,南下抢占辽的地盘。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攻陷中京,天祚帝逃到南京(今北京),又向北逃到内蒙古大青山。同年,南京官员拥立耶律淳为帝,尊号“天锡皇帝”,史称“北辽”,封天祚帝为湘阴王。耶律淳仅当了3个月皇帝便因病去世,天祚帝复辟,重新掌握政权,但气数已尽,于保大五年(1125年)被金军俘获杀害,成了亡国之君。辽朝至此灭亡,由金取代。拥立耶律淳称帝的大臣耶律大石掌管北辽军事,在北辽失败后投奔天祚帝,后远遁西域,开立了西辽。
天宁寺塔为耶律淳驻守南京时所建。当时的南京城中心在今天北京广安门一带,天宁寺塔恰在城中心,是当时辽南京最显著的建筑。1992年修缮天宁寺塔时,工作人员在塔的宝顶中发现了一块辽代建塔碑,上刻《大辽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记》曰:
皇叔,判留守诸路兵马都元帅府事、秦晋国王,天庆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奉旨起建天王寺砖塔一座,举高二百三尺,相计共一十个月了毕。
这里讲的“天王寺”,就是今天的天宁寺。“皇叔”即耶律淳,他当时被封为“秦晋国王”。
天宁寺塔拔地而起近60米,高耸壮美。当时,塔上雕塑均有彩绘,十分华丽夺目,风吹铃响,悦耳动听,灯火通明,光芒四射,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标式建筑。历代都有歌颂天宁寺塔的诗篇。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主持重修了天宁寺,还为修寺写了碑文,赞美天宁寺塔:
天宁古名刹,广福资人天。
宝塔凌空起,相好妙庄严。
清初诗人、文学家王士祯曾是康熙年间诗坛盟主,官至刑部尚书。他曾写《天宁寺观浮图》诗赞云:
千载隋皇塔,嵯峨俯旧京。
相轮云外见,蛛网日边明。
近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曾称赞天宁寺塔:“富有音乐韵律,为古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杰作。”
除了赞美天宁寺塔壮观的诗文,也有叹息其毁败衰颓之诗篇。明初著名画家王绂擅长山水画,尤精枯木竹石。其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的独特风格,人称其墨竹为“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王绂被举荐进京(当时明朝都城是今天的南京),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1412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从南京迁往北京的迁都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二年(1414年),他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北京,并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王绂在北京期间,看到了被元末明初战火毁坏的天宁寺,写了《游天宁寺》诗,描绘了当时天宁寺的荒凉景象:
古寺寻幽竟夕晖,
败垣芳草路依微。
鸟啼空院僧何在?
树老闲庭鹤自寻。
值得一说的是,明万历四年(1576年),万历皇帝曾为其母按照天宁寺规模与建制,在今天北京西部昆玉河畔西八里庄修了一座慈寿寺,寺内也建了一座慈寿寺塔,又名“玲珑塔”。于是,天宁寺塔和慈寿寺塔便被称为“姊妹塔”。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慈寿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慈寿寺塔,现在这座塔坐落在玲珑公园里,与天宁寺塔遥相对望。
名人与天宁寺
天宁寺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与许多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仅举其二。
一是天宁寺曾是明代高僧姚广孝的居住之处。姚广孝(1335年—1418年),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明初著名高僧、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14岁时在南京妙智庵出家,法名道衍。明洪武三年(1370年),姚广孝跟随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此步入政治生涯。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与燕王朱棣一同前往北平(今北京)镇守,并居住在王府西南方的金元名刹庆寿寺(在今西单电报大楼西侧)。姚广孝每日往返于燕王府和庆寿寺之间,与朱棣共商大事。在他的劝导下,朱棣借明惠帝朱允炆削藩之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下建康(今南京),取得了政权。朱棣即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他负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事宜,一手规划了今日北京城布局。解缙编书失败后,他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永乐大典》是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贡献之一,使其成为明成祖年间的一代勋臣。姚广孝晚年,在明初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姚广孝长期居住于庆寿寺,晚年移居天宁寺,住在天宁寺塔的一个别院,称宗师府。后来,他又回到庆寿寺,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趺坐而逝”。朱棣对此不胜哀伤,停止视朝三日,追封其为荣国公,卜地西山建塔,是为房山区崇各庄常乐村的常乐寺姚广孝墓塔,现仍有墓葬塔和石碑留存。
二是民国著名报人邵漂萍葬在天宁寺。邵飘萍(1886年—1926年),民国时期革命志士、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他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邵漂萍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他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世凯的罪恶阴谋。之后又连续发文,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后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的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1920年后,邵漂萍致力于介绍马克思主义,赞颂十月革命。1925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下,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作了大量报道。1926年4月,他因“宣传赤化”的罪名在北京天桥被奉系军阀杀害。1949年4月,毛泽东批文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邵漂萍遇难后,他的好友、《京报》同事及妻子汤修慧将其灵枢放置在天宁寺。张作霖获悉后,派出一队士兵前往天宁寺,欲破棺毁尸。据说士兵到天宁寺后,发生了一件极为奇异的事情,当其手提大刀朝灵柩猛砍时,竟然未砍开灵柩。砍不开灵柩,士兵就想将灵柩抬出寺庙,竟然也未搬动。这样,邵漂萍的遗体终于得以保全,并葬在天宁寺内。
与天宁寺有关的,还有一些趣闻轶事。
比如,传说明代曾长年居住在天宁寺的王世贞写出了《封神演义》。王世贞(1526年—1590年),号弇州山人,是明代文坛领袖,也是嘉靖、万历年间名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应天府尹等职。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对其评价是:“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
史载,王世贞曾为《本草纲目》作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脱稿于万历六年(1578年),经三次修改后终于定稿。为了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不顾年高体弱,于万历八年(1580年)和万历十八年(1590年)两次前往江苏太仓和南京,请曾任刑部尚书的王世贞作序,之后经金陵出版书商胡承龙应允刻印,历时4年才全部刻完。在《本草纲目》即将出版之时,李时珍告别人世,没能目睹其问世。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纲目》在南京出版,史称金陵版。
王世贞在未考中进士时,曾长期寓居天宁寺,还留有诗篇,如《天宁寺大风雨旋霁》:
雁塔衡飙劲,珠林密雨回。
昙花空外散,天乐定中来。
龙出阿罗钵,猊翻般若台。
何因占慧力,孤月乱云开。
有一种说法,王世贞是《金瓶梅》的作者。据传闻,王世贞写了《金瓶梅》后名声大噪,嘉靖皇帝听说了,让他拿最近写的小说看看。因《金瓶梅》中有许多污秽露骨的笔墨,王世贞不敢拿给皇帝看,于是通宵达旦,赶写了一部新书《封神演义》,第二天一早呈给嘉靖皇帝,皇帝很满意。而王世贞连累带吓,头发全白了。此说见于近代蒋瑞藻所著《小说枝谈》:
俗传王弇州作《金瓶梅》,为朝廷所知,令进呈御览。弇州惧,一夜而成《封神演义》,以此代彼,因之头白。
原题:《北京天宁寺观览记》
五、常州天宁寺塔介绍
天宁宝塔,位于常州市市区延陵东路天宁禅寺中轴线北端,当代新修佛塔。
塔建设于2002年。宝塔总高一百五十三点七九米。塔平面取八方以安天下;塔高度以“千尺十三层为率”,塔取足十三层,定楼板面高一百零八米。寓森贺“登上一百零八米高塔,听上一百零八响钟声,解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实现游族天下安宁”意。塔基台呈婆罗浮图形,层叠七级,四千零十六座小塔,丛聚如林。塔体本身明层礼佛,暗层服务,内外装修,高级木构,古色古香;钢结构承重,金铜瓦盖顶,通体有明显卷杀,气势雄浑,具足唐风;金顶玉体,五只相轮,金光灿烂,丰富华丽。在标高二十一米以上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标高零点四五至二十一米的柱采用劲性十字柱和混凝土建筑结构。
主塔由下向上象竹笋状缩小。宝塔按七度抗震设计,作为千年工程百米高塔,有着坚实的地基。主塔座落在二百三十七套四十厘米见方、桩深二十七米静压桩基础上,底板厚一点八米;围绕主塔四周塔林,采用二百二十六套三十厘米见方、桩深十一点六米静压桩基础。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
常州天宁寺塔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此磨派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关于天宁寺塔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 上一篇:天台山门票(浙江天台山值得去吗)
- 下一篇:天津出发的邮轮?天津出发邮轮旅游价格表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0-10天津出发的邮轮?天津出发邮轮旅游价格表
- 10-10天宁寺塔,北京天宁寺简介和历史
- 10-10天台山门票(浙江天台山值得去吗)
- 10-10大雁塔地图?西安雁塔区区域详细图
- 10-10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老虎滩一日游攻略
- 10-10大连徒步大会,徒步网
- 10-10大连到烟台船票预定 大连去烟台的船票时刻
- 10-10大禹陵?大禹陵绍兴人免费吗
- 10-10大洋洲(大洋洲在哪个国家)
- 10-10大悦城美食(大悦城哪个餐厅人气最高)
- 1000℃地方债发行近一月呈现“缓放水”无限修仙 利率同比上行
- 1000℃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 1795个单位现风炫动漫场引才|机关|人才|贵州
- 1000℃银行行业动态跟踪报告:表内信贷吒府瞰蚂延续良好增势,表外融资增量下降__财经
- 1000℃贵州与香港青年企业家贵阳对话|贵州神话人物附身记|贵阳|香港
- 1000℃老干爹、阿里妈断剑之裔妈、雷碧、星巴客、八个核桃…居然都不是山寨!|雷碧|商标|核桃_科技
- 1000℃飞鹿股份斩获365betok.vip轨道交通大单|飞鹿股份|轨道交通|中标
- 1000℃傲世九重天顶点贵州省68个城投平台详尽数据挖掘|黔东南州_财经
- 1000℃中国人口大流动:3000个县abc房源网全景呈现|常住人口|人口|小学生_财经
- 1000℃40年光荣与梦想|专访李保唐:对侦查权要更加重视|渎职|渎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职侵权检察厅|最高检
- 999℃中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贵州范本”获国家验收组肯定|权包谷粑粑做法力|办公厅|政府
- 10-09土耳其旅游景点 土耳其玩什么
- 10-09图们江口?图们江出海口意义不大
- 10-09国内自驾游线路(中国最美10条自驾路线)
- 10-09团购物,十大团购网站
- 10-09四川阿坝 阿坝景点的特色
- 10-09四川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主要景点
- 10-09四川上里古镇 四川十佳避暑小镇
- 10-09嘉庚路,嘉庚大桥
- 10-09嘉兴乌镇,乌镇旅游景点介绍
- 10-09唐山古冶(古冶为什么叫古冶)
- 标签列表
-
- 贵州 (985)
- 贵阳 (692)
- 历史 (367)
- 大数据 (272)
- 贵阳市 (219)
- 贵州省 (182)
- 高铁 (173)
- 清朝 (141)
- 不完美妈妈 (139)
- 旅游 (114)
- 明朝 (110)
- 重庆 (108)
- 经济 (101)
- 成都 (97)
- 日本 (91)
- 政治 (90)
- 曹操 (87)
- 铁路 (87)
- 政府 (86)
- 三国 (84)
- 唐朝 (83)
- 文化 (75)
- 刘备 (70)
- 刘邦 (68)
- 中国历史 (67)
- 诸葛亮 (65)
- 列车 (64)
- 汉朝 (63)
- 秦始皇 (62)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
- 宋朝 (60)
- 恒大 (58)
- 中超 (58)
- 资源 (58)
- 大大 (57)
- 酒店 (56)
- 朱元璋 (54)
- 旅客 (53)
- 交通 (52)
- 扶贫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