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北京西山八大处 八大处甲一号院是干嘛的

网络整理 2023-10-07 最新信息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北京西山八大处和八大处甲一号院是干嘛的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北京西山八大处以及八大处甲一号院是干嘛的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西山八大处景点介绍

西山八大处是指分布在石景山区西山东麓的翠微山、卢师山和平坡山的山下、山麓、山腰和山顶的八座庙宇,旧有“八刹”之称,占地约140平方公里。距北京城区17公里。

八大处素以“三山、八刹、十二景”著称于世。早在隋代即有僧人栖息于此。现存寺庙多为明、清重建。解放后加以整修,面胡姿族目一新,现为北京西郊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八大处西、北、东三面环山,南为敞开的平原。山间岩壑幽邃,林木葱郁,涧泉潺潺,环境秀美幽静。八座古刹依次排列,即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沿山路拾级而上,一座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寺庙,便会逐一出现在眼前。其中一、二处在山脚裤弊下,三处开始进入山麓,四、五、六处在半山腰,七处建在山顶,八处册散在七处对面的卢师山上。

这里空气清新,景色绚丽。春暖季节,花红叶绿,群芳争艳;酷暑盛夏,山林茂密,凉风习习。除八座庙宇外,沿途还可看到水心亭、放鹤亭、铜佛洞、眺远亭等胜迹。

长安寺(一处),在翠微山脚下,旧称翠微寺、善应寺。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顺治年间重修。寺门向东,寺内有两进院落,前院为释迹牟尼殿,院中尚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所铸铜钟一口,至今保存完好。后院有娘娘殿。长安寺素以奇花名木著称,现存两株白皮龙爪松,相传为元代种植,虽已有700余年的树龄,但仍高大挺拔。此外,还有玉兰、紫薇、百日红、金丝木瓜、紫荆等多种珍贵花木

灵光寺(二处),位于翠微山东麓,始建于唐代,初名龙泉寺,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名觉山寺。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年)再修后,取名灵光寺。1900年该寺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现寺内建筑大都为后来重建。西院峭壁下的金鱼池是现存古迹,山泉从石雕龙口注入池内。传说早在清咸丰年间池中就养殖金鱼,现池内遍开红莲。池上架有一座精美的石桥,池中建有水心亭。金鱼池之左有元代翠微公主墓,北有观音洞及石井,后有韬光庵。原寺内有一座著名的招仙塔,现只剩塔基,僧人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石函,内有一沉香木盒,盒内供奉释迹牟尼灵牙一颗。灵牙自1O71年入塔至1900年发现,在塔中供奉830年。中国佛教协会为永久供奉灵牙舍利,1959年新建一座“佛牙舍利塔”。塔高5l米,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使该寺增添了新的景色。

三山庵(三处),位于灵光寺东北,出灵光寺,沿山路拾级而上即到。三山庵因地处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而得名。该庵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时曾修茸。三山庵只有一个院落,正殿前有一长方形汉白玉石,上有花纹如流水行云,故称“水云石”。正股东厢房后有一敞厅,筑于高台之上。敞厅上悬“翠微入画”匾额。

大悲寺(四处),位于平坡山半腰处旧名隐寂寺。创建于元代,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为大悲寺,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寺庙东向,前后三进,殿宇依山势而建。前为大雄宝殿,内塑有三世佛像。后殿为大悲阁,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增建的,阁内塑有大悲菩萨像。

龙王堂(五处),位于大悲寺西北,又名龙王庵。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龙王堂历来以古柏及山泉而闻名,庙门左右石座上各植柏树一株,颇有趣味,人称“树旗”。寺庙东向,院落两进。堂内有龙王、雷公、电母等泥塑像。泉水自寺后石壁流出,至第一层院落,经石璃吻(石雕龙头)注入水池,水池左边有“听泉小榭”,是游人休息的好地方。后殿有卧游阁,是深秋观赏红叶的最佳处。

香界寺(六处),在龙王堂西北,因位于平坡山,又名平坡寺。该寺是八大处的主寺,始建于唐代,明洪熙元年(1425年)重建,取名大圆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重建,称圣感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修缮后,改今名。该寺现存殿宇五进,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气势宏伟壮观。原为历代帝王游山休息之地。西院为乾隆皇帝的避暑行宫及花园,内有回廊、水池、假山;还植有迎春、芍药、牡丹、海棠等名贵花木。院后有“眺远斋”,可饱览京西风貌。寺院以东西“弄楼”围成方形庭院,中为大雄宝殿,供奉有三世佛,两侧排列着十八罗汉彩塑。香界寺的后殿,有藏经楼内有藏经柜四个,高3米,正中有木雕千手佛一尊。

宝珠洞(七处),出香界寺继续攀行,即是八大处中最高的一处。洞前有一座木牌楼,外额写着:“欢喜地”,内额题字为“坚固林”,均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宝珠洞共有殿堂两座。正殿为观音大士殿,两厢有配殿。殿后有一岩洞,深约4米。洞内砾石奇特,形如一粒粒黑白相间的珠子,宝珠洞因此得名。洞上还有一殿为“阿弥陀佛殿”。殿前建有“眺远亭”。

证果寺(八处),位于卢师山上,旧名卢师寺,与其它七处寺庙隔山相对。始建于隋仁寿年间(公元601——604年),初名尸陀林,为八大处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处寺院。现存古迹有,寺门前的两座报恩碑,碑后有一口大铜钟,高约两米,均为明代遗物。寺西北隅有著名的秘魔岩,一块自山巅悬空伸出的天然巨石,向下斜伏。石上刻有“天然幽石”四字。岩下有一石室,传说隋唐时,卢师和尚从江南来到这里住下,故称卢师山。

交通线路:1、乘地铁至苹果园站,转乘311路公共汽车八大处中学下车,再转乘

347路公共汽车或步行1公里均可到达。 2、自动物园来347路可直达。 3、乘地铁至玉泉路站,下车后换乘389路亦可直达。

景点门票:5元、学生3元

景点位置: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达处

开放时间:5:30——19:OO

联系电话:68874661-2001

二、北京八大处是什么地方

北京八大处都是著名的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每一个都是又出处和历史典故的,成为老北京人最钟爱的八个景点,下面给大家详细的介绍,这样让你知道北京八大处到底是些什么地方。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著名西山风景区南边,因其中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刹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有“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的说法,现在是国家AAAA级景区,建国后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宜人的佛教寺庙园林公园,八大处公园著名的西山十二景之一“深秋红叶”就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

八大处公园的八座古刹是哪些

北京八大处是指公园景点:

第一处为长安寺,以保存有元代白皮龙爪松著称

第二处灵光寺,建有高51米的佛牙塔

第三处三山庵,存有能显现花木鸟兽流云等奇异花纹的水云石

第四处大悲寺,供奉姿态生动的佛像

第五处龙泉庵,以泉称着

第六处香界寺,为世弊八大处主寺

第七处宝珠洞,可凭眺山景

第八处证果寺,在八大处中历史最为悠久

八大处公园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有四处

1、灵光寺,寺里面有高高耸立的佛牙舍利塔、塔高五十一米,呈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的辽代风格的佛塔,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寺里还有古朴的辽代画像千佛塔基、近年来灵光寺内先后修建的《般诺波罗密多心经》墙,500罗汉浮雕,特别的吸引人的眼球。

2、大悲寺,位于三山庵与龙泉庵之间的山腰处,这里最值得欣赏的是大雄宝殿中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塑造的十八罗汉,各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寺里还搜裂族有两株参天古银杏树,枝繁叶茂,树龄高达八百余年,深秋季节是特别的美。

3、香界寺,这个名字挺招人喜欢,这里是康熙、乾隆皇帝的行宫,其布局严整,佛像供器非常的齐备,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下的两通龙首龟座御碑,碑上分别镌有清代三帝康熙、乾隆、嘉庆的文墨。你如果爬源顷山玩累了,可以在这里的香界茶社品茶休息一下,价格也很实惠。

4、证果寺,它初建于隋唐时期,是八大处最古老的一座寺院,“古刹证果寺”几个字,据说为明英宗御笔。寺中一株古黄连树龄600年以上,仍树状丰满,树形奇美。是一处寻古觅幽的胜境,喜欢清静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此外,除了看寺庙、看古迹,八大处公园还是京郊最适宜登山休闲的地点之一,这里有根据山形地貌,建设的四条线路,供运动爱好者进行登山健身。如今八大处公园已成为京城附近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各种需求。

最后说一下八大处的交通情况:可乘347、389、972、958等路公交到达八大处站下车。

如果乘坐地铁,可以在积水潭、西直门、动物园换乘347路,玉泉路换乘389路,苹果园站换乘972路,古城站换乘958路都可以到八大处公园。

三、北京西山八大处属于什么山脉

八大处棚笑逗公园,地处太行之西山余脉,翠链卖微、平坡、卢师三山(也有说法称西为虎头山,东为青龙山,北为翠微山)之间,三山形升运似座椅,八座古刹星罗棋布分布在三山之中,

四、北京八大处的来历

所谓八大处就是八座佛教古刹。

八大处公园是由三漏唯山环抱,因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刹而得名,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闻名遐迩,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又有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西郊西山风景区南麓。现公园内有八座古寺(灵光寺、长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庙、香界寺尺搜孝、宝珠洞、证果寺),“八大处”由此得名。八座古刹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灵光寺辽招仙塔中曾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陵稿利,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建国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新建佛牙舍利塔。

五、北京的八大处是哪几处

八大处位于北京西山著名风景区南麓,距市中心16公旦神宏里,始建于隋唐至明清时期,因山中有八座古刹而得名。

一处是长安寺,始建于明代(1504年),寺院内植玉兰、白皮松等珍贵花木,并设有八大处文物展览。

二处是灵光寺,创建于唐代,是八处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寺院依山而建,院内存有元代遗留的一棵银杏树。西院峭壁下有莲池,模册蓄养着各色金鱼,池旁有辽代塔基。为供奉从塔基中发现的十一世纪释迦佛灵牙舍利,特在寺北院新建了一座八角十三层佛塔,塔高51米,为灵光寺增添了新的景色。

三处是三山庵。这里只有一个院落,游人以此作为登山的起点。

四处是大悲寺,共三层殿堂,前殿内有十八罗汉雕像,传说是元末雕塑家刘元的作品。

五处是龙泉庵,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经重建,现保存较完整。这里是游人休息饮水的地方。

六处是香界寺,为八大处的主寺。过去是封建帝王游山休息之地,正殿供奉大佛三尊,庭院有一高大的白玉兰,传说植于明代。

七处宝珠洞,是八大处中山势最高的一处。这里有一座乾隆题字的牌坊。洞口附瞎耐近的岩石为砾石胶结岩,形似蚌珠,故名宝珠洞。传说清代海岫和尚曾在洞里住过多年。现洞内还有他一个塑像,俗称“鬼王菩萨”。

八处是证果寺,西北角有石崖洞穴如屋,叫秘摩崖,位于师山半腰。洞内有石桌、石床、石门和石窗。相传七世纪隋唐时,有位卢师和尚从江南来到这里,在秘魔岩里居住了下来,不久便收了两个弟子。当时天旱禾苗枯萎。他的两个弟子自荐能呼风唤雨,并一起跳进附近的泉水池里,化成两条青龙。不久,下起了大雨,救活了庄稼。从此,人们把这座山称卢师山,把秘魔洞叫卢师洞。百姓修堂建庙以示敬意。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北京西山八大处和八大处甲一号院是干嘛的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