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宠物 / 正文

中国十大毒蛇,中国27种毒蛇排名照片

网络整理 2024-06-15 宠物

大家好,关于中国十大毒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27种毒蛇排名照片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中国十大致命毒蛇的排名
  2. 中国十大毒蛇都有什么
  3. 中国十大毒蛇是那些
  4. 农村十大毒蛇
  5. 中国的十大毒蛇是哪些

一、中国十大致命毒蛇的排名

第一名银环蛇(眼镜蛇科环蛇属)

单次排毒量很少,但是毒性极为猛烈,主要为神经**,作用于麻痹呼吸肌,伤者若不及时治疗,将在睡梦中死去,十分危险。

虽然毒液的毒性不算很大,但是单次排毒量极大,性情十分凶猛,毒液里主要含有神经**,另也包含了心**素。**由多肽及蛋白质所组成。单次咬伤致死度也极高。

第三名舟山眼镜蛇眼镜蛇属也叫中华眼镜蛇

属于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有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兼有麻痹呼吸肌及外出血症状,咬伤若不及时救治,将会有生命危险,而且其有主动攻击的习性。

第四名圆斑蝰蛇蝰蛇科蝰蛇科蝰亚科山蝰

圆斑蝰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其中又以泰国圆斑蝰蛇毒性最强。该蛇毒**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另一种是神经**,毒性猛烈,通常被咬伤会造成肾损伤,所以也常被国人成为肾亏蛇。

第五名短尾蝮蝮蛇科,也叫白眉蝮

短尾蝮国内分布广,数量多,与人接触多,被咬伤者不在少数。其毒性猛烈,排毒量适中,最少致死量(MLD在2.0)左右,因此对人危害性较强。和原矛头蝮相比,毒性更强,但是比尖吻蝮排毒量少。

第六名中华珊瑚蛇眼镜蛇科珊瑚蛇属,也称丽纹蛇

本来是不想把它排名上去的,因为它性情温顺,几乎不咬人,分布范围也不广泛,但是毒性却极为猛烈,蛇毒含神经毒,导致反射失调、痉挛、惊厥、麻痹,最后死亡,主要是神经肌肉传递为主的神经毒作用。

第七名原矛头蝮蝮蛇科俗名烙铁头

原矛头蝮属于管牙类毒蛇,毒性主要以血循毒为主,人被咬伤2小时内若没有注射血清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伤残截肢,属于蝮蛇科中毒性较强的。

第八名尖吻蝮蝰蛇科蝮亚科也成为五步蛇

以蛇毒性来排名的话,五步蛇基本上排不到前十名,但是五步蛇排毒量极大,国内毒蛇咬伤者中,五步蛇咬伤所占的比重又很大,因此把它排在了第八名。

尖吻蝮的**是以蛋白质构成的溶血**,而这种**更是强烈出血性的(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时现象,继而会肿大、起泡、组织坏疽以及溃疡,随后更会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

金环蛇与银环蛇同属于环蛇,性情十分温顺害羞,人不过不主动招惹,基本不会咬人。但是其毒性确是十分剧烈,毒液**为神经**,中毒症状与银环蛇基本相同,但是毒性相比银环蛇温和,但是也非常危险。

第十名竹叶青蝰科竹叶青属也称焦尾巴

竹叶青个体较小,具有一定攻击性,竹叶青蛇毒一般的化学成分含有出血毒,多种酶类及少量神经**,从临床效果观察,竹叶青蛇属于血循毒类,被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剧烈的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

二、中国十大毒蛇都有什么

中国十大毒蛇有:银环蛇、五步蛇、圆头茅腹、眼镜王蛇、白眉腹、灰蓝扁尾海蛇、金环蛇、舟山眼镜蛇、竹叶青、圆斑蝰。

中国最毒的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银环蛇的LD-50为0.08~0.108,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陆地上最毒的毒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里提到的就是有“五步蛇”之称的尖吻蝮。毒腺大、毒牙长、**溶血性好,人被咬后不及时处理,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死翘翘了---高级**嘛!

在民间更有这样一种说法,被它咬伤,走不出五步就必死无疑。尖吻蝮咬人动作极快,整个过程不足半秒钟。加上它的毒牙、毒腺发达,每次可放出干毒约120毫克,足以**两个成年人。

我**有6种,其中分布最广、最常见的有福建竹叶青和白唇竹叶青两种。白唇竹叶青毒性较强,虽然不至于一咬致命,但其毒性不容小觑,加上它通体绿色,给人一种感官的上的恐惧,令人畏惧三分,有资料把它列入中国十大毒蛇之一。

三、中国十大毒蛇是那些

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背鳞起棱,21-21-15行;腹鳞147-167;尾下鳞雄55-73,雌41-66。体全长雄性可达541-673毫米,雌性可达745-872毫米。

白唇竹叶青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日夜均有活动。捕食蜥蜴、蛙和鼠类。卵胎生,每产6-14条。

本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

它为脊椎动物门眼镜蛇科。蛇体细小,盘成圆形,头在**,尾含口内,状如古代铜钱大小,故又名“金钱白花蛇”。蛇头略粗于体,长方圆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条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细密片组成的横环纹带,黑褐色的节带较宽,节带四十五至六十节,腹部灰白色或黄白色,黑褐色的节带,颜色浅淡,气微腥。主要产地在湖北浠水县蔡河、关口、望城等区。

药用幼蛇干燥躯体,性味甘温,入肺经。功能祛风湿,镇惊、攻毒。主治风湿关节酸痛、四肢还遂、口眼鼻斜、疥疮、**、恶瘤、破伤风等症。

它以身长五市寸以内的为一等口,头部有毒腺,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并含有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但不含出血性毒。被它咬伤后,如不积极治疗,在一、二天内,常麻痹死亡。因药用部分是幼蛇,不能大量自然繁殖,需要很好保护成蛇资源。

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区)。

喜欢活动湿热地带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边,溪流边或山坡岩洞内和住宅附近,为夜行性蛇类,黄昏后出洞捕食其他蛇类,偶尔也吃蛇卵、鱼、蛙、鼠类等。白天多不活动,常盘蜷着身体把头藏在身下。它怕见光线,不主动攻击人畜,性情亦温驯,故少见有此种蛇伤病例。但幼蛇较凶猛、活跃。卵生,每次产8~12枚,多产于落叶堆或洞**,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身体较粗大,一般长1~1.6公尺。头椭圆形,略大于头部,头背黑色,有八字形纹斜过头侧。头尾部有黑黄相间的宽环纹缠绕周身,黑环与黄环几乎等宽。背脊有头着隆起,背正中一行鳞片扩大呈六角形。尾较短,末端钝圆。

它具有神经毒bungarotoxin及心**,所以毒性强。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这种在蛇的王国中所向无敌的、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一直被人类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蛇,却难敌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贪婪的敌人——人类。长期以来眼镜王蛇被人类捕捉杀戮,被人类作为餐桌上的美味、工艺品(蛇皮)以及药物(蛇胆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类发现者,均遭捕杀,鲜有幸免。据统计1991和1992年仅广西边境,眼镜王蛇的流通量分别达到36和18吨。目前,其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野外犹难得一见,处于濒危状况。现在国内的部分动物园及养蛇场虽有饲养,但其饲养的眼镜王蛇皆为野外捕捉;且由于多种原因,至今尚没有在饲养下正常产卵孵化的报道;所饲养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内死去,因此,通过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的目的一时尚难以达到。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眼镜王蛇的自然生态环境,遏止或杜绝对野生眼镜王蛇的捕杀,是眼镜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镜王蛇却仍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长此以往,眼镜王蛇在我国将有绝灭之虞。

身体背面为黑白两色相间的斑纹,黑色斑纹较白色纹宽。头部为椭圆形,与一般毒蛇三角形的头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征之一是其背上最**一列鳞片较附近的鳞片为大,且呈六角形。

分布于低海拔的山区和平地,常在矮树林、竹林、草原、农田、菜园、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环环境活动,尤其喜好靠近水边的环境。大都在地面活动,不太会爬树。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到晚上较为活跃。

行动缓慢,性情在毒蛇之中尚算温和,遇到攻击时常缩作一圈。除非受伤或遭到极为严重的威胁与干扰,否则很少主动攻击人。

毒性剧烈;属于神经毒,致死率甚高,被咬后中毒者脸唇及舌头出现严重水肿,严重时造成呼吸衰竭。雄蛇头比雌蛇大,尾比雌蛇长。用手指从雄蛇泄殖孔稍后处向前挤压会出现一对交接器,雌蛇则无。

原矛头蝮是蝮蛇的一种,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体型

头部成三角形,嘴间向上翘,头顶成暗绿色,头侧**,背部由头部至尾有黄褐色黑边之菱形斑,黑边在体两侧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对称而成沙漏状,是**体型最大毒蛇。**最危险的蛇类,致死率占第一位。

其毒液属于出血毒,可使人在二小时内死亡。

临床上可见明显血小板减少,患出极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肿胀、起水泡与血泡,对循环**有严重影响。

全长1000~20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

四、农村十大毒蛇

农村十大毒蛇:银环蛇、尖吻蝮、眼镜王蛇、原矛头蝮、圆斑蝰、白眉蝮、灰蓝扁尾海蛇、金环蛇、白唇竹叶青、舟山眼镜蛇。

银环蛇是中国毒性最强的毒蛇,危险性极高,银环蛇咬人时从不发出警告。它的毒液专门**神经**,被咬后伤口不红不肿不痛,仅有微痒感觉,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没什么大碍。

尖吻蝮就是床说中的五步蛇。它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类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脚下踏出一百步内必然会毒发身亡,以显示尖吻蝮的咬击实在奇毒无比。该蛇种个体较大,咬伤的情形较为严重,其排毒量非常大,那死亡率也就不言而喻了,非常的高。

眼镜王蛇蛇毒为混合毒,以神经毒为主。眼镜王蛇,性情凶猛,反应极其敏捷,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眼镜王蛇的排毒量非常大,眼镜王蛇蛇咬能迅速致人于死地,伤者可在30分钟内死亡,致死率大约为60%。

原矛头蝮俗名烙铁头。蛇毒为混合毒,血循环毒为主。咬一口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对人致死量为48毫克。也就是说被这货咬一口足以致人死地。

圆斑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其蛇毒有两种一种是,血性**,另一种是神经**。圆斑蝰咬死人的案件在亚洲蛇类中居冠。栖息于丘陵地带多见于稻田在通风凉爽或阴暗处,一不小心就会招其毒口。

白眉蝮蛇毒为混合毒,主要成分为凝血酶。成年个体一次分泌毒液200毫克左右。时常蜷伏于沟壑,小草丛中,稍不留意碰触到它,就会中招。中招后需马上就要,会有生命危险,据说致死率据说有30%。

灰蓝扁尾海蛇拥有强烈的神经**,严重咬伤可能危及生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的一些海域。世界上最毒的蛇就是一种海蛇:贝尔彻海蛇。

金环蛇的毒性较其**银环蛇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被咬后也不能大意,其症状潜伏期较长,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最后可因呼吸麻痹及循环衰竭而致死。

白唇竹叶青,毒性一般,极少会发生致命事件,其每次的排毒量为28mg左右。但是,如果在被咬伤后伤口处理不当,则会发生危险,能引起伤口剧痛,水肿,渐至皮下出现紫斑,最后导致心脏衰竭死亡。

舟山眼镜蛇又名中华眼镜蛇。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地区。舟山眼镜蛇分泌的是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这家伙异常凶猛,会追着人跑,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五、中国的十大毒蛇是哪些

中国十大毒蛇有:银环蛇、五步蛇、圆头茅腹、眼镜王蛇、白眉腹、灰蓝扁尾海蛇、金环蛇、舟山眼镜蛇、竹叶青、圆斑蝰。

中国最毒的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银环蛇的LD-50为0.08~0.108,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陆地上最毒的毒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里提到的就是有“五步蛇”之称的尖吻蝮。毒腺大、毒牙长、**溶血性好,人被咬后不及时处理,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死翘翘了---高级**嘛!

在民间更有这样一种说法,被它咬伤,走不出五步就必死无疑。尖吻蝮咬人动作极快,整个过程不足半秒钟。加上它的毒牙、毒腺发达,每次可放出干毒约120毫克,足以**两个成年人。

我**有6种,其中分布最广、最常见的有福建竹叶青和白唇竹叶青两种。白唇竹叶青毒性较强,虽然不至于一咬致命,但其毒性不容小觑,加上它通体绿色,给人一种感官的上的恐惧,令人畏惧三分,有资料把它列入中国十大毒蛇之一。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国十大毒蛇和中国27种毒蛇排名照片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