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宠物 / 正文

医生为什么建议抑郁的人养猫(抑郁症都喜欢养猫吗)

网络整理 2024-05-17 宠物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医生为什么建议抑郁的人养猫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医生为什么建议抑郁的人养猫以及抑郁症都喜欢养猫**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抑郁的人,别养猫
  2. 女儿有抑郁症但养猫有影响吗
  3. 抑郁症与养猫

一、抑郁的人,别养猫

下班路上吹了**的寒风,回到家,打开门有一只热乎乎的可爱小生灵迎接你。“撸猫”成为了下班的最大消遣。偌大的空间里只有你和一只猫,它偎依在你的脚边嘀喃,蹿到你的怀里温暖你,是不是特别感动。

“猫奴们”宣称猫有伟大的治愈力。抑郁症患者,需要猫陪伴吗?

动物疗法(zootherapy)也称“宠物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饲养动物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国外,已经有宠物辅助治疗心理疾病的例子。

在《英国卫生心理学**》上,心理学家维斯博士表示,出外遛狗能增加人们的运动量和社交机会,促进人际关系,缓解生活压力。在身体健康上,因为遛狗需要一定量的运动,养狗人士的血压和胆固醇一般比较低。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借助狗的话题能够交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减少寂寞感。

养育宠物是一项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责任感和爱心的事情,获得宠物健康成长和学习了某项技能的回馈,人们获得自我效能感,宠物陪伴孩子的成长,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美国一项研究证明,合适的宠物可以帮助喜爱宠物的心理疾病患者减缓压力,更快地恢复健康。还有研究证明养猫养狗可以辅助治疗自闭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发现,人类与宠物的互动可以增加人体某些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缓解了对自己的消极关注,减少个体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自尊水平,以及增强免疫**功能。宠物可以缓解老人生活中的孤独感,减轻住院和临终关怀期间的负面情绪,加快康复速度。

在国内外有一些专门针对行动不便或五官障碍人群而训练出来的替代犬(服务犬、陪伴犬),犬类伙伴让饲养者削弱了无法**生活的无力感,提升了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

与同类群体相比,拥有宠物陪伴的精神**症患者的社交冷漠水平更低,生活质量水平更高。

养宠物的人不一定比没有宠物的人更健康

养猫狗“有益身心”的说法应运而生,不少还确实有科学研究的支持。目前尚无定论支持宠物能够降低心脏病的死亡风险。宠物对于提升儿童智力水平、治疗精神障碍的作用缺乏科学依据和临床试验。

发表在《老年医学**》(BMC Geriatrics)的研究测试了很多指标,包括身心健康的标准测量、运动水平、睡眠质量、友好、安全和清洁等。

结果显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健康,宠物主人和无宠物者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尽管宠物的主人的一些指标更差。巴塞特研究所还有另一个结论:家中养猫的孩子比没有猫的孩子更容易被诊断出心理问题。

其实,我们感觉上认为饲养宠物的人们更健康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养得起猫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宽容的态度氛围。

家里有猫就可以给自己冠上光荣的官号——铲屎官,但很多人因为经济原因,工作太忙,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小动物,所以没有选择养宠物。于是“云养猫”应运产生。

“云养猫”是指人们每天在互联网上关注宠物博主发布的猫图片或**,来代替在现实生活中养猫的行为,喜欢猫却没有猫的网友通过“云养猫”的方式来达到身心的满足与愉悦。

有一个“娃娃脸效应”能够解释通人类有爱幼护幼的本能。猫自带“可爱”的视觉属性:大额头、圆脑袋、大眼睛、短鼻梁,长相类似“婴儿”,可以激发人的喜爱感和照顾**,所以猫对喜爱宠物的人群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周杰伦的《迷迭香》有一句歌词:“你优雅地像一只猫”,每次我都听成“你忧郁得好像一只猫”。猫,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优雅,安静,轻悄,以及忧伤的,甚至还衍生出了猫型人格。

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提及了猫型人格。相对于狗的被驯服与服从,猫型人格不全是叛逆或者不服从,而是从心欲不逾矩。

抑郁的人,别养猫。用通俗的话术来讲,就是因为猫安静,狗吵闹,建议抑郁症患者养狗而不是猫。有观点认为,养猫的人之前可能已经深受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问题程度越严重的人越喜欢养猫。很简单,因为猫不需要带出外,“完美”地躲过了社会支持**的建立,更加可以名正言顺地“宅”了。

有些人可能并不觉得猫有忧伤和抑郁的气质。有人认为猫能够治愈了抑郁症,比如《抑郁症?养只猫吧!》、《抑郁的你需要养只猫咪》、《猫治愈了她的抑郁》等,养猫真的能够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吗?

1997年,武大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意外发现,数位精神病人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养宠物感染过弓形虫。正常人弓形虫感染率为5%左右,而精神病患者及其母亲的感染率为15%-20%。精神病人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人。

2003年,武大人民医院证实了弓形虫会感染大脑神经,造成精神活动功能下降。美国相关研究发现成年后出现精神**症的患者很可能在其童年有过养宠物猫的经历。本来以为弓形虫感染会导致孕妇流产,原来,弓形虫感染还是导致精神障碍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猫和狗主要是弓形虫的感染源。弓形虫卵囊孵化2-5天后开始有传染性,饲养者应该尽快处理猫粪,孕妇避免接触猫砂和猫粪。除此之外,人民网健康表示,“吸猫”很容易把病原体从鼻子引到身体里面,可能造成猫藓、鼻炎和哮喘。过敏体质和免疫力低下的人不建议养猫。准备怀孕的适龄妇女,建议提前半年远离宠物,做好孕前相关检查。

如果还没有十足的准备,请不要随意带它们回家。

1、傅纳,郑日昌.宠物犬的社会支持作用机制[J].中国心理卫生**, 2009, 23(12):903-908.

2、李沫.饲养宠物犬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 2009.

3、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视觉表意实践——“云养猫”网络文化分析

4、不必给“云养猫”打上孤独标签

5、张连成.社交媒体网络“云养猫”热潮浅析[J].新媒体研究, 2018.

6、张茂杨,彭小凡,胡朝兵, et al.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心理学视角的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1):142-149.

7、“云养猫”的世界里有一个个孤独的年轻人

8、傅纳,郑日昌.宠物对空巢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 2003, 17(8):569-571.

9、傅纳,郑日昌.宠物对人身心健康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 2003, 17(8):577-579.

10、大型研究发现宠物饲养者的差异

11、Gill M, Robert G. A cross-sectional exploratory **ysis between pet ownership, sleep, exercise, health and neighbourhood perceptions: the Whitehall II cohort study[J]. BMC Geriatrics, 2018, 18(1):176-.

12、https://**psychologytoday**/us/blog/animals-and-us/201808/does-having-pets-really-make-us-healthier

二、女儿有抑郁症但养猫有影响吗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给人感觉很懒,什么也不想做?原因在哪里?

其实,这主要是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的观念或行为。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因抑郁症而**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等,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企图发展成**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最近流行起一个说法:养猫能改善抑郁症。这是真的吗?

原来,生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中也不乏猫奴,他们通过各种实验、观察发现养猫确实能够改善抑郁症症状,帮助提高铲屎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幸福感。

2018年,Orge Mota Pereira与Daniela Fonte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选择猫或狗的陪伴可以大大减轻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恶性抑郁症。

实验中,33名患有治疗抵抗性重度抑郁症(TR-MDD)的无宠物患者听从医生建议将宠物带回家,其中有18人选择一只狗,8人选择一只猫,7人选择两只狗。之后,他们在12周内出现了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显著改善,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不再符合抑郁症标准。

而没有采用宠物的33名对照组患者中则无人显示抑郁评分有显著差异。

Mota Pereira和Fonte使用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17)和全球功能量表评估(GAF)评估,观察到新宠物主人在短短四周内开始出现抑郁症缓解的迹象。

宠物组和对照组之间在HAM17评分和第12周出现的GAF评分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可能性解释:

“宠物有能力抵消抑郁症的一种主要症状,即**缺失症,表现为无法从通常被认为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例如运动,爱好或社交互动。”

传闻中的养猫能改善抑郁症是真的吗?原因分析:毛茸茸的猫咪们都满足以下特点:圆脸、宽额头、大眼睛、短鼻子、小嘴巴。

人们在看到猫咪后140毫秒左右,大脑的眼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被迅速激活。眼眶皮层是负责决策并与情绪相连的区域,在迅速影响到情绪后,大脑会下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小可爱上,挪不开眼。

猫咪的特征容易让人联想到婴儿,也会激发人的保护欲。动物学家约翰·布莱德肖在所著的《猫的秘密》中提到:

“我们可能将猫咪视为小孩,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它们酷似人类的面部特征。它们的眼睛向前,与我们的一样而不像大部分的动物(包括雪貂,它们或多或少偏向两侧)。它们的头比较圆,前额大,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个婴儿的面庞。婴儿脸会强烈**人类的照顾行为,尤其是对育龄期的女性。

猫咪对人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例如,科学家已经发现,只是观看‘可爱’小狗和小猫的图片就会暂时提高人们精细的敏捷度,就好像准备去照顾一个脆弱的婴儿一样。”

生物学教授艾比盖尔·塔克的科普读物《人类“吸猫”小史》中也提到类似观点:

“和看见我们自己可怜巴巴的宝宝时一样,其他动物的怜幼触发特质会在人体内引起一种愉悦的、类似于**的‘**般的容光焕发’(oxytocin glow),最终导致一系列的保护抚养行为。”

传闻中的养猫能改善抑郁症是真的吗?与不养猫的人相比,养猫者更平和、更知足并且更少生病。如今猫咪对人所起的镇静作用也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中。

心理学家Alan M Beck的研究(1984)显示:

当人们在抚摸爱宠时,压力会减少。具体的生理变化包括血压降低、心率下降、肌肉舒张等。当人们在抚摸宠物时,皮肤上特定的感觉神经末梢会被激活,这些受体的激活,会增加内啡肽的释放(让人放松),同时还会暂时降低皮质醇的水平(压力荷尔蒙)。

动物辅助疗**是利用这一点,在老人院和护养院中越来越多地利用猫来进行疗养。

在澳大利亚有一项5741人参与的研究显示:和不养宠物的人相比,养宠物的人血压和胆固醇更低。即使是在吸烟人群和饮食不健康人群中,养宠物的人健康状况也相对更好。与动物有接触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且更少遭受情绪失调的痛苦。

所以,抑郁症患者,不妨养只猫来辅助治愈。

三、抑郁症与养猫

1、某书上看到一家长说自己孩子抑郁,好几天没上学了,问怎么办。有人留言,建议这位家长养只猫。另有人针对养猫建议,说不理解猫对一个初中生能有什么帮助,还说自己孩子各种作,快一年了,令她精神快崩了。

2、很想拿自己的养猫经历告诉这位“快崩了”的家长养猫的好处,可当我打完一串字,再回看她那几句话,我还是删掉了打出的字。

3、首先我从她的话里看到的是一个缺少反思的忍无可忍的家长,其次我能感觉到她对一只猫的巨大怀疑:一只猫,还神了,我搞不定的事,它能搞定?

4、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但除了焦虑和无比悲壮的忍耐精神,却少有人静下心来反思:孩子到底怎么了?深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5、孩子的问题,很大几率和父母有关。父母发生改变是孩子莫大的福祉,遗憾的是,很多家长一辈子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所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6、他们习惯否定孩子,忽略孩子感受,孩子从小生活在无休止的训斥中,痛苦、压抑、麻木。长大后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和内在的小我斗争,有的最终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获得新生;有的却和原生家庭斗了一辈子,最终认输,低头,成为被父母“言中”的名副其实的“没出息”,真正可悲可叹。

7、我见过一个家长,跟人闲聊时,她喋喋不休的主题只有一个——历数她孩子种种“罪状”。发现她说自己孩子时的口才格外好,跟平时不善言辞的她判若两人。当别人善意提醒她,对孩子过于严苛了,她激动反驳:“这孩子摊给你,你就一定不这么说!”

8、我一个同学,离异,家人都在外地,她和孩子相依为命。她常说孩子太敏感了,也不合群。我建议她给孩子养只猫,比养狗省事。她说收拾猫粑粑太恶心,猫那长相她不喜欢,猫万一挠人了怎么办,反正都是对猫的成见。我拿我家养猫后女儿的变化劝说她,她听不进去,说自己就是没法喜欢上猫。

9、我无语,是给孩子买猫,又不是给你!

10、女儿的好朋友患抑郁症休学大半年了,小姑娘刚不去学校那会,我很想给**妈打个电话,但最终没打,一则和这位妈妈不熟,二则担心她不想同学家长知道女儿得抑郁症的事。

11、一次很晚了她女儿都没回家,她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女儿见她女儿没,还主动谈起她女儿的抑郁症。

12、她说女儿轻度抑郁,给女儿办了休学。我建议她养只猫,对孩子会有好处,尤其抑郁症孩子。为了让她信服,我给她讲了女儿和我曾经也都轻度抑郁,但我们现在好的不得了,这全归功于我家猫,它真的太治愈了。我讲女儿有多爱猫,回到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撸猫”,而我抱着猫走动,会觉“岁月静好”。

13、她听我说完,平静地告诉我,她不喜欢养动物。

14、为了能开到休学证明,她送女儿到某医院做了一个月的全封闭治疗。她女儿出来后告诉我女儿,她每天都喝药,有时背着妈妈加大药量……孩子很痛苦。

15、休学在家几个月后她女儿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变得爱打扮。有天她女儿告诉我女儿,她恋爱了,是个大学生,网上认识的。

16、小姑娘打电话约女儿出去玩,女儿出去后很快回来了。原来小姑娘带着“对象”,这让女儿很不高兴,借口作业多,提前回来了。我们做家长的也很吃惊,初二的孩子,休学在家怎么就搞上“对象”了。我告诉女儿,这份友谊要谨慎了,最好不要再来往,毕竟她在休学中,而女儿已上初三。女儿表示会考虑的。

17、很难理解一些家长,宁可让孩子喝抗抑郁的药,宁可看着孩子痛苦、内耗,却不能接受养猫的真诚建议。

18、回想当初自己,不也和他们一样。

19、从小我害怕各种毛茸茸的动物,甚至包括毛绒玩具。最最害怕老鼠,其次猫。害怕猫,是因为猫让我联想到老鼠。若一只猫经过我脚下,我会嫌弃地赶紧躲开。我对猫的偏见可以说由来已久,不可动摇。

20、但老公的主意更加不可动摇。他顺遂孩子意愿,先后养过乌龟、鹦鹉、蝈蝈、两只兔子等等,最后是猫。

21、孩子学习之余,除了玩手机就是撸猫。在她眼里,猫不仅是猫,还是让她**心的妹妹。猫到家第一个月,因为水土不服生病,女儿百度到最近的宠物医院,在我们都上班的时候,她一个人带着猫去看病,回家后还就猫咪的恢复情况与医生**沟通。

22、她经常给猫剪指甲。关于剪指甲,惭愧地讲,猫到我们家快三年,我一次都没剪过,我不敢剪,怕剪到肉上,她却把这项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既耐心又细心。

23、猫占据了女儿很多时间,她和它就是两孩子,要么和谐共处,要么斗智斗勇。

24、女儿的胳膊上留下了猫咪的一道道抓痕,那是女儿百般挑衅猫咪的结果。但女儿就是不知悔改,依然每天“欺负”猫咪,猫咪便毫不客气给姐姐“一点颜色”。

25、与猫咪在一起的所有时光都是快乐的,猫咪的到来填补了女儿作为独生子女的孤单与无聊。

26、写这篇文章,旨在告诉家长们,孩子有抑郁倾向,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少求医问药。很多家庭经济一般,孩子抑郁了,选择收费便宜的二流心理咨询机构,岂不知这非常冒险,心理疾病不同于身体疾病,治疗不当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的。

27、在你实在无助的时候,我还是建议你:养一只猫试试吧。

28、但愿有抑郁症的孩子都能拥有一只天使猫或者天使狗。

文章分享结束,医生为什么建议抑郁的人养猫和抑郁症都喜欢养猫**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